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十年又十年趁周期改思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习广思

  节选自香港《信报》

  2011年12月31日

  

  身在传媒行业,每年年底回顾总是在所难免。每一年,总是悲喜交集,每次回顾,总有说不出的感慨,但这一年似乎特别多。世间万物运转有周期,经济有周期,股市有周期,甚至有所谓“江恩十年周期”,强调股票长期周期走势是每十年重复一次。信不信由你。

  笔者相信周期运转,回望2011年,这一年发生许多事,但2011年与2001年有着一个共通点,它挑战世界的价值观及信念,似在预示未来十年的变化,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叫大家是时候作出思想的改变。

  

  十年仇恨 十年迷失

  一、2011年,国际政局酝酿巨变,却可能只是开始而已。过去十年,是“金砖四国”的时代,再评估过程几近完结,未来十年或开始个别发展,即不要再将她们一起打包,中国有自己的经济问题,巴西有自己的困难;相反,急功近利的资金或更加重视非洲市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些前趋市场(frontier markets)。

  二、对笔者一代人来说,2001年最深刻记忆是三个数字“9·11”。“9·11”对美国影响深远,至今在美国所有流行文化中,如电视剧和电影,美国宣战所留下的伤痕依然存在。

  拉登之死、美国撤军是今年大事件,结束美国仇恨时代,但恐怖主义是否进入新时代?这问题,不好说呢。

  然而,投资市场上,“9·11”后美国进入负利率年代,美元贬值,黄金上升,商品暴涨。曹仁超认为,拉登是“炒家中的杰出者”,因为他只动用50万美元已足以改变美国的命运。大炒家死后,我们将进入一个怎样的年代?美国结束十年仇恨后,会否进入十年迷失?

  三、2011年欧债危机,不像2008年金融海啸突然杀到,也不像2009年般对复苏有期望,更多时候市场是迷茫,而且没有答案。美国就业数据是一个例子,数字表象告诉大家失业率下跌,但实际上是更多人放弃找工作。

  这一年,投资市场是半信半疑,因为我们已没有什么可以捉得实,看不清趋势,只有上上落落,炒炒卖卖;所以,当专家告诉你2012年恒指目标只是22000点时,已教人感到无瘾,但投资者应该忘记那些疯狂日子,明白股市不再是容易赚钱的地方。

  

  欧债危机必然性

  四、金融海啸后,美国QE阻止金融世界崩溃,事隔三年后,今年欧债三番四次摧毁市场信心,分别是无人再相信QE效用。欧洲政府救市之格局,一是拖到最后一分钟,二是讨价还价,三是德国逐步主导谈判,市场批评政客无能、反应过慢、浪费时间等等。政客强烈反对欧债及QE,是看见印银纸终究不是万能之策,同时又想不出其他办法,所以买完时间,再买时间;说穿了,这一次,政府是无计可施。要令信心恢复,不知道要多少年。

  五、欧洲根源问题在这次危机中浮现,但其中涉及除了金融外,也是整个欧洲政府局面的改革,欧债危机是迟早的事,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重点是如何力挽狂澜。德法最后决定修改《欧盟条约》,尽管财政联盟之路被批评是有名无实,但无论如何,过去十年是欧洲崛起的年代,今年是一个分水岭,欧洲必须把漏洞修补,欧洲将进入一个巩固时期,因为它的子弹差不多耗尽,否则只有一个结果:瓦解。

  六、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无论是地方债炸弹或房地产泡沫,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几乎每个市场都走过的必经之路,但有形之手有可能减轻泡沫爆破杀伤力,却延长了整个过程的痛苦。

  若这是中央政府迟早要经历的事情,沽空中国、民企风暴、信用破产等,都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经历。然而,2011年,中国经济一个改变,应该是民间高利贷,厂家不做厂,做实业不切实际,投机才是王道,颠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暴富者多,炫富者更多,继而出现的将是各种社会问题。这条尾巴将会由下届领导层来处理。

  七、每个年,总是悲喜交集。年底回顾固然发现许多问题,但问题是要去解决的,不是留在年底来伤春悲秋。发生在香港的事情,即使这里是投资版,也不得不说,恒指一年下跌两成,是非常其次的问题。

  年中时,本栏讨论最多的是本港楼市,一班茶客骂得最多的是楼市政策失衡,叫人愤怒的是,港府对政策错误死口不认的姿态。香港社会怨气日涨,28元最低工资触发游行,6000元派钱派出全城怒气,够不够讽刺?学生因学习通识而要补习,够讽刺没有?

  有件事一直没提过,茶友跑惯大陆,对自由行攻陷购物区,也就见怪不怪,但近年中港两地愈是拉近之处,居然是空气质素,“纽伦港”有时真让人感到笑话。2012年,但愿香港放晴,再见更多蓝天!getty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