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利益驱动网站违法卖药 市场乱象暴露监管盲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07:44 来源: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于贵丽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衣物、食品、家电甚至房子等,都可以在网上购买。但是,在享受网购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要谨防上当受骗。各种事实表明,互联网逐渐成为假药销售的重要平台。

  据报道,在近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介绍了上海药品的监管情况,截至11月15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共监测到存在药品违法行为的网站449个,今年共立案查办网络药品违法案件90起。

  网上药店混乱不堪

  网购到假药的事件时常发生。小李是网购达人,快递员简直成了她家的常客,虽然网购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满,如快递慢、店家态度不好或者物品有点小瑕疵等,但毕竟对人身没多大危害。最近她在网上购买的减肥药让其吃尽了苦头:头晕、恶心甚至几天后晕倒被送进医院。经检测,小李服用的是假药,幸亏发现较早,不然后果真不敢设想。

  深受网络上购买到假药其害的事件屡见报端。据报道,有20多年糖尿病史的冉大爷和同样患有糖尿病的儿子于同月先后死亡,经药监部门鉴定,父子所吃从网上药店买来的由“北京嘉华裕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消稳糖胶囊是罪魁祸首。另有报道,小李为母亲在网上购买了药品“万珂注射用硼替佐米”,谁知道,母亲服用了1瓶后,突发呼吸衰竭,并在4天后死亡。后经鉴定,此药为假药。

  是要三分毒,更何况是假药?医药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国家对网上药店的监管还是非常严格的。据了解,国家药监局规定,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活动的企业,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查验收,并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必须在其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标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号码;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不得向其他企业或者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未经批准网上销售药品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了解到,目前,用有国家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网站只有96家。而实际上网络上却充斥着成千上万的“黑药”网站。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公告,曝光了久久信息网等10家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药品网站。

  网络黑药店获取暴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在当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受利益的驱使,不少人不惜违法犯罪。虽然目前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只有几十家,但却有成千上万个黑网店在网上出没。暴利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在网上开“黑药店”很简单,花一两千元就可以找网络公司制作一个售药网站。取一个好名字,通常带有“中国、国家、北京” 等科研机构、医疗单位较权威的字眼,再假造一些所谓的“政府官员”、“权威专家”、“患者”等,一个“正儿八经”的售药网站就诞生了。

  网上药店价格比实体店低是民众网上购药的重要原因,殊不知,假药的成本更低。有时成本只有几毛钱,售价却高达几十元甚至几百元。据媒体报道,有在网上假药店工作的员工透露,售价1280元每疗程的药,进货价格只有一二百元。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利润能达6万多,平均每天净赚2000。据了解,上海、浙江等地目前已形成了制假、售假的成熟产业链,每年至少要有超过2亿元的黑色收入,其中网上卖的冒牌药、走私药、过期药,利润率更是最高可达2000%。

  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方面近日透露,今年加大了对药品地下生产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截至目前,已查办案件657件,涉案金额2660万元;查办制假窝点24个,涉案金额1536万元;涉嫌犯罪移送公安司法追究案44件,涉案金额733万元;线索移送并配合公安司法追究案31件,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另连云港举行的“江苏省打假保名牌会议”透露,今年1-11月,江苏省查处了13起千万元以上的假药案,最大的案值达数亿元。

  监管漏洞需及时查补

  药品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危,来不得一点马虎。消费者网上购药一定要谨慎,要擦亮眼睛辨别真假,同时监管部门也要重拳出击,打击犯罪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生命安全。

  首先,消费者要学会辨别真假。黑药网站确实做得比较逼真,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国家”等权威字眼,“药品”为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或机构指定或推荐,甚至还会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其实,网络黑药店还是会有一些特征可辨别的,如,整个网站只宣传和销售一种或系列药品,声称可治愈某种慢性疾病、疑难杂症等;使用绝对化、承诺性的语言,如“药到病除”、“无效退款”等;只提供“邮寄药品”方式,拒绝上门购买药品等。

  消费者要网购药品,找到相关的药店网站时,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打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在“公共服务”栏点击“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和里面列出网站名和证书备案号对照一下,避免上当受骗。

  其次,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要及时查补监管漏洞。国家药监局曝光了一批又一批假药网站,但假药网站仍前浪推后浪涌向网络;公安部门破获了一个又一个假药案件,违法分子依然前仆后继加入卖假药的队伍中。为何打击不断却取得不了理想的成效?

  目前来看,相关部门的监管重点,还在发现假药网站后的追查和处理上,而对源头防范方面对得还不够好。要彻底遏止假药网店的泛滥,原料采购、药品生产、药品销售三大环节的有效监管缺一不可。而在相关法规方面,一些实施标准还需要细化,要设计到各个环节的各个方面,尽量避免监管漏洞。

  总之,要使我国医药行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要使消费者的权益和生命得到保护,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