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日本首相访华密切两国金融合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6:27 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6日言论版文章:中日两国就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行程经反复协商,终于成行。因为两国领导人均有大量重要的内政事务需要在年内决定,所以访华日程安排几经反复才排定。由此国际社会一般都会认为,匆忙安排的短暂访问恐难取得重要成果,对日本野田首相访华事前未能给予高度关注。然而,经两国政府努力,结果有些出人预料。此次中日两国高层会面取得了一些颇有开拓意义的实质性成果,两国之间达成的金融合作协议不仅对两国,还对东亚、乃至世界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两国达成内容广泛的金融和货币合作协议

  据人民银行网站信息,中日两国金融货币合作内容包括:鼓励两国贸易往来结算使用人民币和日元;创造条件允许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使用人民币;建立人民币日元直接兑换交易市场;允许日本政府金融机构和日本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开放日本政府购买中国国债;及两国金融合作可延展至国际市场。此外,扩大东亚10+3金融合作,在清迈协议框架下引入危机预防机制,即俗称建立区域合作防火墙等等。在这些领域合作当中多数合作需要中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行金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之后才能实现,如允许购买人民币国债,鼓励两国企业和机构在海外市场交易金融商品和服务使用人民币和日元等等。说明两国金融货币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二、中日金融合作基本含义

  首先,作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大国,中日两国之间开展金融货币合作对区域乃至世界金融格局具有重组意义;其次,两国直接开展贸易本币结算,货币直接兑换,以及向海外市场交易延伸使用两国货币等项措施,将对以美元、欧元为主要交易货币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给予“改善”,将大量增加以人民币和日元标价和结算的交易规模;其三,以总结2008年世界爆发金融危机的教训为背景,两国合作在东亚引进危机预防机制,以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证明,中日两国在积极支持G20关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达成的国际协议;其四,两国企业在海外的主要市场实际上都在东亚,所以鼓励民间部门在海外市场以人民币和日元标价和结算交易金融商品,必将扩大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将引领更多东亚国家加入其中,国际金融市场将有可能向着东亚、欧洲、北美三大区域市场分化方向发展。其五,从经济外交角度分析,日本提出购买中国国债、同意开展金融货币合作,表明了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给予支持,同时也在向美国暗示日本还有一只脚可踏在中国这条船上。

  三、日本为何向中国伸出橄榄枝

  日本购买中国国债等采取与中国开展金融货币合作政策,从外交角度理解是在向中国示好。其背后深刻含义我们不能忽略。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值动荡、重组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壮大市场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日本一方面在外交、安全等领域更加紧随美国,共同抑制中国,在中国周围编制网络体系、防范中国。另一方面,日本在经济领域却越来越依赖中国。2002年日本经济走出十年泥沼、实现复苏依靠来自中国的需求;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依靠中国大市场才表现出“抗跌性”,在美欧经济“跌下悬崖”的危机时刻日本经济仅仅发生普通的衰退;在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海啸、核电危机,还是来自中国的帮助和进口增长的需求才保住经济正常运转。所以,面对中国崛起,日本既加入抑制中国的行列,又在搭乘中国经济快车,获取经济利益,表面看是“两面下注”,实际上日本已经陷入“结构失衡”状态,好比患有“人格分裂症”。日本追随美国过多,必然引起中国不满。为了适当平抑中国的不满,日本政府不得不向中国示好。

  其次,日本还是当今发达国家中主权债务占比最高的经济体,日本潜在财务危机、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将一发不可收拾。在紧急情况下,在这个世界谁还有能力拯救日本?答案当然是中国。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在第一届G20峰会上,当时美国总统布什热烈拥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中国拥有雄厚的外汇贮备,2009年在美国经济还处于谷底时,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合作对话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亲切地引用中文典故比喻中美关系需要“和舟共济”。

  2011年欧债危机时刻,德国、法国领导人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有意制造与中国和谐的气氛,他们当然看中的还是中国经济实力和巨额外汇储备。对此日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不例外。经过缜密的外交思考,日本首相也需要向中国摇一摇橄榄枝,在表达愿意与中国开展金融合作的关键之处,还添加了购买一笔中国国债的内容。虽然其购买规模不及购买美国国债1%,仅具有象征意义,但却是两国多年开展合作的一次突破。此举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日本是否也希望中国购买其国债。

  答案是肯定的。日本财政潜在危机严重到何种程度,野田首相比任何一届首脑都清楚。日本政府编制新的年度预算案表明,2012年日本预算收入中需要依靠发行国债填补赤字的比重将首次突破50%。而日本国债信用评级在节节下调,风险在显著增加,日本民间资本购买国债愿望正在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非常需要中国购买其国债。但日本政府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反向操作主动提出购买中国国债,这好比“穷人向富翁送礼,诱导富翁回赠其一份厚礼”,也可以看做这是“钓鱼”的手段,在诱导中国购买日本国债。

  中国确实在购买日本国债,只不过购买仅仅基于商业利益考量,随时都会买进和卖出。在日本政府预算赤字越来越大的关键时刻,日本政府希望中国坚定地购买和持有日本国债,甚至希望大量、秘密购买。因为购买规模小的话,不足以解决问题,但购买规模大的话,一是美国会反对,因为等于日本在与美国争抢购买国债的大客户;二是日本国内也会反对,特别是右翼势力会认为,让中国购买大量日本国债,等于大规模输送利益给日本,会怀疑“日本政府必定与中国有秘密交易”;三是,中国国民也会反对。所以,从善良的愿望出发,但愿日本政府不是在钓鱼,或者说中国政府不会当“鱼”。

  四、中国可以采取的回应

  中国与日本开展金融和货币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合作,还是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结构的举措,积极的合作就是对日本国家最好的回报。同时,中国当然应该“投桃报李”,在适当时机以适当规模购买且持有日本国债,但需留有防范风险的措施。此外,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一旦发生危机,中国政府都应该在力所能及范围施以援助,因为中国发展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世界环境。(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部副主任  金柏松   编辑   邓睿   吕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