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如何拉动集团战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7:08 来源: 《商界评论》杂志议题背景:
对企业来说,寻找新引擎的实质就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在这个“微创新”的时代,创新之路层出不穷。然而对于体量庞大的企业集团,新引擎不等于好引擎,更重要的在于磨合,在于新引擎和原有架构之间的协调和润滑。新引擎的产生要如何与原有业务匹配,才能真正拉动全局?“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的大企业正前进在商业模式创新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上下而求索,
主持人:滕斌圣,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对话嘉宾:
刘汉元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李 斌 苏宁易购总经理
王竹倩 红豆集团常务董事
刘硕真 生活家董事长兼总裁
胡 斌 以色列英飞尼迪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
付宏达 达晨创投合伙人
滕斌圣:
百亿级的巨型企业,做商业模式的创新本身并不难,但是要和原来的主业形成协调,不伤害到原来的主业,这是最难的。美国IBM原总裁退休以后写了一本回忆录,叫做《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但真正能跳舞的大象非常罕见。中国目前的集团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关键怎么样突破创新与保持原有核心这个难点?
刘汉元:
创新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创新这个过程,其实很痛苦,通威集团在水产饲料产业里面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在传统模式上,从工厂到经销商,层层到达分散在农村的养殖户,因为原来养殖户的规模都比较小,并且分散。现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规模化养殖的增加,单个的养殖户数量减少了,但是每一个的规模上升了。上升以后对每个单位使用的产品量,以及产品配送的效率优化方面就提出了很多要求。必须向厂家和生产者直接见面转变,拿掉中间环节。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变得过来,要求原来的体系继续维持,但新的模式已经成为增长点和未来的趋势。这两者之间在渠道上怎样不发生冲突、两种模式之间怎样在一个体系里面支撑,就成为我们在模式创新和调整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李斌:
新、旧模式没有“左右互搏”
苏宁易购成立只有两年的时间,但实际上苏宁在1999年二次创业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是做实体还是做电子商务的问题。在那个阶段大家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还不成熟,所以我们一直把电子商务这个基因保留了十年。电子商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电子,一部分是商务,核心的本质还是零售。正是由于苏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具备了做零售业的本质,夯实了做零售业的信息流、物流各方面的基础,才在电子商务市场获得成功。这种新模式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速度和潜力非常大,中国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只有虚实结合的模式,才是可以持续稳定发展的模式。而在实体店和线上销售之间,也许会遇到“左右互搏”的问题。作为零售企业,应该满足不同渠道的消费者需求,这两种渠道是不同的。目前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把价格的诉求放得太高,这样给发展带来很多问题。虽然价格诉求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一定会降低。未来更多会要求一种差异化的服务,用差异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营销,来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其实不存在互搏的问题。
王竹倩:
集团多元化和业务专业化
红豆是一个老的传统企业,是以做服装起家的,这是非常传统的一种商业模式。红豆服装1997年就达到了全国行业的第二名,但是服装行业做强做大必须要有突破。我们从1995年开始,发展了橡胶轮胎、生物医药和房地产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又想做多元化,又想做专业化,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红豆的发展模式,是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坚持专业化的探索。比如生物医药行业,只专心地做防癌抗癌的服务,非常专业,但不是面面俱到。有的人可能会做很长的产业链条,比如生物医药会做保健品,甚至连保健服装产品也做。而我们只做防癌药,因为我们建了全国最大的红豆生物医药基地,有这个原料基地为我们提供保障。这就是在专业化上的选择,选择一个最具备优势的点来切入。
刘硕真:
管理创新是我们转型的重点
生活家是中国台湾的一家企业,生活家本身在行业内是相对比较大的,但就总体商业规模来说算是小企业。所以我们考虑更多的,不是模式创新,而是管理创新。最近在整个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做得更多的不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而是在夯实原本的一些基础,例如怎么把员工从被动变成主动,怎么样让企业干部从被动地接受指令,到主动地思考,以至于要求更多的资源,变成东家跟掌柜之间的关系,这是生活家未来四年在整个转型改造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环。怎么让干部变成老板,这是我们想做的事。
胡斌:
执行力和人才是落实创新的关键
英飞尼迪是来自以色列的一家投资集团,把以色列的创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引到中国来,是我们从1993年一直到现在所做的工作,用小资本撬动大杠杆。寻找新引擎的模式中,有两个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金融服务的创新,这会给企业家提供新的动力;另一个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它会可持续性的转化为一些新的模式、新的引擎,提供动力。比如苏宁的易购,实际上不是为了去做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而是为了更好地把实体店的价值进行更大的挖掘。最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执行力很重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如果执行力不够,所有努力都是白费;谁来执行也很重要,需要专业的人才,中国的企业应该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人才培养好,这个很关键。
傅忠宏:
微创新和GE模式
中国很多企业,商业模式是在摸索过程中的,也是在不断创新变化的。苏宁模式,是借助了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自然嫁接了原来的传统线下销售。但是电子商务这么好的手段,为什么以前一直没有动作,很可能是在找最好的时机,另外在人才储备方面也有一个过程,这种转型是非常自然的。生活家在地板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把一些文化的元素嫁接到地板里面,开创一个新的市场,这就是微创新。微创新是中国很多企业可以去做
的。而通威的转型还是借助的GE模式,GE在一个行业做到第一,然后再进入另外一个行业,做不到前三名就不做。还有红豆集团其实也是GE模式,但是红豆服装已经做到国内的前三,如果专注在服装行业上,会不会做出世界级的服装品牌,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滕斌圣:
集团企业的模式创新和转型,离不开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和专业化,一直是企业壮大发展过程中两难的抉择。现在的集团企业,口号几乎一样,都是集团多元化,具体业务专业化。怎么样才能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更好地迈出专业化的脚步?
王竹倩:
专业化就是要做到最好
红豆的多元化,是因为中国的服装行业,做得非常痛苦,在短时间内做到跟奢侈品、世界品牌去比,有点自不量力。我们把自己的服装做好定位,对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消费群体做好定位,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做的,而且一直坚持做品牌。其实最佳商业模式有很多基础的东西,比如品牌、技术创新,甚至最基层的一些管理方法,但是要做大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必须有新的突破,所以必须选择一些新的行业,这就是多元化的动力。多元化里的定位很重要,定位在小的面上,但是一定要做到更大,甚至是最大。比如我们做轮胎,很多公司都在做轮胎,而我们坚持只做子午线轮胎,这就是多元化里的专业化。雅戈尔也是最早的服装品牌,跟红豆有可比性,但企业的定位不一样。雅戈尔现在更多是投资方面的,红豆还是做实业,多元化里的每个细分点都是做实业。虽然这些点是没有关联性,但是在选择过程里面都有一些偶然和必然的原因。
刘汉元:
多元化也要做龙头
我一直是专业化的坚持者,在水产行业里面是老革命,通威一直在这个领域里面发展,过去和未来都不会变。一个企业在多元化和专业化上走多远,怎么走?如果要做百亿级的大企业,还是要在一个大的产业里面,做龙头地位,形成行业里面的领头位置。发展思路要很清楚,这个产业的未来怎么走,都要着力去研究和思考,并且投资去研发和开拓,这样才能支撑企业,维持地位。不能简单地把几个某一个细分市场的专业化,看成企业的专业化道路,这很危险。专业化上面一定要做精、做专、做强,一定要在行业里面进入前三名,所以只能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细分的、占优势的专业方面。但是不管怎么样,垂直整合的链条越长,产业链断裂的风险就越高。这是客观规律,很正常,所以要控制长度和宽度。
李斌:
多元化的目的是加强核心竞争力
苏宁定位的是一家零售企业,虽然我们也有多元化,比如地产,但是无论做电子商务还是地产,核心的本质是一定要把零售市场做好,要加强对消费者的研究。传统的线下经营,最大的成本来源是租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的成本变得不可控,这个企业就会存在风险。苏宁发展地产的初衷就是要把核心的旗舰店资源整合在自己手里,让整个成本可控。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可以带来更大的价值,所以会去做商业地产。但是核心还是在做地产的同时,让零售成本变成可控的。发展电子商务同样是这样的情况,做电子商务只是零售的另一种形式,同时发展线下和线上的渠道。苏宁具备了各方面的基础,就有能力把这些东西整合,在各个渠道上体现我们的优势,给消费者带来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我想多元化要更多地从这一方面去考虑。
刘硕真:
多元化的过程必须专注
在一个主线行业里面,有可能的相关多元化,这样风险是比较低的。在这个过程里面专注是很重要的,起码对生活家是这样的,我们在这个领域要争取做到前三,这是我们的愿景。我们做的不只是中国的地板,要思考怎么把它变成全球性的。在金融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争取到国外去并购,但都是相关的多元化,都是跟我们的销售体系、生产制造是有连接的,只是在这个时期可以占点便宜,收购一些很优秀的资源。我们一直相信最重要的是四个字:事在人为。人如果不对了,再好的战略也是空谈。没有人才资源,什么都是空谈。这也是我们专注的部分,如何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然后去做一些专注的工作,擅长的工作。
胡斌:
多元化靠资本,专业化靠人才
每一个集团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作为投资人来讲,有两点需要提醒。第一点就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一个资本,或者是金融的后盾。缺失了这一点,就不要扩张太快,不要搞多元化。第二点是专业化的问题,作为投资人来看,任何一个专业化的产业,第一因素还是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就要用最好的人,选最合适的人做这个事,坚持不懈地去做。这两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大企业,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