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冤死的煤老板背后折射出什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15:50 来源: 《中国商人》杂志

  文/木萱子

  生得猥琐,去得窝囊

  煤老板就像一个私生女,窝窝囊囊哆哆嗦嗦活了多年,被人指指点点多年。突然间,当爹的不耐烦了,要把姑娘死活嫁出去,不管人家给多少嫁妆,不嫁也得嫁。当爹的让你咋办,你就要咋办。不是老姑娘学会了不折腾,而是因为强按手印对当爹的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所谓的契约、法律、说法就像那墙头上的草,根据当爹的心情及需要可随意拨弄。虽然都是猫,虽然老人家也说,不管白猫黑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是爹天生喜欢白猫,把黑猫赶出去为白猫腾地方,是爹的权利与喜好。

  背负恶名,蹒跚而去。煤老板头上的标签终于逐渐发黄,终于随风而去。

  一个让多少人魂牵梦绕的概念与职业,一个让多少人一想就快感和痛感交织的绯闻专用名词终于被扫进了历史堆。天下太平了,当爹的,以及爹的管家笑逐颜开:看我们是多么的有力度有办法!这就是我们的魄力与权力!我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台面荣耀之后,转身回家,干的事情必然是敲算盘。而诸多的屁民们也安然了,他们再也看不到这个让他们五味杂陈的形象与字眼了。就像一群鸵鸟,被追击之后,将头深深地埋在沙堆里,那样,他们能感受到一种安全和满足。尽管,屁股高昂,太阳高照,姿势难看,后果严重。

  常四爷在茶馆里面喟叹:我爱这个X,可这个X不爱我。

  一切都是煤老板的错。你走,不能带走一片云彩。

  和什么样的人斗,你会其乐无穷?

  不要嘴巴一张就说他们一夜暴富,不要激扬文字说他们的钱来的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查查中国煤炭业的发展历史,你就会发现,每个暴富者背后都会有深不为人知的煎熬与付出。

  当年,多少地方政府上门发放开采证,免费甚至资金扶持老百姓开煤矿;当年,煤炭价格低迷,多少人倾家荡产,自杀离乡……

  多点耐心,别只盯着煤老板们的钱包,看看煤老板发家背后的故事,你也许会多些关于奋斗、机遇等方面的感慨与深思;别只盯着煤老板的官商勾结,看看历史和现实,官商勾结是多么的无可奈何以及明火执仗;别只盯着矿难、车模、豪宅,你看一天新闻就知道这是多么地平常与可以理解。

  这个社会不弯腰就拾到金子的人,有,但少之又少。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排除有狗屎运的人。

  问题是,一夜暴富的人在中国多的是,为什么“挥金如土”、“为富不仁”等等诸如此类的标签就偏偏与煤老板如影随形?

  买豪华车、购豪华地产、包二奶……在如今的中国,如上行为几乎成为大家熟视无睹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事情一和煤老板搞到一起就有了别样的味道而性感无比?

  中国人多,历经几千年的被蹂躏与倾轧,便颇喜欢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和什么样的人斗,你会其乐无穷?和你熟悉的人,和你处于同一层次的人,甚至比你低一些层次的人,这样斗你会有激情有成就感。和你不熟悉的人斗,你犯不着;和比你高一层次的人斗,你天生就会有畏惧感,高不可攀,何来快感?

  而大多媒体喜欢拈花惹草、意淫粉饰。大量媒体记者因为自己的困顿与艳羡,热衷对新富阶层的报道,关注的是太多的所谓理念与过程,还有手法,希冀作为媒体传递所谓的力量与信念。这些信息使得我们相信,这个阶层富裕起来,是有他的道理的。对于这个阶层购置豪车豪宅,与明星眉来眼去,我们感受到的,往往是艳羡多于厌恶。即使他们官商勾结了,即使他们巧取豪夺了,即使他们财色双收了,我们也往往会感叹:瞧,人家就是有办法,有理念,我们需要学习,需要磨练。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那熟悉无比的邻居,曾经鼻涕像瀑布,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对你曾经敬仰有加的邻居王二,突然有一天出现在你的面前,腰缠万贯,出手阔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小子肯定抢银行了!这小子肯定杀人越货了!反正,你会坚信,他的钱来路不会正。如果他告诉你,自己的钱是挖矿办企业赚的,经历了痛苦无比的煎熬与折磨,光假记者、假公安就让他多少个夜晚夜不能寐疲惫不堪。此时你会不由得愤懑:妈的,这世道!如今连弱智都知道讲故事忽悠人了。

  煤老板就是我们的那个邻居王二。我们大部分人还生活在为衣食奔波中,我们还自认为自己像小草一样坚强努力地向上,也认为自己有点才学还肯孜孜不倦,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昔日畏畏缩缩在土地里扒拉土疙瘩唱兰花花、没念过几天书、说话都不利索的王二突然发了,发得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是多么的不平衡,我们是多么的悲愤难抑。在我们看来,王二的一夜暴富折射的是我们所谓的努力狗屁不值,折射的是这个社会财富分配调节器失衡,以及由此对我们一些信奉的沉重打击。我们需要一种东西让我们内心多少平衡一些。用放大镜看他发财途径的不正当,也就是看他是如何地有悖这个社会正义与公德,是千年来我们的传统,屡试屡爽。我们终会发现,这里面有矿难,有腐败,有浪费,这是多么地有悖和谐社会建设啊!再看,狗日的,竟然还想连美丽性感的车模都买走,太猖狂了吧?再去看,嘿,竟然拿麻袋装钱,却卷起裤腿蹲在北京的马路上吃盒饭,瞧这品味!脸上的鄙夷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似乎,终于找到了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瞧你那样子,挣钱就了不起了?照样瞧不起你。

  中国人喜欢且擅长做的事就是,我和你不能站到一列队伍里面,或者说我面对你的强势无法并肩,那我就给你那队贴标签造烙印,通过标签让社会大众知道我与你相比,我还是强势的,还是优越的,还是代表普世价值的。怎么体现我没钱但有文化?怎么体现我穷但是我有正义与良知?说你“为富不仁、挥金如土……”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些词背到一个人、一个群体身上,是什么样的社会围观效果?

  我们大部分人身穿西装实际上骨子里还是农民(对不起,此处用这一词语绝无贬低之意,仅为表达一个概念),我们对比我们高一层次的人的富裕与奢华,充满了理解与向往,却对和我们曾经同一层次的、低一层次的人的富裕,充满了计较、愤懑与仇视。

  不仅仅是煤老板的煤矿、煤窑发生矿难,我们知道,国有大型的、设备先进的煤矿照样发生矿难;不仅仅是煤老板的煤矿充满血腥、低效、浪费,我们相信,整合后的煤矿业此类问题会以更奢华优雅的形式出现;不仅仅煤老板买好车包二奶,我们清楚,比这疯狂的人多的是;不仅仅煤老板为富不仁挥金如土,我们明白,真正不为全民利益考虑不履行起码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正义的企业数不胜数……矿难频发,是管理者的黔驴技穷或者说不作为;官商勾结,是制度的缺失与监管不力。狗跑出来咬人了,却将责任推卸到行人身上,这个逻辑是荒谬的。低效浪费,是因为我们面对个体、民营企业,总是以实际行动营造一种风声鹤唳的环境,不多拉快跑就会血本无归或者“被代表”。为富不仁,是因为许多的仁被廉价地出卖了,似乎总也不能让人相信。而为富也仁的煤老板比比皆是,可那往往不是我们关注的兴趣点。我们津津乐道的所谓包二奶、买车模,是因为我们自己将语句的重点放在了二奶与车模身上。煤老板就像某类从业者,有需要的时候拉上来就用,不用的时候直接扫黄打非。两者,天生就是个贱命。

  而我们把“一夜暴富”、“为富不仁”等等标签卫星定位一样直接慷慨地送给煤老板,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他们,这些土包子一样的煤老板,应该不如你我;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应该会比他们更赚钱更富有。一群缺乏文化而在土里面淘金的人,怎么能面对如此优雅而精准杀伤的“标签”?

  妖魔化煤老板的背后,是另外一个群体心态失衡后的自慰。面对权势,仇恨与艳羡共舞,不能上位,便潜规则上行,希冀自己能做跟随状的犬儒。面对同类,不屑与自傲齐飞,不能自傲,便嫉妒横行,希冀自己能做清高状的圣人。几千年的蹂躏与教化,使得一个庞大的群体深深地弯下了腰,判断与处理事情,以骨子里认可自己也天生是个贱命为起点。

  想想“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红卫兵在批斗曾经的领导、师长时候的疯狂,我们似乎很熟悉。

  这是人性

  我在《晋商之死》一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每次去王家大院、乔家大院这些晋商遗存的院落,我总是深深地恐慌,因为它们就如一种商业模式坍塌之后残留下来的“化石”,我从他们庞大而讲究的院落中,似乎能感受到一代又一代晋商在历经艰辛创造巨额财富后,仍然在文化上的自卑与向往,以及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与机遇的那种无奈与恐慌。他们修建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院落,让自己深藏在其中。建筑上的辉煌与精雕,掩盖的,似乎是晋商内心深处深深的自卑。

  时代变迁。昔日的晋商风流已被风吹雨打去,如今发财后的煤老板做什么?面对高歌猛进的“国进民退”,面对政策的朝三暮四四面夹攻,面对投资渠道的狭窄,你,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们,你说,煤老板的钱该流到哪里去?就连风头正劲的所谓的新晋商们,都不愿意把“新晋商”这顶礼帽送与煤老板。处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中,被人惦记仇视蔑视妖魔化的煤老板们,怎么办?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曾这样评价道“他们奋斗了那么多年,却从没有遇到过一个能够代表他们说话的思想家。他们的行为缺少高层理性的支撑,他们的成就没有被赋予雄辩的历史理由。说到底,他们只能靠钱财发言,但钱财的发言又是那样缺少道义的力量,究竟能有多少精神的效果呢?而没有外在的精神效果,他们也就无法建立内在的精神王国,即便在商务上再成功也难于抵达人生的大安详。”

  五百年后的今天,晋商的后裔,煤老板们,依旧面对的是这样的现状。

  依靠胆大等各路手法起家的煤老板们,面对的又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利用与盘剥,乃至敲诈。这么多年,文化界、思想界、政府高层没有人代表他们发声,没有人为他们真正的思谋出路,没有人从哲学等方面对煤老板、黑金经济进行总结、提升与指导。煤老板们似乎改变了社会的一部分,但是社会对他们却是沉默,或者是利用。 

  一群拥有数额惊人钱财的煤老板们,面对时代、历史、环境,他们内心充满了惶恐与不安。先天文化不足的自卑,以及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让他们在许多根本性的大问题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无法掌控与把握,体味到了渺小的个人在强权社会、强大人生宿命面前的无奈。

  回头看看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史吧,在中国,除过掌权者,有多少人能踏实地、内心安详地生活?哪怕是过自给自足不招惹是非的屁民生活?而更可悲的是,不管是过往的历史还是当代史,历史以各类方式清晰地记录了掌权者的惶恐与不安。当整个社会数千年来各个阶层都因为运行机制的原因都不能安然地生活的时候,从底层起来的人会做什么?起义者,要过皇帝的生活,三宫六院是第一位;乞讨者,是吃两根油条,喝一碗豆浆倒一碗豆浆;无产者,是分田地斗地主……那么,煤老板呢?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也必然是买好车置豪宅包二奶。面对曾经受的各种非难与困顿,豪宅豪车靓女,是多么地能满足那种久违的饥渴,能多么地安稳与慰藉缺乏精神力量支撑的煤老板们。

  这是人性。而我们分析处理对待许多问题时往往以各种主义与旗帜掩盖了人性。

  只是,煤老板们将自己的一种惶恐与自卑以一种更宏大的形式掩盖与张扬。

  可是,看看曾经纵横华夏五百年的晋商的戛然而死,看看全国其他商帮、商业群体目前与煤老板大同小异的表现,我们似乎需要问一个问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中国的商业文明到底怎么办?都二十一世纪了啊!

  一切都是往昔,一切终成历史。关于煤老板们的历史,就像女人的乳房,终将会根据时节与场合的不同需要,被两片海绵挤出各式的形状与沟沟渠渠来,被几根带子归拢于不同的位置与高度。

  而这,已经与他们自己无关。

  只是,不知道下一个是谁。

  “为富不仁”,怎么去“仁”?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个数字曾经让许多人百味杂陈:据某国有银行的调查数据,76%的千万富翁已经或者正在移民。

  中国商人正在用脚对自己所处的综合环境进行投票。

  中国的营商环境近几年沙化或者直接说恶化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国进民退的凶猛推进由点及面、作为“恶法”《劳动法》的提早实施、税赋杂费的推陈出新等等,都使得中国商人实业报国的一腔热情直面了现实这一坚硬的石头,那种热情的砰然泯灭是多么的让人难堪。

  而一种隐性的压榨与排斥,开始让这个群体不寒而栗。

  这几年,中国经济如过山车般波动,而每一次经济事件的背后,是大量的中国商人做了垫脚石与标靶:房价高了,谁的责任?房地产开发商,当然还有“可恶的”温州商人;一出现“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谁的责任?“不良商家”,“丑陋的河南商人”!喝牛奶喝得身体里面结出了“舍利子”,谁的责任?“商人血管里没有流淌道德的血液”……

  中国大量的人群已经因为生活成本的快速攀高而疲于奔命,或者因为各种利益而选择性失声,大量的人群因为教育及学习方法的问题,已经完全是直来直往地看待和思考事情了——像猪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思考,在目前是一个很残忍的的事情。于是乎,社会舆论环境已经使得中国商人无处可逃,似乎每个事情背后的黑手都是商人。而圣人高坐庙堂。

  因此,你看,当任志强揪着土地整理被政府独家垄断、拍卖政策、房地产业中一百多项税费等问题不放,继而为房地产开发商鼓与呼鸣不平的时候,与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与现象背后实质、隐藏的东西的人并不多,铺天盖地而来的是诅咒;当“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前赴后继层出不穷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对这个国度投资渠道的严重匮乏、离奇的高速路收费模式与标准、各种流通环节不堪的费用予以高度的、应有的关注;当人们喝牛奶能生长出“舍利子”、喝酒能喝出敌敌畏等等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去思考这背后政府职能部门的失职、渎职以及干脆的不作为、以职权换金钱的问题……

  庙堂高坐圣人,而商人肮脏,连血液里都缺乏道德。

  当庙堂呼唤商人要多点道德血液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

  一种无望,一种无解,还有一种恐惧。

  当本该法治解决的问题,退回到道德层面解决的时候,基本上意味着一种无能或者不作为;当本该裁判出面,以体制、法治的方式确立游戏规则奖优罚劣的时候,他转身呼吁参加游戏的队员自律,基本上意味着裁判已经黔驴技穷或才疏学浅;当本该让经济的事情按经济规律办事、政治的事情以政治的方式解决,最后全部拉入道德范畴来解决的时候,一种秩序的坍塌和解构就已经昭然,一段时间内的混乱变成必然。

  而受伤的、悲伤的,则是在道德制高点上被狙击的中国商人。

  当这种舆论氛围或者思考方式被大多数人接受与认可的时候,才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

  举个例子吧:2011年,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因为暴雨发生内涝,“到北京来看海”成为广告语。但是,全国就此问题对官员进行问责的只有一个城市。众多的城市管理者对此解释几乎众口一词:暴雨数年不遇,所有的问题是天气原因造成的。

  你只能理解为这是一种官方通用幽默。

  我们的许多职能部门的核心职责是:解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使用一切可以混淆的逻辑来解释一切事物,而解释的核心是:无责,责在上帝或者他人,比如商人。卫生部门一遇见卫生事故或者问题,他所有的言辞核心是:一切都是卫生的,这个卫生是专家以及许多的术语、新创名词论证过的,甚至可以动用兽医来论证人的卫生问题。铁路部门本来是接轨的,负责运输人和物资的,可是一旦遇到问题,他们所有的言辞其核心是:脱轨是不可避免的,运力紧张是人口众多所致,而人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面对这些部门,我想会晕死的。怪不得在中国我们见不到上帝了。

  当把所有责任推给上帝的时候,这个社会许多东西已经不是那个东西了。

  当社会上把本该政府职能部门、法治层面解决的问题推给商人时,许多东西就成了可怕的东西了。

  而事实是,环境与氛围已经形成。在舆论界,在许多场合,我越来越感觉到一种压力与可怕,那就是,中国商人,正在舆论上越来越被绑架。

  2011年3月,“凤凰公益沙龙2011年度第一期”有个圆桌讨论,主题是“中国慈善需要暴力吗?”标本就是陈光标。我作为参加活动的嘉宾,在上场前,本来是做好批判陈光标的。因为作为媒体人,我对陈光标这几年的慈善狂举一直在关注,而且对他的许多做法心存疑惑,甚至安排过记者对一些事项进行调查核实。但是,当坐到台上,当其他六个嘉宾都开始发言的时候,我发现,苗头不对。因为其他六个嘉宾都是各类官方性质基金会的秘书长,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陈光标是在搞“暴力慈善”,需要严厉批评。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甚至激动地说,陈光标的出现是一种倒退和耻辱。等等。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彻底改变了原先发言的方向,我问嘉宾和观众:暴力对应的是什么?是平和,是奴役,换一种说法,说别人暴力的时候,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一种自认为很高或者正统的地位上去的。

  曾经接到很多企业家的来信,说他们在做公益慈善时候面临的困惑就是大量的资金没有办法通过一个信任的渠道去投放,因此自己的企业必须亲历亲为做慈善。包括吉利汽车的老总李书福,他们的企业一年在公益慈善上投入的人力成本和资金都是比较高的。因此,在我看来,陈光标的所谓暴力慈善是对僵化的公益基金管理体制和不透明的捐赠去向、低效垄断的捐赠渠道的一种拷问与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我鼓励陈光标的暴力慈善。因为我相信,如果多出几个陈光标,会促动公益基金改变管理不透明的运营方式,降低居高不下的管理费支出,使得每个人捐赠资金的去处越来越透明,因此他在某种程度上会推动公益的更现代化

  这个时候,主持人金锦萍提出一个问题:您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怎么样才能更相信专业的慈善组织,而不是相信陈光标,如果陈光标用自己的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家都知道陈光标在发红包的时候,有三分之二是来自其他人的捐赠。

  我当时回答说:陈光标每年在发红包的时候,他有一大部分的钱也来自别人的委托。陈为何能够获得其他企业家大量的委托,而我们的公益基金会却做不到这一点?这值得我们深思。有人说,陈光标在发现金的时候侵害到了穷人的尊严,我觉得根本的原因不在这里。这些年贫富差距加大,让老百姓觉得没有尊严的是某些更沉重的原因。面对陈光标的红包和现金,穷人有拒绝的权力和离开的自由,而不是说陈光标给穷人钱,穷人就没有尊严了,穷人的尊严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政府通过一种机制提供。陈光标的暴力慈善是否有效,需要进行综合评估,需要基金会好好反思,而没有必要站在自己既得利益的地位上对他横加指责。

  不是我有多么高的先见之明。众所周知,2011年,郭美美出现了,她以一个90后无知者无畏的姿态,驾着玛莎拉蒂冲进一个叫中国红十花会的秘密基地,震动朝野。这个传奇女子用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中国慈善一头扎入丑闻的漩涡,再也不能上岸。而那件神圣的外衣脱掉后,露出来的是满眼的肮脏。

  现在的时代偶像已经死亡,信仰已经坍塌,道德已经被架上十字架烘烤,中国的营商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与这个主题相呼应的现象与现实是,一方面,中国的富豪阶层急迫移民,用脚实现了对某些事情的投票。大量的企业老板、商人,已经离开了曾经奋斗的国土,飘洋过海,成为他乡人,或者换了马甲,人还是那个人,但已经不是中国人。另一方面,社会对商人的舆论评价逐渐恶化,“为富不仁”,“血管里没有流淌道德的血液”等标签从民间到官方逐渐蔓延,具体到公益慈善领域,“逼捐”、“暴力慈善”正以各种形式出现。公益、慈善与中国商人正在从天生亲和走向貌合神离。

  为什么?难道仅仅是“为富不仁”吗?

  可是,没有多少人,或者没有多少媒体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商人可以如众多报道中说的“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都说中国人素质低,随地吐痰成习惯,可是:你见过有人在人民大会堂的地摊上吐痰吗?你见过有人在寺庙佛像前吐痰吗?别给我说有,我的意思是绝大多数,非要说个别神经病那就是抬杠。

  为什么?

  环境!

  什么造就了环境?

  体制!

  如果说,我们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对经济规则、游戏有明确的奖惩标准,有多少所谓商人去“假冒伪劣”?商人重利,他们会计算不到巨大的代价吗?如果说,我们的执法、职能部门真正有法必依,那么,重利的中国商人,愿意去“潜规则”吗?一个小区脏乱差,你不能去埋怨住户的素质低不讲道德,物业公司最应该干的事情就是提高服务,和居民签好合同。哪个住户乱搭乱建了,物业公司可以依据合同拆违,还可以去法院起诉。当第一次违建被拆,还要补偿拆违的人工费等,哪个住户再次去私搭乱建?当物业公司不作为,整天向住户喊话:你们要讲道德等等,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私搭乱建成风。一个物业公司的无能与不作为,不能直接引申到住户的道德差素质低。

  当我们不能提供明确的游戏规则与奖罚标准,我们就不能说参加游戏的队员违规。当我们的相关部门缺位、无能、失职、渎职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把责任推给商人。当官员干了黑社会的工作,情妇二奶干了反贪局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把不道德、为富不仁的标签贴给中国商人。当面对数次灾难,我们至今都无法搞清红基会、红总会、商红会的关系与性别的时候,当我们一遇到灾难单位会计教会我们心领神会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去单独地说中国商人为富不仁。当国家的信用一次又一次被当足球踢的时候,当人民的底线一退再退的时候,有什么理由去独独说中国商人?

  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真正能对比的时候,你我才有标准和资格去使用这些词语。

  那么,现在看硬币的另一面:为富不仁?怎么去仁。

  2007年,壹基金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

  “一人一月一块钱”,当“功夫皇帝”李连杰喊出这个宣传口号并推出壹基金时,谁也不会想到壹基金其实从一出生起就是一个没有“准生证”的孩子。直到4年后的2011年1月11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宣布成立。李连杰如此赫赫有名,都拿不到准生证,那么,一般的中国商人又该如何?

  2011年3月1日,史玉柱曾在微博(http://weibo.com)上慨叹:在中国做慈善难,在中国花钱做慈善比企业赚钱还难:项目难找,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善款容易在中间环节流失,媒体喜欢骂,网民喜欢起哄。他认为,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慈善就是作秀,职能部门找碴,很多民营企业家不得不悄悄地做。

  ……

  我就不列举了,你去搜索度娘一下,或者说你稍微留意一下,在现阶段,一个中国商人他要去“仁”一下,是多么的难:成立基金会,国家现有的政策、制度会让你知难而退;交给国家背景的慈善组织,相信郭美美会让你望而却步,作为商人,也不会太愿意把钱交给一个打着公益组织旗号实质为官办爱心公司的机构;自己去做,既违背术有专攻的概念,也不胜期间的繁杂与成本高企;如果你有闲有心,想呼吁社会捐助,小心一不留神你会跌进一个叫“非法集资”的坑里面……

  你有了钱,你想“仁”一下,做点公益慈善,可是,结果与感触就一个字:难!

  当制度上不能提供通道与保障,仅仅靠呼吁与道德约束,一个现代社会的公益慈善如何能汇小流成江河?当中国商人面对制度上的缺失、不到位,那么,他们如何去为富且仁?

  可是,忙着喝茅台、卖地的人,忙着还月供按揭半辈子的人,忙着走穴卖嘴皮晚上是叫兽的人,他们都不会去过多地关注这些问题,因为,这些人都对商人爱恨交加,爱的是钱,恨的是自己不如他们。于是,商人孤独地承受种种非议,然后孤独地用脚投票。

  问题是,当商人们被油漆泼的五颜六色的时候,谁来用流通为我们提供五彩斑斓的生活?当一个对私人合法财产没有高度尊重、对健康财富文化和优秀创富环境不以为然的社会逐渐形成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每个人逐渐会失去的更多,每个人都会开始缺乏安全感、荣耀感,而不仅仅是商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