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志愿者活动的“滴墨效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4: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丁

  

  志愿者活动的“滴墨效应”

  ——华硕IT科普志愿者项目之启示

   文/苏醒 实习生 张丁

   徒有热诚的志愿者却与受助社区“水油难溶”,只能浮光掠影地止步于表浅沟通,是很多公司志愿者活动遭遇的难题。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固然能为受助社区带来文化和思维上的冲击,然而产生的实际帮助却往往有限。华硕的“大学生IT科普志愿者”项目一改常见做法,将来自乡村的大学生们培养成具备基本IT服务技能的志愿者,再派遣他们服务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社区,就像滴墨入水,自然而然扩散渲染开来。

   生于斯 报于斯

   2011年11月10日,一场名为“你的行动 中国的未来”志愿者表彰大会上,却郑重其事的发布了一份《2011年中国农村农民电脑/智能手机使用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据报告显示,大多数农村受访者是基本会用电脑,然而只有16.5%认为自己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80.9%的农村居民用电脑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的占68.3%;电脑遇到故障时主要找品牌售后服务维修只有45.3%。农村居民中使用智能手机者占32.2%,28.1%的使用者认为智能手机使用麻烦,另外,有6.9%不了解自己的手机属于传统型还是智能手机。

   以上数据的调研基数颇为可观,它来自第三届华硕大学生IT科普志愿者行动中,2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全国33个省市的1500多个村庄入户调研、街头拦访、电脑沟通等方式,最终形成。

   而此项调研,只是整个志愿者活动的一小部分。从2011年春在全国400所高校开始征集,从2万多名大学生中筛选出2200位志愿者,经过集中培训成为IT科普志愿者,再到3500余场电脑普及和网络运用知识讲座,近2万户家庭接受IT技能辅导和帮助。整个活动历时5个月,涉及华硕全国14个分公司,拥有公益活动运作经验的人自然了解如此浩大的工程将需要怎样庞大的成本和人力支持运作。

   然而,了解其具体运作后才发现,与可观的规模与效果相比,整个活动可谓相当惠而不费。与很多大学生志愿者项目不同,其他志愿者项目大多会以志愿者开拓眼界、文化碰撞为宗旨,让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异地而居。而这个项目却落脚在“帮助大学生来帮助家乡”,也就是说,由华硕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培训,然后借助他们暑假返乡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家乡组织IT讲座。从寻找扶助对象、设计扶助内容到安排场地、组织活动,都由志愿者来完成。

   在这样的模式下,“华硕大学生IT科普志愿者行动”才得以实现,短短三年间在全国4000多个村庄开展10000余场知识讲座,影响人群高达百万。

   “大学生IT科普志愿者”项目起源于华硕的另一个公益项目“科普图书室”。

   2007年,华硕与中国科协共同筹建华硕科普图书室,以改善乡村科技信息匮乏的状况。第一年共筹建100所图书室,标配是5000套图书、2台电脑。然而,公司很快就发现,配好的电脑、打印机却无人会用。与此同时,2008年到2009年正值国家鼓励“家电下乡”,农村市场反馈的瓶颈也并非没钱,而是不会用。因此,公司的关注点从如何改善电脑匮乏的问题,延伸到了如何改善电脑知识匮乏的需要,做农村市场的IT科普。

   开始,华硕尝试过发动客服团队下乡做电脑义诊,但是各地分公司每年做几十场已经竭尽所能,穷整个公司之力,最多只能每年服务数百个乡村。此时,华硕想到了大学生志愿者。

   2009年,华硕开始了“IT讲师培训计划”,第二年更名为“华硕大学生IT科普志愿者”。

   第一年,华硕从高校中选拔出来1451名学生,当时,主要的征集对象是大一的学生。因为他们刚刚离开家乡,对家乡还很熟悉,回馈家乡的热情也最饱满。

   既然选择了白纸,周详的培训和安排就必不可少。华硕选择志愿者要参考三项条件:第一,报名者需提交他的家乡以及贫困状况;第二,他要提出希望在当地提供什么样的自愿者服务;第三,本人拥有一定的沟通演讲技巧。

   志愿者需接受三天的集中培训,华硕选择报名集中的城市,由当地分公司在他们上学就近的地点提供分组培训。华硕给志愿者提供的培训教材内容细致,包括IT知识介绍、故障排除,甚至罗列了惠农信息的网站,此外,还配备了专门的志愿者活动手册,统一的服装和书籍。

   这些志愿者暑期返乡的时候,将会进入家乡所在地的华硕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支持网络,联合当地科协对志愿者提供支持,保持联系时刻跟踪志愿者的状况。然而如何选择场地、安排课程、吸引听众、答疑解惑,科协和华硕的导师虽然也可以在其要求下提供帮助,但是整个讲座主要都要依靠志愿者独立完成。

   实践完毕后,志愿者还需提交报告,将讲座的反馈、得失经验进行总结。前述的调研报告便来自2011年志愿者的总结报告。

   自带“IT 欠发达地区”的志愿者

   每个志愿者在参加时都要阐明两个问题:“我来自哪?”包括该地区的贫困程度,科普程度;“我想干什么?”他需要提交一个简略的计划,说明针对哪个人群,是社区的留守儿童还是老人,计划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

   这便为华硕解决了两个难题:搜寻扶助对象,和了解受助者需求。

   寻找需要帮助的乡村和人群,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通常都是难题,若要了解其需求就更是很缺乏渠道和必要信息。

   很多企业采用与基金会和NGO组织合作的方式获得受助人信息,或者干脆在公司所在地就近寻找一些显而易见的扶助对象,例如民工子弟学校或者老人院,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公益资源的分配不均。通过志愿者提议的方法,就意味着每个来报名的大学生便“自带”了一个需要帮助的“IT欠发达地区”。

   更妙的是,没有人比当地人更了解当地人,这些志愿者不仅提供了地点、人群,还带来了当地的真实需求,解决了志愿者活动经常不知道该提供什么的问题。涉足过农村市场深耕的管理者都知道,从外面揣测农村人群的需求,是多么困难的事。

   农村电脑维修不易,很多农民抱怨电脑容易坏,结果抱来一看,却是电脑中毒、未安装驱动程序之类的软件问题,甚至有些只是排风口太脏而已。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集团,矿上电脑的普及率高达97%左右,但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用电脑来看电影、斗地主、偷菜,对电脑的其他应用毫无了解。

   华硕为志愿者提供的是工具性的知识,比如如何演讲,如何组织一场活动,电脑维修的基础知识等等,但是,究竟应该为当地的什么人群提供什么服务,是由大学生志愿者自己来设计的。

   针对农村居民使用者电脑知识匮乏的现状,志愿者在以调研为基础,在科技普及过程中主要针对四方面的内容进行推广:电脑入门课程(电脑的基本构架和功能、电脑选购常识、病毒防御与查杀等)、互联网应用(微博(http://weibo.com)使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致富项目开发、电子商务中“B2C”的应用等)、硬件使用及维修(清洁保养、排除故障等)、手机应用(飞信、手机上网等)。比如当地农民有很多买了智能手机,所以想了解智能手机的应用。

   数千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小规模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果由一家企业全盘筹划组织何其困难,派人深入当地、被当地接受也阻碍重重。然而,大学生每年都要回家过暑假,这样就节省了旅途的开支,每个单一活动所需要的成本很低。

   志愿者当地人的身份,也可以为活动安排提供一些便利。有了熟人的介绍和担保,让村委会接受,借用场地等等都会有帮助。不少志愿者都是在村委大院开展讲座;有志愿者骑自行车奔波在田间地头传播知识;有志愿者在活动报告中表示,团队在三个不同的家庭住过宿,在六户人家吃过饭,走到哪里都有热情的乡民操着熟悉的乡音接待,返程时村委书记驾车送他们前往县城。大学生凭借对家乡的了解,与村民进行了很好的沟通,节省了一部分信息搜索、场地租借、语言不通、交通、食宿等方面的成本。

   不可忽视的条件

   然而,这样的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公司,华硕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志愿者模式,与其拥有的两项资源密不可分。

   第一,华硕以往在高校中原本便拥有大量合作资源和经验,例如“华硕硕市生”体系等,为此次志愿者征集提供了很多便利。

   第二,作为一家富有市场和营销经验的全国性公司,华硕的人力资源和活动经验都使得它能够运作如此复杂细致的志愿者体系而不出纰漏。

   校园一直是华硕非常重视的市场,同时,它有着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培育体系也是来自大学,正因为对大学生群体的了解,与高校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这为华硕征集IT志愿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2002年开始,华硕建立了一个“华硕硕市生”计划,作为华硕在高校中扎下的人才体系,既为企业储存后备人才,也以此来了解学生市场。

   通过这一计划,华硕在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中寻找对企业市场活动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些接触当地华硕的各个分部进行工作和市场调研的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华硕团队,目前华硕员工一半来自这一体系。

   华硕内部有一个专门负责高校活动的部门,负责在47个城市156所高校中多达4000个“硕市生”的招募和组织。这个体系在IT科普志愿者的征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相对年龄较为成熟的“硕市生”们在前期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也扮演了宣传员的角色。

   此项活动的运作,两个重要环节必须执行到位,一个是培训,一个是统筹。华硕的执行则主要依托两个体系:一是分公司体系,一是Marketing团队体系。

   志愿者培训皆由各地分公司负责,华硕内部员工原本便有相当大比例从属于销售和市场部门,演讲和IT服务的培训经验和人员皆不缺。而他们在统筹安排上的细致入微,也很见功夫。上千名学生,分别由就读所在城市华硕分公司负责征集和培训,之后全部打散,按照学生家乡所在地重新分配组成小组,再由家乡所在地的华硕分公司负责志愿者活动的执行、提供支持,制作区域内所有参与实践的孩子的联系表,对志愿者所处的地点及时间都有详细的掌握。而所有一切又都由市场部门在网络平台上统一统筹,实时跟踪,甚至有短信和QQ平台,确保天气提醒、安全提示及时到位。

   在华硕现有人力资源和管理框架的支持下,这一志愿者活动模式才得以实现,有意借鉴华硕做法的企业需先思考,这一模式是否适宜移殖到自己的企业土壤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