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外贸增长_加快结构调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0:5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霍建国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在矛盾中缓慢复苏,各国皆在奋力寻求新的增长之路,但欧美债务危机、全球通胀压力、自然灾害频发等使得全球经济复苏仍充满着矛盾。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面对外需减弱、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增高等多重压力,对外贸易在“稳出口、扩进口、调结构”的政策驱动下保持了稳定增长,对推动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
特点评述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1~10月,进出口总额297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154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口142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进出口、出口及进口增速分别较2010年同期下降了10、10.7及13.6个百分点。然而从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所显示的三大特点来看,这一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是显示中国对外贸易正逐渐步入“理性增长”和“稳定增长”的轨道,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已迈出实质性步伐,质量和效益型增长已初步显现。
特点一:贸易平衡逐渐改善
不平衡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难题,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出口不平衡,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增长;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占对外贸易总体规模的90%以上;三是贸易伙伴不平衡,前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近80%。2011年以来,随着中国扩大进口战略的实施、中央支持中西部加快发展政策的落实及拓展新兴市场力度的加大等,这一现象明显有所改善。首先,贸易顺差大幅收窄,前10个月贸易顺差1240.2亿美元,同比减少16.1%;其次,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快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甘肃、重庆、江西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53.6%、78.7%、75.2%,新疆、重庆、湖南等地进口分别增长137.4%、78.1%、59.5%,列全国各省市增幅前列;第三,与新兴市场的贸易稳步扩大,其中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达到7.8%,较2010年底上升了0.9个百分点。不平衡现象的改善体现了我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对外贸易均衡发展的努力。
特点二:贸易结构趋向合理
中国正处工业化中期,外贸的稳定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也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稳步推进。贸易结构的优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结构的优化,二是贸易方式的优化。从商品结构方面来看,在外需减弱的形势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呈现传统优势持续稳固、新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商品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结构性特征。2011年1~10月,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保持了稳定增长,出口增幅分别为17.6%和13.5%,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显示较强竞争力,箱包、纺织和服装出口分别增长了36.4%、25.2%和21.4%,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高于去年同期8.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资源能源型产品出口则大幅减少,钢坯、煤和成品油的出口量分别下降了96.6%、20.8%和6.7%。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增势明显优于加工贸易,1~10月,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为7482.8亿美元和8216.7亿美元,分别增长29.2%和33.9%,分别高于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14.6及20.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2.8%,较2010年底高出1.7个百分点,而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已降至36.0%,较2010年底回落3.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的增长也体现了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能力不断提升,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特点三:民营企业出口能力增强
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大经营主体联动发展、各有侧重的格局。2011年,民营企业表现活跃,进出口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生力军。1~10月,民营企业进出口8243.2亿美元,同比增长40.7%,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同期外贸增幅分别高出18.5和22.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外贸总额的27.7%,较2010年底提高了2.5个百分点。在出口方面,民营企业出口5146.7亿美元,增长34%,较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增速分别高出18.3和16.9个百分点;在进口方面,民营企业进口3096.5亿美元,增长47.3%,分别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口增速18.6和28.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在2011年多重困难的压力下,仍能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一方面表明中国本土企业控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开拓市场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显示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战略已取得成效,增长效益和质量正在逐步提升。
2011~2012年中国
对外贸易趋势判断
在外需减弱、市场动荡、保护主义加强的不利局面下,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是中国外贸企业克服困难、提升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中国政府实施科学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结果。
从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看,2012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发达国家经济减速、新兴市场压力增大等使得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仍不容乐观,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性矛盾、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波动等因素,都将使得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模型预测判断,2011年全年我国进出口预计增长20%左右,其中出口增长18%,进口增长22%;2012年,进出口预计将略低于上年的增长。从国内外形势发展和中国对外贸易自身特点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将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传统市场继续维持巩固
从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趋势看,流动性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债务危机蔓延已成为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难题,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将处于低速增长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和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和4.1%,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仅为1.6%和1.9%,2011年中国传统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将分别增长1.5%、1.6%和-0.5%,2012年将分别增长1.8%、1.1%和2.3%,这给我国巩固主要传统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2012年如何巩固和稳定欧美市场至关重要,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化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用好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高层次经贸对话平台,积极缓解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摩擦,以避免进出口过度下降为底线,尽可能实现对发达经济体进出口的稳定增长。
趋势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大
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由于内需强劲、外需恢复等因素,经济增长动能强劲,增速远高于发达国家。2010年,新兴经济体的平均GDP增长约为6.2%,其中“金砖国家”占全球经济的份额就达到18.3%,上升了2.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测,2011及2012年,新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将达到6.4%和6.1%左右,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增长引擎。但2011年以来,高通胀等因素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也明显加大,未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有可能出现回落和反复。因此,中国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贸易、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这些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密切经贸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趋势三:国际竞争新优势初步显现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固有的传统优势正逐渐减弱,这些问题增加了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难度,需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加快中国外贸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传统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中国应继续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把扩大进口的政策同国内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引进高端技术装备等,逐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增强在国际经贸合作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软实力建设,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跨国公司发展等方面构建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从短期看,鉴于明年外贸的发展环境面临新的矛盾和压力,只要我们确保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握好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和力度,解决好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贷款问题,相信我国外贸仍可保持目前的增幅。
从长远看,中国外贸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