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山西电煤高价溯源:“超企”当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8:15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原本以统一经销,提高效益为目的创立的山西煤运如今已经变身为集收费与煤矿经营于一体的“超级企业”。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发电用煤价格调控的通知》,重点提出要清理涉煤收费。文件限定于12月31日前,各省须取消各种擅自设立的涉煤基金和收费项目。而12月15日,是各省清理电煤收费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截止期限。

  独具山西特色的“山西煤炭运销公司居中收费”能否寿终正寝,成为山西各地方煤矿以及山西、河北、山东等地主要使用公路运输山西煤炭的火电企业的关注焦点。

  原本以统一经销,提高效益为目的创立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西煤运”)如今已经变身为集收费与煤矿经营于一体的“超级企业”。

  今年9月1日起,山西省政府决定停止山西煤运对晋产煤炭收取的“运销服务费”和“管理费”之后,山西煤运已不应再有任何收费项目。但山西煤运凭借奇特的“双向合同,统一经销”政策羽翼,使得买卖双方不能直接交易,必须由煤运来居中“介绍”并收取“差价”的行为并没有明确取消。“这一块目前确实‘很敏感’。”山西煤运新闻中心负责人田忠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一吨电煤的收费之旅

  2011年,山西火力发电企业获得史无前例的、超出其他各省的上网电价调整政策优待。4月,部分省区上调2.6分/千瓦时,山西上调3.09分/千瓦时;12月1日,各省普遍再上调2.6分/千瓦时,山西上调2.95分/千瓦时。但上述全部提价腾挪出的利润空间,经计算恰好只能弥补电煤中间环节收费的数额。

  在山西,一吨电煤从坑口价到到厂价,煤炭发展基金、税、费等平均占到终端价格的1/4至1/3。那么电煤价格是怎么累加起来的?

  12月5日,记者来到山西省霍州市A电厂(应采访对象要求,将电厂名字隐去)。该电厂不养车队,运输依靠社会车辆。山西绝大多数火电厂周边都发展起十数家配货公司,专门承揽为电厂运煤的生意,业主们对电煤的价格构成和变化了然于胸。

  一位业主向记者提供了吕梁市交口县某煤矿的系列电煤价格表:今年冬天,该矿三号储煤场储存有四种电煤,以品质和价格适中的“电2”为例,坑口价350元/吨。A电厂需要这种煤,但煤矿不可直接和电厂签合同,中间需要通过山西煤运分公司吕梁煤运来签。该业主介绍,A电厂和吕梁煤运签下合同,打去预付款,吕梁煤运再和煤矿签“代销”合同,通知煤矿供煤。

  承揽了这笔运输业务的配货门店将“电2”拉到A电厂,但不能直接进煤场,而是要先在电厂门口“换票”——临汾煤运在这里设了站点,逐一登记每车煤的煤种、煤源地、运输单位、车号、合同号等信息,而后给司机们换成4联式的“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临汾分公司(A)电厂用煤入厂凭证”,司机方能进电厂过磅、卸车。

  坑口价350元每吨的电煤,通过70多公里距离运输到达霍州,价格即成为529.46元。其中包含:坑口价350元、可持续发展基金23元、水土流失补偿费25元、17%的增值税(基数为以上三项相加之和)、煤运公司收取23元出市费、运费40.80元。各项税费和收费占了煤价(不含运费)的28%。同样给A电厂供煤,另一位灵石车主告诉记者,他们那里的煤运公司在这车煤里每吨抽取了35元,“以前叫出市费,现在改叫‘差价’了。不论叫什么,总之是白给煤运就对了。”

  记者询问A电厂相关负责人员,煤运驻电厂站点和电厂有何种经济方面的关系,该负责人表示不方便透露。而记者通过另外可靠渠道获知,仅2010年,该站点就向电厂索取350万元;至今年9月1日煤运公司所收“管理费”和“服务费”取消之前,又索要“服务费”200万元。为了卡死电厂的所有运煤通道,临汾煤运在该电厂的北门和东门都派了人,共从霍州煤运(霍州为临汾下辖县级市)抽出15人,分三班倒常驻这里。41234>>

  原本以统一经销,提高效益为目的创立的山西煤运如今已经变身为集收费与煤矿经营于一体的“超级企业”。

  眼花缭乱的中间收费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种“地方煤矿”不能自行和电厂签订煤炭供销合同,而要由山西煤运分别和双方签订“双向合同”的情况全省皆然。山西煤运阻断这些交易后,吨煤抽取数十元不等的“经销差价”——此即山西煤运自2007年不再征收“能源基金”后的重要利润来源。

  山西煤运另一项重要收费项目叫出境费,出县、出市和出省三种,各地煤运收取标准各又不相同,以晋城和阳泉最高。如上述吕梁市交口县的“电2”煤,在交口县境内销售,吨煤5元;县外市内9元;市外省内23元,出省费则更高。去年,高平市(属晋城)一吨煤,坑口价只有300多元,从公路拉运到河南济源,价格即到500多,其中“出省费”就要120元。

  在采访吕梁、晋中、长治、忻州部分电煤生产和经销企业后,记者发现山西各地煤运系统对电煤收费的名目和标准并不统一。吕梁交口县和长治市所收取的叫“地销费”,出市分别为23元和34元;忻州市原平市收取的叫“煤检费”,原来为15元,近日涨为18元。

  另外,煤运各站点还查验“基金票”、“准销票”和“电煤统一调拨单”,由于山西省计划采煤量和实际采煤量存在巨大差距,非法生产、超能力生产极为普遍,致使“煤炭准销票”供不应求。原平市运煤的司机们告诉记者,他们拉运的黑煤,“匹配”的是炒过几手之后的准销票,每张20元,最后当然要加在煤价里。在其他各地市,炒买炒卖准销票和统一调拨单同样非常普遍,俨然成为一个地下产业。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给各核定产量的煤矿发放的准销票是不要钱的。

  按山西省的政策划分,同煤、阳煤、潞安、焦煤、晋煤这山西“五大”国有大型煤矿不接受山西煤运“统一经销”,自行签约自行销售。至今,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后新的煤矿产权格局基本形成,“五大”国有煤企规模得到大幅扩张,但山西煤运的“管辖范围”并没有缩小。电厂经营者们告诉记者,煤运规定,各地被整合矿不算“大型国企”,仍按“地方矿”由他们“统一经销”。

  除地销费或出省费、经销差价之外,山西煤运在部分地方收取或代收的费用还有:可持续发展基金、水土流失补偿费和水资源补偿费(此二项代地税部门收取)、铁路上站费、会员费、交易费、物流管理费等。另外,地方政府向煤炭生产企业收的费用也相当庞杂,如长治地区有维检费,有的地区还征收民兵事业训练费、转产资金、工会经费、协会费、价调基金、教育费附加、林业建设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等。有煤矿经营者告诉记者,不过这许多名目并不是同时征收,“如果同时收,再加上正税,煤矿非死不可,电厂也别想活。”

  上述费用有的是已经明令取消的,如“水土流失补偿费”已经在2007年8月6日公布的“取消煤运10项代收费项目”中被“取消”,但实际上至今照收。不管煤价电价如何“博弈”,这些中间环节收费都旱涝保收。

  以上中间环节收费分有法可依与无法可依两类,最终流向则十分复杂。合法的,以增值税和可持续发展基金为代表,也可能包括其他一些部门设立的专项基金或收费,内容极为庞杂(仅2007年8月6日取消的,针对山西煤运原所收项目即达26项),非专业人士无从分辨。其中,除正规税收由税务部门征收外,可持续发展基金也规定由“财政部门委托地税部门”征收,专项用于建立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山西煤运的作用仅为“查验补征”。

  非法的,有“地销费”、代收水土流失补偿费等。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地销费、出省费等并无任何征收依据,省煤运公司也不参与,主要是市、县两级煤运公司私自收取,自行支配,历年来所收数额巨大,但具体流向不详。水土流失补偿费等一些代收费,系代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征收,征收单位取得部分分成。4<<1234>>

  原本以统一经销,提高效益为目的创立的山西煤运如今已经变身为集收费与煤矿经营于一体的“超级企业”。

  “经销差价”则是煤运垄断煤炭销售后的一个副产品,这个费用该不该有,是属于收费还是属于“佣金”、“中介费”,乃至这种垄断本身是否合法,都正在激烈争辩中,其性质无法界定。关于这部分巨额收费的流向,山西煤运集团新闻中心田忠主任概括介绍,“统一经销”是为了规范市场和捍卫本省利益,田主任强调:“煤运是国有企业,收多少钱也不是自己的。”但山西省政府从未公布过有这一项收入,具体流向不详。

  山西电企上网电价在4月份和本月初两次获得“同一批调整名单中最高调幅”的上调,4月上调3.09分,本月1日起上调2.95分(其他省上调2.6分),总共上调6.04分。但如此高涨幅的上网电价所支撑起来的煤价承受力,不过相当于中间环节收费的额度。太原第一热电厂煤料部书记张新湖告诉记者,他们在太原市周边地区采购市场煤,从坑口到厂里,不含运费的中间环节费用,很长时间都恒定在120多元左右。而按电价每上调1分钱,约当吨煤成本下降20元的业内算法,电价上调6.04分,正相当于电厂的吨煤价格承受力增加了120.8元。

  因此,无力承受本地公路运输煤炭的高昂成本的山西火电企业,纷纷转向陕煤、蒙煤,神木、东胜一带的露采褐煤。这些地方距山西中南部650公里左右,煤价在180元/吨左右,吨煤运价目前达270~280元,已超过煤价本身的1.5倍。“但还是比本地煤划算”,配货公司的小老板们说。

  链接

  山西省内煤炭的中间费用

  合法收费/

  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2007年之前为“能源基金”)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收取/

  地销费或出省费、经销差价;

  在部分时间、部分地区收取或代收的费用:可持续发展基金(查验补征),水土流失补偿费、水资源补偿费(此二项代地税部门收取)、铁路上站费、会员费、交易费、物流管理费(无票)等。

  各级地方政府向煤炭企业收取/

  专项维检费(长治地区)、协会费、民兵事业训练费、转产资金、工会经费、价调基金、教育费附加、林业建设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等。(因各地情况不同收费名目也有差别)

  山西煤运:一个“超企”的前世今生

  在山西,山西煤运是一个几乎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层级平行设置的庞大体系,除了“省公司”,各产煤市县还有“市公司”和“县公司”,它控制了地方煤矿电煤公路供应的主渠道。其在山西各地有69个煤炭交易大厅,在各级公路设有329个各类检查站,其中包括在25个工厂门口设立的“企业电厂用煤管理站”。

  正是通过这套天罗地网般的“硬件设施”,煤运公司具备了强制煤矿和电厂就范,坐收吨煤“差价”的条件。

  山西煤运一直被认为是“独具山西特色”的企业。这个公司以和所有公司一样,以营利为目的,但和一般公司不一样的是,从设立开始其主业就是收费,并且给人的感觉,它是山西省政府在全盘规划、整合、统领山西煤炭产业中的重要角色。

  山西为什么要通过一个经营性企业去执行纯计划经济型的“任务”, 熟悉山西情况的人士坦言,这正是山西浓重的计划经济思维和特殊利益集团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诞生:以收费为“天职”

  霍州A电厂北门口的“临汾市煤运公司A电厂用煤管理站”负责人邢某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性质及法律依据并不能解释清楚。只是说:“我不给他们(指运煤户)换票,他们就过不了磅。”

  查阅山西煤运相关资料,可知其上述行为的公开叫法是“电煤统一调拨”和“区域经销”,目的是要对山西地方煤矿通过公路运输的煤炭在价格、合同、票据、计量和结算五个方面实行统一管理,也即“五统一”。“相当一部分不合理收费,借助‘煤电博弈’逼宫涨价传导给了下游行业和终端用户,电厂没有脱困,消费者压力陡增。”山西一位业内人士说。4<<1234>>

  原本以统一经销,提高效益为目的创立的山西煤运如今已经变身为集收费与煤矿经营于一体的“超级企业”。

  山西煤运设立的普通煤焦营业站、出省营业站、上站煤管理站和企业电厂用煤管理站的总数达329个,超过山西各类普通公路收费站的总和。2008年以前,山西煤运职工总数4万多,有2万多人以收费为业(2007年4月以前,以后为查票)。

  其实,山西煤运在设立之初,其目的就是做一个一统煤炭江湖的“超企业”,“政府支持”也成为山西煤运屹立不倒的坚强支柱。1984年,山西省政府合并矿业公司和地方煤管局,向经贸委借十来万元开办费,成立了煤炭运销公司。省政府赋于了煤运公司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以外的其他煤矿所产煤炭统一运输和销售权力,同时将3000多万吨的铁路计划给了它。 山西省国资委宣传处康楣生处长介绍,山西煤运是在上世纪80年代山西煤矿企业“有水快流”,但煤矿规模小、煤价低、销售难、自相压价情况严重的背景下成立的,目的是统一经销,提高效益。

  但煤运公司一经成立就凭借对其他企业的“统一经销”权,借助遍布全省的“煤检站”迅速转向以收费为生。

  1984年,国务院曾批准山西在国家煤炭计划定价之外,向省外运户另收每吨20元的能源基金费,这成为山西煤运真正的“立身之本”。1985年,山西省、市、县三级煤炭运销公司正式组建成立,各级政府为各级煤运公司的出资人。公司采用公路设卡和独家控制铁路调运计划提报权的手段向煤炭生产、加工企业收取能源基金、生产补贴款、专项维检费、服务费和管理费等。

  依靠收费滋养,山西煤运至2007年改制前资产达到300多亿元,人数膨涨到4万多。俨然成为“大国企”。

  整合:“超企”恒强

  2006年年底,国务院出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并在山西试点。文件规定将过去向用户收取的能源基金转为可持续发展基金,按各煤矿产量和回采率直接向煤矿征收,并从2007年3月起由地税部门执行。山西煤运既丢了“能源基金”,又失去“代收权”,一时人心惶惶。那一年,山西煤运的整体调子是“转制”:建立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模式”、“转型为现代企业”,山西煤运改制为由山西省国资委控股的“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20日挂牌。

  按当年的口径,山西煤运改制后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真正去做经营。2009年山西开始大规模煤炭资源重组,山西煤运再被政府垂青,作为整合主体之一,将156座煤矿收入囊中,获得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源。职工人数增长为10万人。

  山西煤运整合的部分煤矿,也并非真是自己经营、生产。例如,五台县山角村的天和煤矿被山西煤运整合后,煤运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完全交由福建林某带领的福建挖煤团伙去迁村、开山、挖煤,导致绵延不绝的村矿冲突。山西煤运坐收分成,很少派人光顾。“这主要因为,无论井工还是露采,山西煤运都没有人懂得怎么做,只能外包。”一位天和煤矿原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2008年6月19日,山西省经济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炭运销宏观调控的通知》的文件:“决定在全省范围,对除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和中外合资煤矿以外的其他煤矿,通过公路出省销售的煤炭实施双向合同、统一经销政策,统一由省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及所属市、县公司与省外用户和煤矿分别签订公路煤炭购销合同,凡未与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及所属市、县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的煤炭,不得通过公路出省销售。”这一纸通知使煤运人再次找回饭碗:强做中人,平地抠饼。

  目前,山西煤运在山西主要产煤区县设有69个交易大厅,从电煤供销合同和电煤统一调拨单等主要环节控制了省内电煤市场,从购票和煤款结算环节扣取费用,再加上整合而来的上百座煤矿,变身一个真正的“超企业”。

  山西煤运集团新闻中心主任田忠向记者表示,自今年9月1日起,山西煤运已彻底停止各种收费,主业目前确立为煤炭生产、煤炭专业物流和多元经营三项。“如有各地市公司仍然收取费用或代地方政府收费,应在查处之列。”

  而在发改委设定的12月31日最后清理期限之前,山西煤运能否完成各项名目繁杂的中间收费的清理还是一个未知数。4<<1234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