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理论前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3:35 来源: 经济日报

  辜胜阻

  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近日提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高度重视如何夯牢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生存困境,防止实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实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实业“空心化”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一是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更加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二是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营造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三是实施以减税为中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马光远

  战略新兴产业是必争之高地

  经济学家马光远近日提出,谁能在未来全球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主导权,谁就将成为全球下一轮经济增长执牛耳者。对于中国而言,制定自己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不仅是国际竞争需要,更是调整自身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国情决定了我们传统的制造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做强传统制造业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全球目前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因此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首要目标。三是要处理好政策协调和配套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新兴产业支撑体系。

  霍建国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霍建国近日提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扩大之势,贸易争端不断增多,贸易摩擦从产品延伸到产业,从贸易政策发展到经济政策。对待贸易保护,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经验表明,避免贸易摩擦最有效方法是提前预警。当市场对我国某类出口产品已产生反应的时候,要尽早采取调整策略。二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有中国特色的贸易摩擦救济体系。应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体系。三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做好信息服务、业务指导和协调合作工作,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专项投入,帮助企业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尹中立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尹中立近日提出,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产能过剩。一方面,出口增速放缓,对产能释放形成压力。中国的全球化是由外商投资促进的,与出口相关的产业投资,在初期几乎都是由外商主导的,外商以销定产,一般不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但当民营资本和地方政府的实力大大增强之后,“重复投资”又开始重现。在产能过快扩张之后,必然出现相互杀价的现象,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需求减少,整个行业都将遭到致命打击。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减速将使相关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从产能看,我国的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的产量都已经达到或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如果房地产投资减速,则这些产品都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威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