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免费午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4: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史川轩
创业者的免费午餐
文/史川轩
“创业不是人干的活,最佳CEO是唐僧,创业跟取经特别相似。”当华山资本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陈大同打比喻的时候,引发了一阵笑声。
台下听众超过600名,他们从全国各地赶赴上海张江,为的不是听类似周立波的“清口”,而是作为创业者来参加培训。这些“中国创业者训练营”的学员多为“小微企业”的业主,根据主办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统计,前4届1247家受训的企业中,其中577家处于种子或者起步阶段,840家的销售额在500万以下,其涉足的产业领域高度细分,比如“低碳家居馆”、针对产后护理的高端“月嫂”连锁等等,不一而足。
所谓“训练营”,其实与一般现有的创业者培训项目相似,分成创业者教育、创业成功经验分享、风险投资家谈创业、天使投资人谈创业和企业推介会5大模块,基本模式自2010年7月第一届以来大体成型,至今已在北京、深圳、成都、武汉、上海等城市举办5届。其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无论参与培训者,还是来淘项目的投资人,都可以免费参与。
就创业者而言,报名程序非常简单,但凡已经注册企业并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只要填写一份报名表,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身份证复印件1份,以及照片、名片,就能申请,主办方只要核实企业是真实的,原则上即能核准通过。
除了由清华经管学院讲师讲授关于商业模式、金融工具与合同条款等基础课程以及邀请成功企业家经验分享之外,其中一个重头戏就是企业推介会,上海的训练营为例,4天议程,就安排1个晚上,与会创业者按行业分组,在20分钟内向投资者展示企业。对于许多创业者,资金不是最重要的资源,却是眼前的急需。
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参加第一次训练营培训的时候,他曾告诫学员们见投资商要把三点讲清楚:“第一,针对什么样的市场,不要说得太多,就是做一个事情;第二,就是你的产品和服务,对这个行业非常明白;第三,你的团队,团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对于许多草根创业者来说,他们还不习惯向投资者“讲故事”。比如,创业者张道林的“手艺人鞋吧”为顾客提供高档皮鞋、皮衣定制服务,这个项目被训练营选为首批优秀创业项目来做宣讲,但是张道林首次上台非常紧张,完全没有与客户侃侃而谈的劲头,没有投资人在意,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廖理把他叫到一旁,提示他把项目的目标、发展规划讲清楚,结果,后来他又讲了一遍,会场上的投资人基本都围了上来。据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训练营承办方)不完全统计,现在5届训练营,已经撮合了十几个投资案例,金额最大的投资额在数千万人民币。
廖理教授亦是训练营的发起人,本质上,训练营并不以投资效果为导向,而是打造培训和对接资本的公益平台,更多做公益教育活动而存在。据了解,市场上类似培训活动的标价3万元左右。
清华大学金融系教授朱武祥擅长研究商业模式,训练营上他引导创业者要善于“聚合碎片化的资源”,在利益相关者中设计出一个可持续的交易结构。事实上,就训练营而言,清华经管学院本身就像是“资源聚合者”的角色:授课的清华教授或者分享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分文未取,都是无偿参加的;一届训练营场地费等直接支出,大概数十万人民币,基本来自社会赞助,其中清华EMBA的校友或者校友企业贡献了大部分。
不少EMBA学员创业成功后都希望能分享,要的就是这样一个“道场”。而跟踪学员企业成长过程累积的数据库,对于学院本身的学术研究亦非常有价值。
据廖理介绍,目前,除了落地的培训项目之外,基于创业需要终身学习的想法,清华之后将着重加强“创业者网”的建设,作为一个对创业者持续教育的平台。
前5届训练营人员基本上都已进行注册,类似中小企业小型贷款产品整理这类针对性的服务正陆续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