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罢工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4 02:42 来源: 中国经营报于东辉
来自中国青岛的小伙子刘斌这次可能真的不能回家过年了——就在离春节还剩两周的时候,刘斌打工的这个地方——尼日利亚,罢工了。
在尼日利亚,罢工可不是随便应付的:银行、商店、学校、工矿企业,当然还有能把刘斌送回青岛的机场,能停下来的都停下来了。尼日利亚人对于“罢工生活”驾轻就熟,早早已经给汽车加满了油,往冰箱里塞满了面包,从银行里提出了足够的现款——然后就等着罢工这一天去广场喊口号了。
2012年1月9日,星期一,据说全尼日利亚有800万人参加了罢工——它全部城市人口也不会超过6000万人。这次罢工的原因是政府宣布取消了一直以来的燃油补贴,这让汽油价格从每升40美分涨到大约94美分。尼日利亚的穷人被暴涨的油价激怒了,因为这让他们用不起汽油,而且暴涨的油价还很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在刘斌的国家,每升汽油的价格往往超过120美分,而且那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不小——也许他们就不会这么激动了。
是的,一位在尼日利亚工作的中资企业的员工就搞不懂这些人为什么会因为这么件“小事儿”就罢工,他甚至在网上发帖号召抵制在第三世界国家当中推行民主制度——他的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罢工,他所在的中资企业也被迫停产了。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对尼日利亚的全部印象也许就是足球,他们的国家队在1996年拿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如果这些球迷里恰好还有中海油的员工,那他们或许知道除了足球,这个国家还有另外一个特产——石油。
在尼日利亚的地下,埋着270亿桶石油,于是它40%的GDP、80%的财政收入就都附着在这棕黑色的黏稠液体上了。但尼日利亚人却一直缺油,它90%的成品油都依赖进口。不光是油,长期、单一的能源供给方地位让其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全面退化,于是从锅碗瓢盆到盐米酱醋,尼日利亚人都要从外国人手里买,当然,也从中国人手里买——买的还不少。
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经济模式,尼日利亚政府决定进行经济改革,发展多元经济。要发展就要搞基础建设,搞基建就要投资,所以政府对老百姓说,对不起,油钱你们只好自己先垫上了。为了摆出同舟共济的姿态,政府同时宣布削减公务员1/4的工资,并严格控制公务人员的出国费用和行政费用。但老百姓不买账,他们还是罢工了。
在首都拉各斯,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态度强硬地表示,取消燃油补贴的政策“不会动摇”——会不会动摇只有天知道,2003年尼日利亚政府也曾宣布取消燃油补贴,结果尼日利亚人用8天的罢工迫使政府收回成命。
其实尼日利亚人并不算“愤青”——2011年的最后一天,加拿大莱杰市场调查公司公布了全球各国幸福度调查,尼日利亚高居第二位,幸福指数是84,比冠军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就少了一个点。这个结果多少让世人有些吃惊,因为就在调查结果公布5天前,新一轮的恐怖袭击刚刚要了40名尼日利亚人的命。这个国家高速增长的GDP并未体现在民生改善上,54.4%的尼日利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更是高达19.7%。更糟糕的是这个国家暴力犯罪严重,警察不得不端着AK47自动步枪上街巡逻。
但请不要就此怀疑莱杰市场调查公司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因为就在 “幸福报告”出台一周前,盖洛普调查公司也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调查针对的是民众对本国经济前景的看法,尼日利亚人依然赫然在榜,而这一次,他们是冠军。
我们实在想不出这些爱罢工的群众何以对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如此乐观,但乐观显然不只属于尼日利亚人。你看,2012年刚开始,马克·莫比乌斯就被困在拉各斯一家高级酒店的电梯里,这已经是一天内这里第二次停电了。这位管理着23亿美元的邓普顿资深投资人一走出电梯就兴奋地打电话给同事:“这里有着对电力难以置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