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人心计”挑起争端 亚太纷争何去何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张颖 赵怡雯

  “美人心计”挑起争端亚太纷争何去何从

  CFP图

  编者按:

  “美国人对于中国的崛起又爱又恨,他们希望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丰硕成果,又担心‘世界大佬’的国际地位被迅速成长的中国所替代。”这是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华裔律师孙自骅的切身感受。

  事实上,在经历了百年难遇的金融海啸之后,美国人越来越感受到来自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挑战”。于是,2011年,“沉默”了两年的美国人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夺回话语权和统治力,他们以惯用的政治手腕扰乱区域秩序,又以利己的游戏规则“绑架”区域经济。

  这一次,美国人的目标是亚太地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心脏”。他们费尽心机重返亚太,先挑起争端,后拉帮结派,再逐个施压。2011年,美国人导演的“美人心计”已经上演,2012年,这场争权夺利的政治游戏又将怎样展开?

  楔子

  亚太高增长美艳羡不已

  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心脏”地带。美国花旗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用数字进行佐证。报告指出:亚洲占全球贸易的份额将从2010年的24%增至2030年的42%,2050年进一步上升至46%。亚洲将成为世界贸易的大赢家。

  撰写这份报告的美国花旗集团经济学家伊伯拉希姆·拉贝里和威廉·布依特预计:“中国将在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数据显示,全球货物和服务业的贸易量将从2010年的37万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49万亿美元,2050年将达到371万亿美元。

  “当2015年到来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而尚未进入全球10大贸易国行列的印度(2010年统计)将在2050年顶替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美国将屈居第三,欧洲则沦为小角色。”伊伯拉希姆·拉贝里和威廉·布依特认为。

  面对亚太地区的欣欣向荣,尤其是中国经济的亮眼表现,经历了次贷危机、饱受着经济衰退的美国人坐不住了。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救市政策提振经济,解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欧美救市政策给亚太地区的经济带来不小‘后遗症’。一些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受市场影响,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加上大量资金流入,不少亚太国家通胀压力进一步高企。于是,政府不得不进行资本管理或被迫加息。”

  “不过,这些国家很快找到了应对之法。他们加大了亚太区域内的合作,这个策略很奏效。”在孙立坚看来,“亚太地区内部自身需求很大,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市场潜力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亚太各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正在不断上升。”

  以东盟与中日韩(10+3)的合作为例,近年来,这一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动力。根据东盟方面的数据,中国在2009年和2010年保持了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11.6%,其次是日本,占10.6%,欧盟和美国分别占10%和8.9%。2010年与东盟贸易增速名列前茅的5个国家中,有4个为亚洲国家,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对东盟贸易的增长幅度均超过了30%。

  “这就是美国重返亚洲的一个重要背景。这组数据可以部分解读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焦虑情绪。”孙立坚说。

  开端

  日本大地震美意外失“荆州”

  日本是美国安插在亚太地区的一枚重要棋子,很长一段时间,它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声筒”。然而,2011年2月,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一组数据让美国人意识到,他们即将失去在亚太地区的控制力。

  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9%,名义GDP增长1.8%。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祸不单行。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

  这场地震让日本经济彻底陷入瘫痪。更糟糕的是,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一时间,核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美国、欧洲一些以核电技术引以为傲的国家不得不重新梳理核电战略。

  “日本的经济比较特别。”刚刚结束日本研究项目回国的孙立坚告诉记者,“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日元承担了流动资金‘避风港’的角色,这直接导致了日元汇率大幅度升值,从而引发日本出口危机,出口企业根本走不出去。”

  为此,10月20日,日本政府出台了“日元升值综合经济对策”最终方案;随后,日本政府三度出手在公开市场出售日元,日本央行也屡次扩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充分利用其主要政策工具,扩大金融资产规模,并数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12月20日,日本财务省宣布,将把汇市干预资金规模扩大至195万亿日元,以便在必要时采取决定性干预日元汇率。

  “日本央行一连串的举措效果并不明显。”孙立坚认为,“日本利率常年处于‘0’,资本不会选择在这类利率水平的市场进行投资,因为根本没有投资利润可言。未来一段时间,日本经济都无法走出低迷。”

  如果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将彻底失去在亚太地区的控制力。

  高潮

  TPP定规则,美高调重返亚太

  对美国外交而言,2011年是西亚北非大变局之年,也是全面“重返”亚太之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示,美国是“太平洋大国”,将“留驻”亚太,通过“坚持核心原则”和与盟友及伙伴的紧密合作,在“塑造”亚太地区未来中发挥“更大、长远的作用”。

  11月,奥巴马宣布,“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合作伙伴关系”(TPP)已经达成了大致的框架,并吸收了日本等10国参加谈判进程。TPP似乎成为了美国重新掌握亚太地区话语权的重要砝码。

  TPP最初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4个国家于2005年在APEC框架内签署的小型多边贸易协定。2009年新加坡APEC会议上,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谈判,TPP一时间名声大噪。

  此后,美国说服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马来西亚相继加入。到目前为止,21个APEC成员国中,共有9个TPP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表明,2010年TPP成员国GDP总额高达16.9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额的27.2%。

  在美国的怂恿下,日本、韩国、加拿大、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等国都表露过加入TPP的意愿,但并不顺利。

  2010年10月,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日本将研究是否加入TPP谈判,但一年多来,国内争议不断,主要原因即在于日本社会对农产品市场开放等问题上的忧虑。根据TPP规定,如果日本加入TPP,将取消10个成员国之间的进口关税,从而进一步打开日本价值480亿美元的农业市场。日本农民担心日本传统农业将被进口廉价农产品所取代。日本国会议员也认为,TPP不仅将对农业、林业和渔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生活。

  事实上,对于已加入TPP的成员国来说,TPP也没有预期的那样好。去年美国成为新西兰第三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出口到美国的乳制品达到7.11亿美元,然而并没有详细数据显示自由贸易在这一方面的贡献。相反,可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向美国的出口额从2008年的179亿澳元下降去年的145亿美元,算来算去,还是美国“占便宜”,小国家想从中获利难如登天。

  “美国极力邀请中国、日本、韩国等加入‘TPP版图’,战略意图太过明显。美国人知道,亚洲消费市场很有限,对美国就业问题帮助不大,美国的最终的目的是依托贸易实施自己重返亚洲的战略意图。”孙立坚分析到。

  国际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终身教授李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TPP不仅是纯粹的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它还涵盖了对于成员国之间关于市场金融监管的竞争政策,包括经济立法、经济透明度、反贪污、金融改造、产品标准一致化等一系列要求和规定,这些无论是对美国出口,还是对亚太地区成员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方面,都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说到底是为了加大美国对亚太的出口、运用美国自身的贸易规则和市场规则全面提升未来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市场开放度和贸易标准度。”在李克看来,美国TPP中的“中国构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美国阴谋”。事实上,TPP是美国未来扩大与亚太经济全面贸易、服务于投资联系的重要杠杆,其重在“固本”,而并非单纯和中国竞争。

  发展

  南海起纷争美借机加速布局

  2011年夏天,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越南、菲律宾等国均以不同方式主张自己在南海的利益。5月27日,越南对中国发出主权警告,随后,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接连对南海问题表示关切。越南更是率先拉拢美国,于7月举行联合军演。

  所谓“南海争端”,指的是南海周边的国家在南中国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以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这里的南中国海区域是指从西南方的马六甲海峡到东北方的台湾海峡之间的约359万平方公里太平洋海域。

  在国力提高后,中国采取若干措施加强对海洋权益的维护,例如要求美国及其他海洋大国遵守海洋法尊重中国在其经济专属区的权益,派遣舰艇在国际水域航行和进行科学考察,在某些争议区域以适当方式显示自己的主权是应有之义。

  不过,这场争端让美国人看到了巩固亚太霸权地位的大好机遇,并试图利用南海争端向中国发难。11月16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两国签署永久驻军协议,美国将在澳驻军最多达到2500人,并从明年起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部署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

  美国军事评论家认为,达尔文基地为美军提供了一个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新立足点,选择这个地点的目的十分明确,即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一位美国官员露骨地说,澳大利亚北部相比日韩基地而言更接近南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张国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美国就努力展开了‘重返亚洲’的外交政策,只不过,当前的南海问题给了美国‘结出果实’的机会。而美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并借此打压中国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美国插手南海事务更有着经济利益的考量。首先,一旦挑拨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成功,美国或将代替中国成为东南亚国家的最大贸易国;另一方面,作为资源丰富的海域,占据南海,同样能给美国带来其最看重的石油资源。

  不仅如此,张国庆认为,尽管战事未开,但美国已经做成了好几笔军火生意,如菲律宾就曾一次性购买了近千万美元的美国军火。此外,在政治影响力上,美国未来完全可充当调停人的角色,获取在亚洲地区绝对的威信力,进而,又能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新加坡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专家巴斯卡兰坦言:“亚洲小国需要美国继续参与亚洲事务,为抗衡中国影响力提供帮助。一个和谐和受到制约的中国更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段话可以解读出东南亚国家对待中国崛起与美国介入的复杂心态。

  表面上看,这句话中含有对中国的戒意,但深入理解,就会发现它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借美国的力量和市场来制约中国的影响,但这种制约更多的是为了平衡,而不是遏制中国发展,因为第二层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要更好地利用中国的发展。

  尾声

  朝鲜换领袖美武力巩固霸权

  据新华社报道,金正日由于患心脏和脑血管疾病,长期接受治疗。12月17日,金正日在视察的路上由于过度劳累,在专列上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严重心脏休克,经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12月17日8时30分逝世。12月18日进行了病理解剖,确定了上述疾病诊断。

  朝鲜《劳动新闻》12月26日发表文章说,金正恩在金正日逝世后第一天起就开始统一处理国家全盘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朝鲜所有工作都在毫不动摇地进行”。2011年的最后时刻,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更替引起了日、美、韩等国高度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在记者会上称,日本对金正日逝世表示哀悼,期望这一事件不要对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说,总统奥巴马已得知金正日逝世的消息。美国官员与韩国、日本等国就此事正保持密切联系。韩国总统李明博当天上午主持召开紧急国家安保会议,讨论金正日逝世后的对朝应对措施。

  金正日逝世当日,韩国股市暴跌。与此同时,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主要亚太地区市场均收跌。业内人士表示,金正日逝世的消息不会对整个亚太地区资本市场带来长久性影响。同时,新华社援引韩国证券界相关人士表示,金正日突然逝世,市场对朝鲜新领导团队的担忧心理导致股市暴跌,但如果朝鲜局势稳定,韩国证券市场和汇率市场也将逐步恢复平稳。

  事实上,过去的2011年,朝韩之间摩擦不断。今年3月,韩国“天安”号爆炸沉没,46名军人葬身海底,韩国组织国际调查,指称朝鲜所为,并对朝鲜进行“5·24”制裁。

  “天安”号事件发生后,美国感到这是巩固它在亚太霸权地位的大好机遇,立即牢牢抓住这一契机,调兵遣将、炫耀武力,在军事、外交上大力支持韩国,并趁机加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与韩国达成延长美军驻韩时间的协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