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商业年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2:4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王永强

  壹) 1988年~1992年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记者总要不断追逐新东西,停不下脚步,收不住思绪,忍不得等待。

  但岁月这东西,越沉积越有味,如一坛悠长的白酒,积淀只会让味道更醇厚、通透。你可以不喝,一喝必醉在那曾经的风情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1978年开始,到邓小平1992年南巡之前,算是新中国企业家历史的童年。

  那时候的企业家,想的远不是现在的接班人、股权激励,他们更多是觉得需要一个舞台展示自己,不想那么按部就班的一壶茶、一张报纸在办公室里坐一天虚耗时光;想去创造一个舞台,实现梦想,造富则是后来的事了。

  在《中国经营报》(前身《专业户经营报》)1985年创办的那一年,万科董事长王石通过倒卖外汇“留提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开始行进在创业路上;张瑞敏在青岛电冰箱厂(海尔前身)初尝创业实践,柳传志则以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公司(联想前身)负责人身份迈入“下海”后的第一年……

  显然,本报当年的创业者们敏感地意识到了中国将可能迎来的企业家时代,他们从各界汇聚一堂。

  1985年1月5日,对开四版的《专业户经营报》创刊,1986年8月,更名为《中国农村经营报》。时下的企业家常青树、“不倒翁”——万向董事长鲁冠球1987年7月给《中国农村经营报》撰文《乡镇企业也要学习好的外国管理经验》。你看,这一批创业群体中的佼佼者,无论起自乡土或出身世家,其胸怀远大、眼界宽广,才是他们能屹立至今的关键。

  同样,本报创立之初,即以最具活力的专业户及乡镇弄潮儿群体为关注视角,并与时俱进扩展报道领域,亦为企业及企业家存照。

  当然,创业者先驱们总是失败得多。抛除芸芸泯然众生者不提,禹作敏、褚时健、牟其中、温州“八大王”、马胜利、步鑫生等等,虽然失败原因各异,但其悲情、悲剧背后,也正是后人多所鉴戒的样本。

  贰) 1992年~1997年

  坦率说,在新中国企业家的“汗青”上,1984年和1992年都是标志性年份。柳传志、王石、张瑞敏等“84派”们建树甚高,却并无群体称谓,而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则率先为自己、冯仑、潘石屹、王功权、郭凡生、易小迪等贴上了“92派”标签。

  《创业家》社长牛文文评论“92派”说,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代表。

  这并不意外。

  早在稍前的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并营业,为这一群体的产权意识做了不少铺垫;而诸如褚时健们的悲歌更是企业家们“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成长的宝贵教训。

  毋庸讳言,“92派”有资本高手,也有产权纠缠。陈东升不必说了,诸如仰融、唐万新、魏东、顾雏军等均声名赫赫。而如尉文渊、阚治东、管金生等资本大佬们的传奇也开始在江湖流传;黄光裕、俞敏洪、傅军等同样长袖善舞。

  之所以把1997年作为这一阶段的结束,很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香港回归后国人对于亚洲金融风暴的更切近感受;二是1997年“互联网元年”的开启。

  这一时期,有太多的企业家考虑企业运营权和所有权的纠葛:春兰陶建幸、伊利郑俊怀、健力宝李经纬、TCL李东生等等。

  不同的是,国企、集体所有制企业掌舵者们的努力多数碰壁,他们确实曾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做出重要贡献,但面对迅速做大的蛋糕,利益已经空前复杂化。“优质国有资产流失”是“压力山大”的一顶帽子,所以政府决策者们要么“宁与外人”,要么看着企业在前进中因机制缺失和人事变更而不顾,乃至公司业绩沦陷。

  比较而言,李东生相当幸运,他是少数没有经历“拐大弯”就顺利成为主人的时代宠儿。

  而此一时期的《中国经营报》,除了自身不断改版外,越来越切近主流财经读者。1994年1月《中国经营报》从读者需求考虑,扩为对开8版;1996年1月改为彩色印刷,对开16版,走上报摊,全面面向市场,开财经媒体之先河。

  不仅如此,1993年年初《中国经营报》创办了《精品购物指南》。没错,除了关注企业和企业家的工作需求,本报也尝试关注工作之外更多的生活和娱乐需要。

  叁) 1997年~2002年

  不期而至的亚洲金融风暴让中国经济自1997年悄然转轨,这一年,政府出现了与上一年完全不同的“抓大”思路。一种新的“国退民进”战略出现,专家建议国营企业从164个竞争行业中退出。

  这年的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驾鹤西去。

  如前所述,当1992年,邓公勇立潮头,通过南巡发表了首肯创业创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定鼎讲话之后,企业家的创业潮就没有消歇过。

  而到了1997年,这一轮热潮终于燃烧到现代信息产业——一个更长视角看,远不止改变了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方式的产业。你懂的,它能改变和影响一切。

  那是怎样的一个环境呢?在山东,央视标王秦池酒业因兑水频死、三株口服液崩盘;在河南,亚细亚近乎陷入绝境;全国性的工业品“结构性过剩”,史玉柱的珠海巨人大厦也停工了。

  但,1月,33岁的张朝阳创办了爱特信ITC网站,并于次年2月推出搜狐网;6月,26岁的丁磊南下广州,创办了员工3人、办公面积8平方米的网易;9月,30岁的王志东用四通利方40%的股权换回了650万美元,后来人们称之为“风险投资”。

  中国的互联网元年就在这三位形象迥异的青年人推动下上路。此后,马化腾、马云、李彦宏等不断加入。1987年创立华为的任正非终于在公司10周年之际盼来了电信宽带上的内容驿站,并有理由期待更多。

  而这一阶段的句号之所以画至2002年,是因为2002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开启之年。从此,中国制造将在未来的年代里行销全球并为政府带来约3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

  从产品过剩开始,到产品终于打通全球通道,营销成为这一时期的企业显学。而与此同时,1996年,本报营销版也应运而生,并在1998年,掀动行业营销热潮。

  你看,你有什么需求,我们总是与你的所求同在。

  很快,2001年,《中国经营报》扩为40版 ,同年广告收入居全国经济类报纸第一名。

  肆) 2002年~2012年

  作为中国入世元年,2002年的另一重国内背景是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因为彼时的互联网广告年投放量小,几大门户网站纷纷陷入烧钱窘境却看不到回报的曙光。

  国内互联网大佬们的心境正如刀郎那首传唱久多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春天来得晚一些。

  在国外,从2002年元旦起,欧盟11国开始正式启用欧元纸钞及硬币,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迈开实质性步伐;而多数美国人还没有从“9·11”世茂双子塔被毁的阴影中走出来。中国企业正是在这一内外交困的危机下大踏步走向全球。

  当然,已逝十年的事实证明,过往尚享有人口红利的“中国制造”或代工在全球的竞争优势是多么巨大。十年内,受惠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外贸出口成为和国内投资相提并论的中国经济发展“双驾马车”;至于消费,因为国内大城市房价翻几番的爆发式增长,国人正越来越多成为“房奴”。

  汽车销量的增长,则让“堵在路上了”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口头禅。好在还有一大批中国企业的崛起,众多年营业额亿元、十亿元级的公司,十年后都发展为营收百亿元,甚至近千亿元,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华为、联想、海尔、TCL、三一等本土品牌的国际化探索同样一时瑜亮。不难看出,尽管国内经济仍在调结构与转型中蹒跚前行,但万科、苏宁等一批千亿元级营运规模企业的出现,还是让一批中国企业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风景独好。

  这十年间,《中国经营报》也迎来了更多财经传媒同行。

  2008年4月,《中国经营报》采用全球通行的报头格式,以全新形象和读者见面。2009年2月,以独特的四色方式重新划分版面设置。

  与同业者相比,本报更讲求资讯的实用性和切近性,坚持周报风格的同时,更注意对公司新闻的深度研究和价值报道,而这一风格在2012年新改版后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