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柳传志 妥协中的智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2:4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夏欣

  有人这样评价柳传志,联想发展到今天,忍耐了很多常人无法忍耐的东西,隐藏过常理不应隐藏的灰暗,为他人背过的黑锅也历历可数。但柳传志却全做到了,保全了企业的发展,也保全了自己。

  68岁的柳传志是一位外表和蔼可亲的长者。他说的话很朴素,却有一种天然的说服力;他的气场足够强大,却不让人感到压抑。他严肃的时候会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令身边的人对他既敬又怕。

  与一些不幸被吴晓波写入《大败局》的企业家所不同的是,柳传志的性格中,还有一些变通的因子。骨子里,他是一个是非分明、正真,有底线的人。但他性格中同样有可以妥协的一面,你要说是圆滑也可以。

  有人这样评价柳传志,联想发展到今天,忍耐了很多常人无法忍耐的东西,隐藏过常理不应隐藏的灰暗,为他人背过的黑锅也历历可数。但柳传志却全做到了,保全了企业的发展,也保全了自己。

  这句话其实是说,作为企业家的柳传志,有时候,也体现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胸怀。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柳传志说:在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有时可以妥协。但总目标本身,一定要坚定。“妥协不是目的,是一个手段。”

  柳传志的妥协既包括对环境妥协,也包括战略妥协。

  在战略妥协上,柳传志最为精典的就是巧妙地实施了企业股份制改革。用“拐大弯”的方式,加上8年的时间,将35%的分红权,转化成员工股权,这充分体现出柳传志的睿智与妥协精神。

  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后也体现出了巨大的妥协精神。首当其冲的是文化整合。杨元庆认为,我们没有强求一定要把现在的联想管理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去。比如现在到联想开会,迟到是要罚站的,如果新的CEO不接受,就不能这么做。

  在团队方面,收购IBM PC业务之后,IBM员工的薪酬是联想员工的7倍,虽然双方的收入落差很大,但是,联想集团还是决定原IBM员工薪酬在3年内(至2008年)不变。柳传志后来总结,正是因为联想集团的妥协才使双方在并购后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并购第一天,杨元庆向全体员工传达了六字方针:坦诚、尊重和妥协,迎接文化的挑战,加速融合。

  对于并购后发生的矛盾,柳传志说,有矛盾时首要的是先妥协,搞清楚什么是更重要的事情,双方再慢慢腾出时间解决矛盾。

  即使是与联想第二任CEO,性烈如火的阿梅里奥有不同意见时,柳传志也决不与他硬碰硬。甚至在阿梅里奥开除刘军一事上也体现了他的胸怀。

  2006年8月,联想集团召开全球董事会。阿梅里奥竟然提出,撤掉负责全球供应链的高级副总裁刘军,由戴尔原副总裁、自己的旧部史密斯接任。尽管柳传志非常不高兴,但他还是在平静陈词希望大家谨慎之后,就选择了沉默。

  作为补偿,刘军很快获得了一次赴柳传志家宴的机会,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刘军的父母。不久,刘军赴美参加斯坦福大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一年后,刘军重新归队。

  经过这几年的磨合历练,柳传志欣喜地发现,杨元庆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大度且宽容了。柳传志形容,杨元庆是这样一种人,如果面前有一堵墙拦住了去路,他必然要砸烂它。但是现在,他会用更巧妙的办法绕过去,或者翻过去。

  对于企业领袖来说,不仅要有谋略,更需要有刚柔并济的智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