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买矿,别把自己当救世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18:46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海外矿业并购中并不仅仅涉及采矿和选矿本身的专业知识,根据我经历的项目,可以这样说:60%的精力是在处理与矿石运输有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公路、铁路或装运码头,甚至购买矿石机车等),30%的精力处理收购中的法律、税务、环评、劳工、可研等经济评价和融资等问题,10%的精力是处理与采矿选矿有关的技术问题;其矿石资源的成本构成,20%来自于采矿和选矿直接成本,80%来自于矿石运输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因此在项目的人才结构和资源配置上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如果仅仅把矿业并购看成是地质和选矿人员的事,一定要交不少学费。
早在80年代,我在从事海外工程时,也参与过马里金矿和中非金刚石矿项目,当时以为有找矿技术,就可以从事海外矿业了,现在真正进入这一领域,才认识到矿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其产业链很长,地质找矿只是产业链的最前端,还要了解下游的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还要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其发展动态如何。保障海外矿业成功的核心是资本,这是一个是专业分工,资源稀缺和资金拉动的行业。如果你小打小闹,没有一定的规模和资金的支持,投一点钱买个小矿,如果市场持续比较好,企业运转没问题,但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决定了矿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涨跌。如果市场淡了也就撑不住了。
如果用一个模式来总结的话,可以是:
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几种途径实现。如果是规模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的海外矿业投资,涉及到的相关行业以及所在国的有关机构,采用直接组成联合体的形式。如中国在加蓬一个特大型铁矿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0亿美元,建设周期长达10年,就是采取这种形式,联合体中包括设计院、建设集团、矿业公司等。即使这样也百密一疏,项目环评顾问选择了瑞士公司,但加蓬过去是法属殖民地,政府环境部的主要官员习惯了法国公司的环评报告,瑞士环评公司经过一年准备,环评报告仍没有通过。
如果项目规模不大、周期不长,可以按照国内战略联盟上下游相关企业组合起来联合出海,同时聘用外部商务法律顾问。矿业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除了靠商业融资外,最好得到国家的政策性银行的支持。
不管投资者是否能带来发达和富裕,矿区依然是原住民的家园,不管做了多少事也不能将自己当成当地的救世主。
在加蓬投资矿业时就发现,本来以为当地政府和部门应该对我们很热情,其实不然,你不找他他不找你。在我们提交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中,政府只关心三个主要问题:要多给当地提供劳工就业机会;投资者要有社会责任,如为所在社区和矿区修建医院、学校和提供技能培训等;要严格编制环评计划,并有保护措施,研究对矿区居民生活和生物多样性是否有影响。我们的环评计划(EMP)审批了一年,这个在国内很少有。为了满足环评要求,需要建设一个尾矿库,这在最初的投资预算中是没有的。此外还在矿区给当地雇员建修砖砌的宿舍、医院和小学。对劳工的技能培训计划也要交政府备案。在南非也有类似的环境评估问题,如果是申请采矿权,其中环评报告审批要9个月的时间,还要提供劳工雇佣计划,政府、投资者和社区代表三方坐在一起,讨论对开采建设矿区的意见。最后向社会公示。
我们有个别企业采矿跟强盗似的。我们参观过一个国内企业的采矿分包点,本身采矿应该先降水,逐个台阶地采。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乱挖乱采,现场是一片狼藉。当地矿主知道后极其反感,向矿业部门备案,将这个公司拉进黑名单,现在环境没有整改前不允许矿权交易和采矿。
中国管理者对当地矿工的抱怨,无非几个老问题:当地工人太懒,关键时刻都是中国工人加班,工人总是要求涨工资,动不动就罢工等。
我们的管理人员的一些基本观念需要调整。中国企业进入非洲,要像在投资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尊重当地人,同时又要有极强的法律保护意识和与当地政府沟通的能力。
培养本地化的“核心高级管理人才”也非常关键,最好能请到受过教育且有施工管理经验的当地白领,他们除了会英文还可以讲当地语言,从情感上比较接近,又熟悉当地法规。在南非,我就听兄弟公司介绍过,他们矿区的当地工人,就不愿被国内派去的人员管理,只受白人的管理。
(中信裕联南非矿业Dendocept公司总经理宋春口述,整理:何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