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游学希腊和土耳其寻求文化冲突解决之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16:55 来源: 《中外管理》

  游学希腊和土耳其寻求文化冲突解决之道

  文 / 本刊记者 邓勇兵

  与游学美国学习大企业的领导力与基业常青之道不同,北大国际(BiMBA)院长杨壮教授带领学生去希腊与土耳其的游学,更像是一场文化与思想探索之旅: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土耳其则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所——对于熟悉东方文化的中国企业家而言,还有比去这两个地方更能比照两种文化的差异吗?

  “这对于中国企业从深层次了解国际化背后的文化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杨壮对《中外管理》说。他希望他的学生能深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以及由于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文化冲突,并寻求解决之道。“中国现在特别需要的是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物。”他说。

  不了解希腊,就不了解西方文化

  这次游学的第一站是希腊。杨壮认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到现在阶段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包括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国际化、企业家成长,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更多是一个“软件”的问题,是思想意识和形而上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个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从思想的源头去寻求解决之道。”杨壮说,“要按以前,我们就到老祖宗那里去找就行了。但现在都开放了,需要全球视野,要从世界文化的源头去寻找。”

  在他看来,希腊就是这种世界文化的源头之一。正如在北大国际(BiMBA)游学归来的反思会上,应邀而来的前中国驻希腊大使甄建国所说,在历史最辉煌的时期,希腊语可以说是整个西方语言的老祖宗,然后发展到拉丁语,在意大利和拉丁语的基础上再演变出现在所有这些文字。这是对人类文字文化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实际上,在任驻希腊大使期间,甄建国曾多次向外交部领导建议,所有到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出任使节的官员,都应该到希腊看一下,了解希腊的文明发展。“因为在欧洲做工作,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不了解希腊文明,很难把工作做得很深入。” 甄建国说。

  不仅如此,杨壮还认为:希腊的重要性,在于它在思想上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基石,但是这种基石到底是什么?如何呈现?这是杨壮和他的学生们希望了解的内容。“现在中国企业都往外走,而走的过程中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这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西方思想,而希腊就是西方思想之源。”

  可为佐证的是,尽管希腊现在遭遇各种经济问题,但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缘战略地位,欧盟无法袖手旁观。原因在于,从思想层面,希腊的哲学理念思想渊源,使得西方社会不可能放弃希腊;而从战略层面,希腊地处欧洲的南大门,非常敏感,且跟中东、西亚都有接壤。希腊的问题如果任其蔓延,很可能在欧洲,特别是欧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希腊是不能倒的,政治上不能倒、思想不能倒、文化的认同感上不能倒,因此它的经济就不能倒。”杨壮分析说。

  在土耳其寻找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与希腊不同,游学的第二站土耳其,让杨壮和他的学生们体会到了另外的收获:与希腊的处境刚好相反,土耳其的经济大约从21世纪起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过去三年都达到8%、9%的速度。但其实1990年代初期一直到2001年,土耳其的情况跟希腊现在的情况类似:经济衰退、政府无能、通胀严重。事实上,多年以来,土耳其一直被排除在欧盟之外,长时间坐冷板凳,成为所谓“欧盟候选国”——从地缘上而言,土耳其有近一成的土地在欧洲板块内,其他超过90%的领土属于亚洲。因而,对绝大部分的土耳其人而言,文化的归属曾一度是一个令人非常纠结的问题。

  前来参加反思会的新华社前驻土耳其记者王秀琼提道:“如果你问很多土耳其人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他们会说我们是欧洲的一部分。他们一直想要加入欧盟,想成为欧洲人。”这种地缘与文化的跨界,造成了土耳其在东西方之间摇摆不定,产生了冲突与纠结,但同时也形成了其包容性。王秀琼认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给土耳其带来了机会。以旅游业为例,土耳其的旅游业一个很大的卖点,就是其体现的东西方文明和谐共处。

  但现在,土耳其是欧洲国家里经济最好的,对于要不要加入欧盟,很多土耳其人的态度是“Who care?”(谁在乎呢?)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土耳其脱颖而出?答案或许正在于长期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包容和开放。

  杨壮和他的学生们对土耳其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个国家的思维是欧洲的,但心灵是亚洲的。“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发现这个国家的文化特质是包容、开放,到处都是中西合璧的东西,相当有活力。”杨壮说。对于伊斯坦布尔,王秀琼有更深刻地体会:“我去过一些欧洲城市,没有一个城市像伊斯坦布尔这么独特,在那儿感受最深的,就是东西方文明拉扯的魅力。土耳其的那种民族心底最深处的忧郁,就是在这种东西方文化不断的拉扯中形成的张力,这也是这个民族的特性。”王秀琼认为:土耳其应该值得中国的企业家深入了解,它的经济发展,以及它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文化冲突,是时候重视了

  回到国际化的问题,事实上,很多国际化问题的背后,就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比如:早年上汽对韩国双龙汽车的收购、TCL对阿尔卡特的收购,近年有吉利汽车对沃尔沃的收购。在并购后的整合中,最大的问题与难题,无一不是出在文化层面。具有非常丰富海外经验的甄建国建议:不要兜里有钱就着急出去买个企业,光有钱不解决问题,企业家先不要挑那些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企业。

  “什么叫民族代表性企业?” 甄建国说,“一说瑞典肯定是沃尔沃,沃尔沃在瑞典人眼里是人民的股份公司。瑞典人自己养不起了卖给美国,美国养不起卖给吉利,2000人不许你解雇。他们一个工人等于我们10个工人的工资,这你养得起吗?这些工人肯定不走,但是挡不住技术人员走。”因此,甄建国认为:可以先投资,不必控股,这样也能赚钱。

  “先当个二股东,买10%的股份,虽然没有做主的权利,但是可以参与列席会议,获得分红。慢慢扩充,明年20%、后年30%,五六年就有80%了,就控股了。” 甄建国说,“当然,这里需要两部分人,一方面是有优秀的中国人能过去领导这个企业,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大批企业家愿意做中国公司的老板。”

  杨壮与其观点不谋而合。“中国人需要清醒一下头脑了。我们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去国际上收购这样那样的知名企业,以为就可以国际化了。但你真正到海外去看看,情况并不是这样。”在去美国游学中,杨壮也曾和联想集团以及中国建筑集团的负责人交流,后者强调,国际化的过程中,文化磨合与文化冲突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杨壮认为:现在中国国有企业都要走出去,怎么走、为什么走、遇到什么问题了、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去应对?这些都是问题。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国企、民企、高科技公司、资源性企业遇到的问题还各不相同。往大里看,中国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远远不只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背后是哲学问题、理念问题、制度问题和文化制度问题。

  “现在我们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杨壮说,“社会一旦富裕,会发生异化,而在这个社会异化的过程中,可能往前走也可能倒退,我们从希腊的情况看是倒退,而从土耳其的情况看是在往前走,当然,也有可能会倒退。但如果真正把民族主义的精神提到一个很高的层面,就完全不一样了。”杨壮认为:土耳其文化所体现的包容性与活力,正是这种思想与精神提升到高层次的表现。

  “那么,反观自身,当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阶段,应该提倡一种什么精神?”杨壮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这将决定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市场中的表现,同时也决定着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因为,正如管理学家杜拉克所言:企业是国家的细胞,一个国家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依靠企业的发展。管理

  责任编辑:焦 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