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地产调控 实业才能回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9:58 来源: 中国经营报马光远
要消除房地产泡沫的心腹大患,仅仅靠短期的调控措施是难以实现的,还是应该抓住房价回调的有利时机,抓紧制度建设,建立抑制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回归居住需求的长效机制,才能避免调控的“橡皮筋效应”。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应该说,这个基调本身包含着在经济增长、社会大局以及物价总水平稳定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寻求在结构调整、改革创新和民生等领域有重大的突破,我认为这是一个审慎而积极的姿态。
政策坚持
在“稳中有进”的总基调下,具体的政策举措方面不无亮点:比如,首次将扩大内需提到战略基点的高度,首次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特别是,第一次将发展实体经济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很显然,这种说法的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和“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表态可谓不谋而合。
可以说,面对比2008年更为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在强调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的同时,坚持继续抑制房地产泡沫,为实业的回归创造政策环境,这种决心和勇气无疑令人振奋。事实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各种围绕明年政策的争议也是不绝于耳,面对全球经济可能陷入长期衰退的风险,面对地方财政因为房地产调控而大幅缩水的事实,面对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有人建议中央再次放松房地产调控,通过房地产的带动来避免中国经济出现快速下滑的风险。在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的情况下,这种论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占了舆论的上风。令人欣慰的是,中央顶住了各种压力,敢于放弃漂亮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2012年,放弃房地产拉动的诱惑,决心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关键领域的改革方面力争有所突破,这样的决定值得尊重。
前车之鉴
在此之前,我最担心的就是在欧债危机的阴云密布下,决策者为了保增长而再次放松房地产调控,再次打开货币的水龙头刺激经济,让已经发展扭曲的房地产更加扭曲。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靠印刷钞票帮助经济复苏,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靠房地产就可以走出低谷。如果危机应对和发展经济这么简单,恐怕欧美早就通过刺激政策刺激楼市了。在我看来,明年的经济形势之所以复杂,表面上看是因为欧债危机的极大不确定,但事实上,和我们2008年应对的失措和急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3年之前,宏观政策不是为了短期的保增长,而是将主要着力点放在解决中国经济自身面临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上,那么不管今天欧债危机如何发展,应对最简单的应该是中国。
遗憾地是,为了保住短期的增长,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些累积的矛盾和问题比3年前更加严重,房地产泡沫积重难返,改革不仅停滞,而且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很大的倒退。我们不是说不能保增长,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关键是不能为了稳定而稳定,不能为了短期的稳定毁了改革的大局。今天中国经济感冒,表面上是欧债的西风劲吹,事实上与我们自身长期的透支和积累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主动权和解决问题的钥匙仍然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欧债不管如何恶化,只要我们应对得当,则逆转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就此而言,中央在2012年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不仅仅是政府的声誉保卫战,也是中国经济的自我救赎之举。通过持续的措施,为房地产降温的同时,也为扭转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产业空心化,实业萎缩的态势赢得时间和空间。这场战役,只能赢,不能输,也输不起。目前,经过一年的调控,房价上涨的势头已经初步遏制,部分城市的价格出现了回调的趋势。但借助于欧债危机,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总是幻想中央会再次放松货币政策,并将保增长的重任再次压在房地产的头上。特别是近期,随着中央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态,一些开发商明显已经坐不住了,情绪化的语言随处可见。甚至有开发商说什么“干脆灭了房地产吧”,公开威胁继续调控的话,开发商将选择停建房子。
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由于这几年房价的暴涨,房地产积累的巨大泡沫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的最大的癌症,再加上多年以来地方对房地产的依赖,导致调控政策成了不严肃的“橡皮筋”,房价飞涨的时候,就把政策的橡皮筋收紧,而房价刚刚出现回调势头,政府担心经济增长而又放松橡皮筋,导致政策的公信力备受质疑。所以,今年房价事实上还没怎么跌,按照某房地产商的数字,今年全国房价平均上涨至少在5%以上。房价没开始跌,开发商就喊疼,这都是政策给娇惯出来的毛病。地方政府习惯了高地价,而开发商习惯了房地产的暴利。
事实上,房价的合理调整不仅有利于房地产自身的健康发展,不仅不会引发社会问题,反而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莫大的契机:房价合理调整,才有新的购买能力入市,房地产僵局才能打破;房地产从业者才能彻底洗脑并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的去暴利化趋势;社会资金才能逐步转向实业,不会再次观望抄底房地产;才能弥合被房价撕裂的社会;才能真正推动转型。因此,中国经济要真正的保增长,要真正的维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必须下决心将扭曲的房价调控到合理水平,必须想办法解决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
回归实业
令人欣慰的是,在房地产调控的严冬下,一些理性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比如,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宏达股份、恒顺醋业、金发科技、西部矿业、水井坊等16家主业非地产的“涉房”上市公司宣布退出楼市。这和前两年房地产疯狂的时候,“人人都爱房地产”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对照。16家上市公司退出,说明房地产开始不好赚钱了,这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第一次面临的情况。
万科的总裁郁亮是今年第一个提出房地产将告别暴利行业的业内人士。在他看来,房地产将进入“下半场”,“房地产市场下半场完全不同,要和发展势头过快、有暴利可图的时代告别。我们要向制造业学习,要有正常的行业利润水平,要通过品牌、性价比等赢得市场机会。”
房地产的理性调整,是吸引资源回归实业的前提,房地产暴利,投资房地产赚钱容易,就不会有人勤劳致富,踏实创业。中国经济这么多年转型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金、人力等资源过度集中于房地产行业,这意味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资源将逐步萎缩,最终使得经济呈现“空心化”,只追逐短期利润,只热衷炒作,结果就是竞争力的丧失和经济的最终崩塌。
只有房地产告别暴利,资源向制造业和高科技分散,中国经济集聚的大量地产泡沫才可实现真正的软着陆。因此,要真的发展实体经济,就要下决心解决房地产的泡沫问题,否则,无论是实业兴国,还是内需的启动,都是无稽之谈。
当然,要消除房地产泡沫的心腹大患,仅仅靠短期的调控措施是难以实现的,还是应该抓住房价回调的有利时机,抓紧制度建设,建立抑制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回归居住需求的长效机制,才能避免调控的“橡皮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