分享更多
字体:

抓住发展机遇 繁荣会计理论 彰显国际影响——《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6:31 来源: 财政部网站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会计“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加强会计理论研究,为会计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深化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中国会计国际影响力;按照中央有关部署,扩大对港澳台会计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该项要求为未来一段时间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对外交流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指导。

  一、“十二五”是推动会计理论繁荣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会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对优化投资环境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保障经济信息质量和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初期,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同志基于国内经济发展特点,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强大的现实,以及世界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和规律,科学分析并做出了用三个五年时间,迎接会计理论繁荣期的理性预期。一个五年过去,我国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第二个五年来临,我们需要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努力开创会计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十一五”以来,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为“十二五”会计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夯实了基础

  中国会计学会在1983年就提出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2007年修改提出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经过广大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会计界理论研究已经从最初的介绍、引进西方的会计理论与方法,非系统化的研究为主,发展到今天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会计理论体系,其中与会计环境相匹配会计法律法规建设研究,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会计方法研究,以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良好互动等发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健全的会计法律法规,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及刚刚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成果,推动着会计学的快速发展。谢部长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第四期培训班讲话中指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会计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可以说,会计理论研究的长期积累,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果,为“十二五”期间会计理论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会计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会计理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11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与风险挑战,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稳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载人航天和深海探测技术、高速铁路建设等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今后几年,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我国经济社会将进入新的更好发展时期。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是会计工作进步的强劲动力,多样的经济活动、鲜活的会计实务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为理论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十二五”时期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形势和整体要求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理论研究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一是科学发展条件下暴露的会计瓶颈问题亟需解决。比如,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问题。世界银行在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评估后认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国际趋同,但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会计提出新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强环境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发挥会计在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大幅提升,全球经济竞争加剧,西方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日益明显,如何通过加强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标准建设、提高我国会计界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投资者合法权益,成为会计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工作总的思路是,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推动会计理论和方法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会计理论对实际工作、会计标准建设等的指导作用;整合华人学者优势,提升中国会计学术界的国际影响。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实际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新时期,要立足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着眼于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会计改革和发展需要,着力推动会计及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满足企业发展的国际需要,加强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上市公司国际板审计及跨境监管合作等会计理论研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会计、内部控制规范等会计理论研究;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研究和内部控制规范研究;为会计改革与发展事业储备人才,加强会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研究;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加强社会主义会计文化建设。在合理借鉴国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上述一系列重大项目、重点课题研究,鼓励结合中国实践进行会计理论和方法创新,努力增强会计学术活力,促使会计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效用。

  (二)进一步推动会计理论在会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指导作用

  深入发展会计理论研究,充分发挥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理论体系自身建设、会计实践与会计人才培养的作用。一是通过会计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完善现有会计理论体系,使得会计理论体系能够更好的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会计理论的服务与保障作用;二是继续发挥理论先行的作用,用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会计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进一步充实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增强会计研究成果适用性;三是通过不断的会计理论研究创新,带动会计学科人才的培养,发挥为我国会计理论改革与发展事业储备人才的积极作用。

  (三)秉承以人为本的精神,全面推动会计人才培养

  “十二五”时期,将以“高端引领,整体推进”为指导方针,以建设高级会计人才队伍为主线,重点实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专业教育和培训模式,统筹推动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为维护稳定市场经济秩序,服务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进一步提升中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学术界的全球影响

  一是积极扩大与欧美国家、亚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内容。在中国会计学会已经建立起中美会计学会、中韩会计学会之间合作交流机制的基础上,继续会计重点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努力提高中国会计理论研究水平,全方位提升中国会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此外,还要促进会计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及地区组织的联系与沟通,推荐更多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学习交流。

  二是持续深化与港澳台地区会计学术界的交流合作,为会计审计准则趋同和等效开展理论探索。中国会计学会进一步完善与台湾会计学术界建立起来的学术交流机制,组织大陆地区会计科研力量,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交流合作,配合两岸四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重点会计研究课题及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继续深化合作,携手推进会计理论的繁荣与国际化发展;二是研究大陆与香港会计审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工作,开展大陆与澳门、台湾地区会计审计准则标准建设的相关研究,为推动大陆与澳门、台湾会计审计准则的趋同与等效开展理论研究。特别是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紧密,根据ECFA和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充分利用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结合两岸论坛会计分论坛、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将海峡两岸会计交流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多措并举,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理论研究繁荣发展

  (一)突出主题、强调实效,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会计理论繁荣和发展

  一是丰富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根据需要,可以分学术年会、行业研讨会、专题研讨等不同形式;交流的内容要多样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可共聚一堂,分享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专业研究成果的效用发挥最大化;活动的对象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人员,分别组织举办不同的学术交流活动,既有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也有适应于广大普通基层会计工作者的专题论坛。通过充分考虑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内容、活动对象,切实提高学术交流活动对实务工作的针对性。

  二是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需要,确定明确的研讨主题。会计学术交流主题要有针对性,要紧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急会计改革发展需要之所急,以及时解决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指导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三是提高学术交流活动实效,形成有用成果。要大力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积极促进形成有用的学术研究成果,增强学术交流活动的实效性,提升学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切实解决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问题。

  (二)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以高校为依托,以产业为载体,通过组建若干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中心,发挥高校师资、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有关企业应用实践便利、消化吸收迅速、信息反馈准确等条件,搭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平台,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理论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良性互动。

  一是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系列座谈会提高相关部门与专业人才对政产学研战略联盟这一模式的认识,各个主体单位要充分认识政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明确联盟构建对会计改革与发展事业的重要作用,要把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政产学研模式运行的组织和计划工作。良好的计划即成功了一半,要集中相关部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智慧,积极献言献策,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的顺利推行做好准备与计划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落实政产学研战略模式实施的相关机制。政产学研战略模式的顺利推行需要完整的运行制度体系作为保证,要明确各个主体单位的功能职责,政府相关部门肩负起组织与监督运行的职责,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学会与协会应该密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需要,对会计行业内的优质资源进行推介和整合。

  三是建立主体相互之间的沟通网络平台。要切实加强沟通平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良好的沟通网络平台有助于及时发现、修正整体模式运行的问题,促使整个研究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功能都能够顺畅的发挥作用,使整个研究模式运行更加协调。在政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必须将各自领域的方法、措施进行沟通、融合,通过知识集成,探索研究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开拓新的合作空间。

  (三)发挥会计学会职能作用,壮大会计学术队伍,优化会计人才结构

  会计学术组织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会计“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发挥中国会计学会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主导作用,实行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全国各省级会计学会的基础作用,实现各级各类会计学会之间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中国会计学会作为会计学术组织的领头羊,肩负着推动“十二五”会计理论繁荣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是搞好会计学术组织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国会计学会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多次组织各级各类会计学会开展研讨并达成多项共识,理顺了会计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中国会计学会为主体、地方会计学会为支撑、各级各类专业会计学会为补充的会计学术组织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强会计学术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中国会计学会的主导作用,团结各级各类会计学会按照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组织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重视和发挥专业会计学会、地方会计学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调研、深入探讨,为会计改革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做好会计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体系、XBRL国家标准等到更好贯彻和执行。

  二是建设会员服务平台,为广大会计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会计学会初步建立了为会员服务的六大平台,包括:组织会员参与课题研究、高层论坛和专门研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的“政策支持平台”;组织会员开展各类学术和科研活动,推动会计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科研活动平台”;为各级别会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和专题培训的“专业教育平台”;组织多种方式评优奖励、借助多种媒介展示会员风采及其研究成果的“评比展示平台”;为会员提供各类研究资料和行业动态的“资讯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会计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的“成果转化平台”。“十二五”期间要加大网络建设力度,进一步充实会员服务内容,根据会员需要,提供更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要指导各级各类会计学会建立“以会员为本”的思想,明确会员服务内容、落实会员服务方式,帮助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水平层次的会计人员更好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三是建立会员分级管理制度,扩大会计学会会员规模,促进会计人才队伍整体开发和结构优化。“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是《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指导方针。各级各类会计学会的会员来自会计行业人才队伍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次。有效管理好、服务好会计学会会员,需要做好会员分级管理,扩大会员服务规模,将更多会计人员纳入会员服务的范畴;要进一步抓好会计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力的会计学术带头人;开展会计名师培养、会计名家举荐,向国际国内权威机构推出一批专家学者;以会员晋级、职称职务提升为推手,帮助中级、初级会计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实现会计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推进。

  (四)整合华人会计学者,彰显中国会计学术魅力

  一是拓宽合作交流领域,协力提升两岸四地经济和企业竞争力。深化两岸四地会计交流与合作,应当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在大会计框架下拓宽会计法制、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会计指数研究、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从而全面提升两岸四地企业在会计规范等方面的水平,全面提升两岸四地企业会计参与经营管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协调发展,从会计的角度为两岸四地经济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二是全面推进华人会计学者之间的交流。基于语言文字、传统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的人们分别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不同群体。华人会计学者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在国际会计学术界占有非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良好的口碑。在加强两岸四地会计学者交流的基础上,扩大与国外华人会计学术组织的联系和交往,与欧洲、北美华人会计学者建立稳定的、经常的交流合作关系,通过海外华人学者、华裔学者吸引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和学者关心中国会计学术研究,宣传并推动中国会计学术界走向世界。

  (五)着力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影响的学术期刊

  《会计研究》是中国会计向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向海内外会计学者展示中国会计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在“十二五”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必将成为国际社会使用更广的语言,中文期刊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在整合华人研究力量的基础上,广邀海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为《会计研究》撰稿、审稿并做必要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增强刊物影响,努力将杂志打造成为在华人学者中具有较高声望、国际学术界知名的会计学中文期刊。

  同时,要博采众家之长,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出版一本高水平英文期刊。2009年开始,中国会计学会创办《中国会计研究》(中英文对照版)期刊,积累了英文刊物的办刊经验,具有创办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英文会计期刊的良好基础。“十二五”期间要周密策划、认真组织,切实做好改版创办英文期刊的相关工作,吸引优质稿源,推出精品期刊,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中国会计学者和学术成果;逐步增加编审人员和作者队伍国籍的多样性,促使英文版《中国会计研究》向国际一流学术刊物迈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