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再论“杀人”游戏投资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1 01:4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艾经纬

  2010年本部门黄山年会归来,我写了篇《“杀人”游戏的投资学》。2011年本部门在厦门开年会,其间大家又玩了两场“杀人”游戏,让我又生了两则体悟。

  第一场“杀人”游戏,本人伤痕累累,继续延续2010年的“悲惨”,要么身为“平民”被冤枉,要么充当“杀手”很快被识破马脚,要么身为“警察”或“女巫”却被怀疑。

  第二场“杀人”游戏,显然要幸运得多,伪装得也还算可以。但游戏新增了惩罚机制,基于第一场游戏颇差的运气,促使我提前抽身而退。

  2010年那篇《“杀人”游戏的投资学》中,我总结出大家玩游戏的四部曲:一是所谓的直觉判断,但这显然不够靠谱;二是逻辑推理,但这其中真真假假;三是运气,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四是首先排除潜在危险对象,但这种特权属于“杀手”。

  2011年大家玩的“杀人”游戏,因为场地安静,参与者也都比较熟练,所以上述方法贯穿其中。其中,用得最多的自然是逻辑推理。

  2010年就觉得逻辑推理的方法中信息真真假假,2011年更觉得明显,这里有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怎么判断别人说的真伪(一是言语逻辑的真伪,二是如何不受别人无意识的动作误导),二是如何让参与者相信你并跟随你,三是如何迷惑你的对立方。

  但你会发现游戏开始环节,逻辑推理很难,因为开始大家都是自说自话,随着游戏的进展,才能逐渐发现些苗头。

  2010年我说“杀人”游戏和资本市场颇有共鸣之处。资本市场本质上就是个击鼓传花、资金推动的游戏。话说我们都想看清楚市场的趋势,但何其难也。找准趋势,意味着你要清楚游戏参与者的心理与行动。简而言之,就如凯恩斯所说的,投资就是选美比赛,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其他人会选择谁。

  如果你是个不能主导市场趋势的投资者,那么你的明智选择就是不要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你无法吸引其他资金来抬轿,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孤芳自赏”,有可能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但即便你笑在最后,其中的机会成本也是可想而知。

  A股市场中顺势而为的典型要数当年的宁波涨停板敢死队,四年前笔者曾对此研究一番。涨停板敢死队当时名扬市场,但2008年周建明市场操纵案发后,开始分化,典型的徐翔转型私募。我一直觉得涨停板敢死队的方法是个优选,当然牵扯上虚假报价涉嫌操纵那就另说了。

  有人说我也是追涨,为何多中圈套。其实投资是个概率游戏,当年涨停板敢死队也并非全赢,重要的是他们还有纪律性。进一步说,跟风及时,可以提高胜数,但跟风落后,难免就像“杀人”游戏中一样,被怀疑甚至被投票“处决”。

  如果你是一个能影响市场波动的投资者,那么你可以选择坚守看好的标的,然后利用各种合法途径引导市场发现其价值。但这样也存在一个风险,就是万一出现黑天鹅事件,会墙倒众人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天然气不凋花基金就是这么被“围殴致死”的。

  游戏的另一则体悟来自于游戏增加了惩罚机制,即是“杀手”被挖出或者“警察”被误杀而失败,那么失败者就要接受真心话或者大冒险之类的惩罚。

  第一场游戏本人是吃尽了苦头,感慨之余,发现增加了惩罚机制后的游戏目标已经发生了偏移,大家不再是为了追求正义找出“杀手”,而是加快游戏进程,以观看对某人的惩罚为乐,不管“平民”甚至“警察”被滥杀。

  话题回到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本应是以直接融资方式改变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格局以及融资效率,是债权市场的升级版,投资者获得的更多应该是投资分红,而非股票的买卖价差。

  但在政策主导、圈钱盛行的A股市场,很显然,没有多少投资者追求稳定的投资分红,大家都是冲着击鼓传花中的价差去的。这就是典型的制度设计改变了游戏的目标。插图/刘飞

  (作者为本报编辑,微博(http://weibo.com):http://weibo.com/aijingwei)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