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稳健前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03:42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今天是2011年最后一周的开始,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时,回眸望去,一年来面对经济发展中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央行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银监会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审慎监管,金融系统合力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基本适度。不仅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而且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这一年,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CPI在11月份下降到4.2%,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上升。伴随CPI环比持续下行,央行第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7和2.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不再是居民投资首选,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临近年末,央行则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变化,及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预调微调中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引导信贷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

  而金融监管部门在要求银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牢牢把握风险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业务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以及民间融资活跃等问题,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看总体风险可控。与此同时,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连续第二年持续较快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创近年新高,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保持了平稳运行、总体向好的态势。

  潜在压力依然不小

  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除了消费保持稳定之外,投资等其他数据都进入下行行列。环比数据上,不仅进出口增速均减速明显,而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在回落。而CPI涨幅虽然收窄至4.2%,但在通胀压力进一步得到缓解的同时,由于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国内也会受到自然灾害因素、季节性因素等影响,可能会造成某些农产品价格波动。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周期性价格上涨,形成的潜在压力依然不小。

  特别是明年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我们又该怎样落实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将如何继续践行“稳健”?如何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金融又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诸多待解难题,考验着调控者的智慧。

  稳中求进值得期待

  2012年渐行渐近,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金融管理层表示要突出把握住“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准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社会融资总规模合理增长;严守风险底线,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以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能力……

  我们相信,通过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中国金融业有能力统筹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进展。这既是我们的期待,也必将会得到肯定的答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