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梅新育:警惕 “助推器”变成“绞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1 08:04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胡群

  欧美投资一直可望而不可及。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资本和企业投资欧美地区实体经济,也鲜有成功经验。不过,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崛起和欧美经济前途出现阴霾,欧美的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或会向中国企业和资本开启门户。

  在全新的市场面前我们如何把握机遇,又该如何防范风险?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中国经营报》:目前是否是中国外汇储备和中国企业加大海外市场投资的时间节点?

  梅新育:多个欧洲重债国家已经和中国政府接洽,希望中方并购或参股其战略性企业。此外,有关重债国家的相关民间企业也会寻求出售其国内外资产,以摆脱困境,其中有一部分资产无疑会成为中国投资者竞逐的目标,包括在其母国、第三国的资产,也包括在中国的投资资产。

  《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一直希望得到欧美的高新技术或企业股权,但大都不能如愿。如果再次开展企业海外收购会遇到哪些阻碍?

  梅新育:首要的障碍来自东道国某些势力将交易人为政治化。只要符合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国对一切可能都持开放态度,相关国家需要确保向开展尽职调查的中国投资者提供准确翔实的信息,需要“摆平”其国内相关利益集团,避免这些商业交易被人为政治化,更要确保中国投资者在帮助其战略企业渡过难关之后不会被“卸磨杀驴”。

  另外,融资并购策略进一步放大了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对于借入国内人民币资金开展海外投资的投资者而言,由于目前国内通胀压力大导致利率远远高于其他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这一策略并不十分合算;倘若借入外币债务,又有相反的风险。

  《中国经营报》: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与外币各有什么利弊?

  梅新育: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本身就会直接减少东道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倘若对外直接投资伴随着出口生产能力大规模转移,又会间接减少东道国经常项目顺差,甚至可能造成逆差。这样,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将逐渐削弱本币汇率升值和利率居高不下的根基,最终达到转折点。假如国际游资窥见这一弱点,发起大规模投机性货币攻击,那么汇率、利率转折将到来得更快、更猛烈。届时,海外投资企业借入的外币债务利率大幅度上涨,其外币本金折算成本币也将急剧升值,很可能从海外扩张的助推器变成套在脖子上的绞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