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集体赴港发债折射银行“虚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何翠云

  发改委近日批复同意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行等10家银行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为250亿元人民币。

  看到这则消息,笔者第一反应是突然,银行高利润的争论还在耳边回响。“这些年,整个银行业数字确实非常靓丽,尤其像今年,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2011年12月的一次论坛上,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发出这样的感叹,也将银行业暴利的老问题推到舆论中心。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中国15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31.6%,民生银行64.42%的净利润增幅位居榜首。银行高利润、高薪酬,与之相对比的却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民间借贷利率高,企业老板跑路。银行高利润自然成为舆论的热点。

  30%的利润增幅,银行应该不缺钱。然而靓丽的数字,银行业绩持续高增长,依然无法满足银行不断融资的渴求。有人称,10家银行集体赴港发债,是继2010年银行股权融资潮后,银行融资热潮再次来袭。

  但银行的强烈融资渴求与其高利润相对比,总有那么一点的不相称。对于银行的高盈利,人们一直颇为不满,认为高利润主要来自于银行的垄断地位,来自于存贷差,更来自于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张,而并非银行自身管理经营能力的提升与优化。呼吁金融改革,放开金融管制,推行利率市场化,降低存贷差,银行业务的创新等也是媒体多年谈论的话题。

  强大的外面并不代表真正的实力,正如银行靓丽的业绩却无法掩盖自身实力的隐忧。此次银行集体赴港发债,最直接的原因应是2011年存款流失严重。据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人民币存款流失严重,全年增加9.6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万亿元。

  存款流失,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负利率。目前一年期的储蓄存款基本利率是3%,去年通胀率市5%,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是2%,这意味着一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贬值200元。面对着不断贬值的银行存款,人们的储蓄意愿当然不会很强。正如一网友写到,185元订阅两份报纸,年终卖废报纸获利200多元,收益率比银行存款高啊。有专家指出,负利率时代,老百姓存款意愿不强,如果没有“抗”过通胀,将钱存在银行还是要亏本的,银行2012年依然面临较大的吸储压力。

  与此同时,近期受人民币贬值预期影响,外汇占款下降,存款流失加剧。2011年10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出现2007年12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据报道,2011年12月前10天,四大行存款流失4000亿人民币,这与外汇占款趋缓、热钱流出相关。享受了热钱多年流入的中国银行业,未来可能会面临增量存贷比超过80%的困局。可以预见,2012年银行业面临存款增长乏力的压力不会减少。

  存款是银行的生命之源,没有存款,银行业务便成了无本之源。银行在刚公布了高利润的业绩之后,又发布赴港发债的融资计划,可见其对资金需求压力的预期。瑞银证券近日预测称2012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17%,较2011年30%的利润增速出现大幅下滑。预计今年16家上市银行核心资本缺口为1464亿元,总资本缺口为3323亿元,债券融资仍将是上市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重要手段。

  可见,2012年银行融资热潮来袭,并危言耸听。面对上千亿元的银行资本缺口,250亿元人民币债券融资,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强有胜无。尽管融资并无法解决中国银行业的根本问题,但却可以为金融改革赢得时间。所以,笔者在刚惊叹完银行业的高利润之后,看到银行集体赴港发债的新闻,还是欣然的。为什么呢?一是不会在股市融资,股市信心不会受到打击;二是银行资本金充足,降低存贷差,提高存款利率就成为可能;三是人民币债券融资,即拓宽了投资渠道,又降低了融资成本。对于即将来临的银行融资热潮,但愿人们可以平静待之,或许,只有融资难了才能成为促进金融大幅改革的契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