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越疯狂越吝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21:30 来源: 21世纪网

许茗 雷顺莉

  21世纪网 尽管市场抽血不止,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更像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A股IPO自2009年7月重启至今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但上市公司“铁公鸡”的称号从未改变,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的恶行越演越烈。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微博(http://weibo.com)中提出,A股上市公司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现象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有些上市公司不讲诚信,虚假陈述,投资者以此进行投资决策,这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大损害。其二,部分上市公司多年不分红,或者只是象征性分红。投资者二级市场被套,同时又不能从上市公司内部得到回报,这也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而今的投资者就像股市里的杨白劳遇上了西方市场的葛朗台。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1年,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总额为483.06亿元,年度分红为429.74亿元,分红占比高达88.96%。而到了2010年,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达到了30635.50亿元,年度分红为4994.30亿元,分红占比下降至16.30%,上市公司变得越来越小气。

  据Wind数据显示,近10年来(除开今年上市IPO企业外),未曾进行过一毛钱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有173家,而这173家上市公司在10年以内融资圈钱金额达到400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24日,沪深两市已有1610家公司披露了半年报,有6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红和送转,其中电科院以每10股转增10股派现10元的慷慨,成为2011年上半年A股分红王,庞大集团则以每10股转增15股,成为2011年上半年A股送转王。

  不过蹊跷的是这些分红“奶牛”其实并不“富裕”,有的还出现亏损分红的怪相。以每10股转增15股得庞大集团为例,不仅业绩变脸还无节制的烧钱,三个月就花光了募资的60亿元。

  另外上半年的分红亚军长荣股份上半年每10股分红派现10元并转赠4股,而其上半年净利润其实环比下降9.61%。以每10股分红派现7.4元位居的穗恒运A净利更是同比下降45.01%。

  其实这些打肿脸当胖子的亏损公司实现分红的更大可能是迫于大股东压力,因为如果这些公司实现现金分红,那么受益最大的无非是公司的大股东。

  而大部分上市公司更热衷于配股和送股,而配股和送股从实质上来说只不过把投资的钱从左口袋拿到右口袋,投资者并无受益。

  著名财税专家马靖昊在微博上表示,许多账面上一直盈利的企业之所以在分红时是铁公鸡一只,其实真正的原因并非它本性使然,而是实在拿不出现钞给大家,原因很简单,利润可以做出来,现钞可不能用假币来代替。

  而在今年上半年,更是有多家盈利企业“名正言顺”的宣布本企业不打算分红,更有甚者,不仅不打算分红,甚至还一心想要继续融资。

  2011年3月,南方航空发布2010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58.05亿元,较上年的3.81亿剧增1423.62%。尽管净利润增幅惊人,南方航空仍表示,由于存在未弥补亏损,因此无法进行利润分配。本年度不分配利润,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南方航空大股东曾经在2007年6月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时曾经向中小投资者做出过承诺:在南方航空2007-2009 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进行现金分红并投赞成票,以使2007-2009 年平均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50%,即2007-2009 年3年现金分红总额与该3年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总额之比不小于50%。然而在股改方案通过后,承诺的现金分红却不见了踪影。

  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南方航空过去十年(2001年至2011年前三季度)的累计净利润排名第六,根据公告显示,公司上市7年多,从A股市场圈走了149.79亿元的资金,其中包括:2003年7月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7亿元,2009年、2010年又分别定向募集22.79亿元、100亿元。

  因此,南方航空也因“能分红却不分红”、“说分红却不分红”、“不分红还要圈钱”三大特点被股民评为A股最抠门铁公鸡之一。

  另外,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也在2010年董事会上表示,“深发展目前的资本充足率属于基本达标的水平,目前状况不允许分红,如果目前分红的话,会制约深发展以后的发展,中长期以后可能会对分红有所考虑。”深发展2011年不分红,但却考虑再融资。

  不过近期却有银行高层在公开场合表示银行的利润高到不好意思说,即使如此,深发展也不打算分红。

  有媒体统计,若以2010年12月31日的股价为基准,有305家上市公司(剔除2010年12月31日后挂牌交易的)平均股息率仅为0.78%,仅为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25%的24%,仅为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3.3%的23.6%。也就是如果靠A股的分红,那还不如存在银行。

  对于A股上市公司的铁公鸡行为,管理层开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规定。自郭树清赴任证监会主席以来,连续出台了多项针对股市整治政策,其中“强制分红”直指多年来一直不愿意分红的“铁公鸡”们。

  其实,监管层对A股市场的分红措施早已开始,在2008年,证监会就将分红与上市公司再融资挂钩,要求再融资公司在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利润不得少于最近3年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但实施效果一般。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0年参与分红的上市公司虽然增多2009年有833家,2010年有986家,2010年有1088家,分红总金额也在不断的提升,但由于新上市的公司不断增多,分红金额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比例反而减少,由2008年的29.67%减少到2009年的28.66%,最后滑至2010年的24.32%。

  2011年11月,新官上任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更是针对A股上市公司的铁公鸡们提出了“强制分红”的新政。

  证监会表示将立即从新股发行开始,在IPO招股书中细化回报规则、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但“行政”收效甚微,自证监会公布“强制分红”新规开始发起IPO的上市公司招股书几乎都明确了分红比例。

  据21世纪网统计,IPO分红新政以来,在已获准发行的23家IPO公司中 ,荣科科技、共达声电两家公司在未明确承诺现金分红比例的情形下便堂而皇之地获准发行,多达 18家IPO公司承诺现金分红比例仅为10%,只有5家上市公司承诺的现金分红比例在20%以上,最高现金分红比例不超过30%。

  不过IPO公司上市前后现金分红方式诡异变脸,非流通股东在上市前报告期内的现金分红比例动辄超过当年可供分配 利润的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但上市后现金分红比例却大幅调低, IPO重圈钱轻股东投资回报的悲剧依旧在上演。

  国际商务专家罗伦斯认为,“强制分红”是刺激股市、赢得民心的权宜之计。“鼓励分红”到“强制分红”之间,有一条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假若监管者让“强制分红”付诸实践,那就意味着,中国股市将永远变成一个二流企业的赌场。(21世纪网 许茗 雷顺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