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点报年终策划文化河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3 13:54 来源: 经济视点报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其中,重点研究和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由此,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与春天。那么,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河南,其文化产业的现状如何呢?其又该如何借政策东风加快自己的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呢?本板块推出《文化河南》,将试图从各角度来梳理和展现河南文化产业2011年发展的面貌,找出其优势所在的同时,亦找出其发展的软肋。
河南:文化大省OR文化强省
河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但却还不是一个文化强省。
对于文化大省河南来说,当前正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好机遇。在政策东风之下,河南应探索出一条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型路径。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 志
文化,一直是河南的一张名片。
从少林寺、清明上河园、拜祖大典……这一张张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片身上,我们可以领略到河南这一文化大省的厚重。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1,河南文化产业亦是亮点多多、热闹非凡: “中原经济区战略尘埃落定”、“拜祖大典”、“黄河旅游节”、“大地传媒集团上市”等等,可以说,文化大省河南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去盘点。
“华夏文明看中原,中原文明看河南”,厚重河南,正在以其全新的形象走向世界,走出其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步伐。
政策暖风
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此次全会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在河南,文化建设也被再次提及。
9月2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科学界定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内涵,精辟阐述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生动描绘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美好前景,全面制定了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突出了河南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优势、主体作用。
《指导意见》明确将打造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这是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唯一明确了传承文化使命和功能的经济区域。
素有中华文化“活”博物馆之称的河南,至今完整保留着包括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3000多年建都史,近7万处文物点,数以千计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0多万件馆藏文物,诉说着历史的辉煌。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命题,是立足于中原和中原文化的根本文化地位提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这是任何其他地方不能取代的。”
而在中华文明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始终引领着华夏文明的走向和文化发展方向。都城文化、青铜文化、甲骨文化,儒、道、法、佛等元典思想文化,无不以河南为圆心向外发散;老庄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佛教文化、易学文化等,都在中原地区孕育而生。
“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中华民族有源可考的姓氏中,三分之一起源于河南,100个大姓中有78个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
“中原文化的战略复兴,将影响着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要重新找回中原的文化自信。”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慧林说。
此外,河南还确立了传承历史文化的新目标: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节、中原根亲文化等为主要平台,打造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世界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为重点,打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依托古都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陶瓷文化等,确立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建成若干个具有地标意义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依托历史文明资源,创建一批华夏历史文明主题基地。
从大到强
推动河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是全体河南人的共同心愿,然而,在文化产业的层面,如何将河南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政策落地则是一大难点。
可喜的是,通过对2011年河南文化产业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河南正在一步步的向文化强省靠近,其中,以动漫为代表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大地传媒上市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与资本结合越来越紧密。
其中,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中原文化第一股——大地传媒,于12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天,在当天沪深两市大盘跌幅均超过1%的背景下,大地传媒实现上市“开门红”,全天涨幅达到57.82%,在当天的沪深两市,大地传媒毫无疑问是最为抢眼的股票。
而在动漫产业,2011年3月份,河南省政府出台《2011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方案》,在此利好的影响带动下,以及多年来河南深耕动漫产业,硕果初现。
11月30日,经河南省工商局批准,国内首家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省级动漫集团——河南小樱桃动漫集团正式成立。
据统计,仅2011年上半年,就有台湾明日科技集团等15家动漫公司分别落户河南省动漫基地和郑州市动漫基地。截至目前,河南省动漫企业已超过80家,涵盖漫画创作,动画创作、制作,网络动漫(含手机动漫)创作、制作,动漫软件开发,动漫衍生产品研发、设计,动漫专业培训等。其中,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河南天乐动画影视发展公司等6家企业通过国家动漫企业认定。
目前,总投资达100多亿元的国家动漫产业(河南)基地、郑州市动漫基地、郑州华强文化科技园、信阳志高文化科技园先后开工建设。其中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动漫园区,正在施工建设中。
文化旅游业方面,据统计:2011年河南省预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8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2%。
在接下来的5年,河南将依托交通网络和中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整合景区资源,以建设旅游目的地和集聚区为重点,构建“一区两带四板块”新格局,整合以古都文化、殷商文化、大宋文化、隋唐文化、汉魏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佛道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老子文化、仰韶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
构筑凸显中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创新发展区,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了解,未来5~10年,河南将重点推进中原数字出版基地、河南有线电视数字化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力争形成一批超百亿元重点文化企业和上市文化企业,开发一批具有中原特色、市场广阔的精品项目,形成中原文化知名品牌,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文化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