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农发行赴港发债成功开通人民币回流支农渠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07:46 来源: 金融时报

  高国华

  记者高国华1月1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香港宣布,该行首次在香港发行的30亿元人民币债券已于1月10日结束认购,首笔人民币债券发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农发行首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也是首笔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内地政策性金融机构人民币债券,开创了内地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先河。

  据介绍,此次农发行在香港发行的30亿元人民币债券所筹集的人民币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我国“三农”领域建设。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农发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不仅提高了农发行的国际知名度,也增强了农发行与国际投资者之间的联系,更促进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开拓了境外资金流入国内农业领域的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份,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6273亿元,2011年在港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达到1100亿元左右。目前在香港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体仍以商业银行为主,募集资金用于国内农业领域数量有限。农发行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开拓了境外资金流入国内农业领域的渠道,同时也使农发行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是该行支农资金的一个重要补充。

  资料显示,农发行主要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自营性金融业务,重点支持国家农村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农发行在农产品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支持粮棉油购销储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和涉农企业贷款均有较多增加。截至2011年底,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18738.4亿元,增长12.1%。经营利润即毛利达379.5亿元(利率上浮的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0.69%),增长81.1%,人均创利74.3万元,增加32.6万元。增提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后,账面利润90.66亿元,增长83.2%。在国家未增加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农发行走出了一条内生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众所周知,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内的“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2012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在即,回顾以往,自2004年以来,连续七个中央1号文件都是围绕“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民增收,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而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农村经济发展不仅要靠财政投入,还要靠金融、信贷来支持,这其中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将持续得到加强。

  为了筹集支持“三农”建设资金,2004年7月,农发行首次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由此开启了依靠市场自主筹措营运资金的新路,是农发行自身筹资方式的重大变革。此后,农发行陆续开办了市场化发债、同业存款、资金交易等多种市场化融资业务,开辟了农发行市场化融资的新渠道。几年来,通过努力拓展融资渠道,扩充融资业务品种,保证资金供应,控制融资成本,农发行市场化筹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至2011年底,该行累计发行债券136期,累计筹融资规模达20013亿元,已成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政策性金融债的最大发行体,不仅使得农发行的负债结构发生了结构性改变,还构建起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渠道,为农发行进一步发挥信贷支农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业内专家表示,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不仅满足融资及市场成员的投资需求,对我国债券市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农发债的出现,不仅为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提供了重要选择,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产管理工具,对推动和完善银行间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为建设金融债利率曲线提供了大量的准主权标的债券,促进了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完善。目前,农发行债券的发行与交易价格已经成为国内债券市场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品牌形象已经牢固确立,债券承销团成员也由最初的银行类机构为主,拓展到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在内的主力金融机构,充分体现出农发行作为市场第一大政策性金融债发行主体的地位及影响力。

  据农发行资金计划部副总经理林飞介绍说,农发行市场化融资以来,着力打造农发债的品牌形象,不论在发行方式,还是在发行规模、发行范围上都不断寻求突破。同时,农发行还从稳定市场、有利于投资者的角度,不断调整发债思路,始终严格信守已公布的发债计划,即使在发债公告发布后突遇央行利率调整,也从未临时变更发债安排。七年多来,农发债以其稳定的发行频次和额度、稳步增加的债券存量,以及拥有的国家准主权级信用,获得了市场投资者的信赖和支持,市场交投活跃度逐年提升。

  “自2007年人民银行宣布合格的大陆金融机构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后,农发行就开始关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四年前,香港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都朝着对发行人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香港的人民币市场容量较几年前呈几何级数增长,有了首次赴港发债的经验,农发行还将继续探索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为政策性金融债的离岸发行提供有益的探索。”林飞说。

  专家也表示,农发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助当地人民币市场的建设。相比其他币种,香港地区以人民币计价的利率产品非常单一,主要以存款为主,机构和个人投资渠道有限。作为一个具有国家准主权信用级别的债券发行体,农发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不仅可以向当地提供多样的利率产品,丰富香港债券市场品种,促进以债券为基础的其他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还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推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结算和流通,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