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脱实向虚是当前经济的主要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4:21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评论员 李锦

  ——四评发展实体经济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脱实向虚作为一个热点词汇很快流行开来。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经济界对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争议屡起。尤其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然而有的人则认为中国落后在于虚拟经济发展不够,至今仍呼吁应大力发展虚拟经济,这是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显然,此时强调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的舆论,本身便是一种风险。什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脱实向虚的风险在哪,有必要厘清。

  实体经济的“虚症”

  和虚拟经济的“虚火”

  什么是脱实向虚?是指虚拟资本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规模超过实体经济所能承担的程度,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的一种经济现象,这是经济失衡的状态。

   有人说,中国很多地方的实体经济正进入一种虚脱状态。从医学角度看,虚脱是因大量失血、失水等原因而造成心脏和血液循环衰竭,生命垂危的现象。此言不虚,进入虚脱状态的企业恐怕早就不再是极少数。

  对待虚脱的办法是虚则补之而扶正,实则泻之而去邪;虚实夹杂,虚多扶正后去邪,实多先去邪后扶正。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企业何以致虚,实践中的结论是:我国实体经济的虚症源于金融机构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让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终端流通环节严重失血。

   虚拟经济,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当前,虚拟经济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

  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主要是由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吹大房地产泡沫,并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化把这种过度扩张的信贷无限放大,让信用过度扩张到极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是国家债务信用过度扩张的结果。

   2003年以来,过度信用扩张也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工具。近些年来,每年新增名义GDP为4万多亿元,但近3年的信贷增长年均超过8万亿元以上。尽管这几年的国内银行信贷过度扩张还没有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但这种信用的无限扩张所带来的风险也是无可复加了。  

  我国虚拟经济在哪些方面发虚火呢?

  金融中心城市遍地开花在“十二五”规划中,有30多个城市正在争相建设全球、全国乃至地区的金融中心,形成了金融中心城市遍地开花的现象。从2007年到2009年,上海、北京、深圳金融业的从业人数分别增长了8.86%、11.81%、18.85%。沈阳和长沙甚至超过了20%。

  产权和衍生品交易所多如牛毛。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产权和衍生品交易所建设热潮从沿海一些大城市向中西部地级和县级市蔓延。

  居民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不到5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2万元。截至2010年底,保险投资资产已超过4万亿元,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基金的规模更是没人说得清楚。

  民间借贷和融资银行过分膨胀。2011年10月民间借贷的余额超过4万亿,“影子银行”放款的规模超过8万亿,相当于同期银行贷款的20%。

  国际热钱进入境内投机套利。由于美元、欧元、日元持续走低,国际热钱多渠道渗透境内,往往在楼市、股市、债市、汇市、农产品和大宗商品领域进行炒作。

   近年来,部分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越来越趋向投机:流出银行、退出实业、放弃产业,进入金融业、进入资产投资项目、进入资源投机和大宗产品炒买炒卖领域,产业资本逐步转化为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更进一步转化为了投机资本。

  企业是虚拟经济风险的被牺牲者

  虚拟经济最大的风险是摧垮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由于虚拟与实体两种经济系统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已不可能脱离虚拟经济系统而运行。

  虚拟经济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出周期性特征。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地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这种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实体经济。

  首先是企业承受不了大量的库存积压,面临着倒闭和关停的风险。现在企业利润持续走低,投资增幅下降。伴随着投资的减少,本来就已经库存严重的工业设备产品,在不出现新增市场的情况之下,只能造成积压进一步加重,工业品消费萎缩,标志着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企业走向困境。

   其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延后性,打击实体经济的热度,导致消费萎缩。从目前看,房价的居高不下,理财产品销售火爆都是在透支实体经济的资本,实体经济的资本过度透支后的结果是中小企业无法维持经常生产,个体工商户只做现金交易,终端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菜篮子价格稳步上涨。

   银行的自私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让实体经济终端流通环节严重失血。银行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化,总是把钱投到风险最低、效益最好的项目,政府融资,房地产业成为银行的首选,其次,银行减少繁琐的开支和边际成本,对于小额贷款没有兴趣,更愿意把小额贷款的指标发放给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一些担保机构。要是个体户因此而期望银行能够直接把钱放贷到终端,那实在是太天真了。

  外部环境加快了中国实体经济走向萧条风险的出现。现在全球都陷入了滞涨的境地,尤其是欧洲更加严重,中国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企业,开始减产,整个产业链收入减少。中国以出口为主体的产业链消费减少,促使实体经济全面走向疲软。

  脱虚向实责任重于泰山

  这样一来,中国企业必然出现四方面的萎缩,这便是:

  效益萎缩。银行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贷款,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金成本增加三个直接原因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微利局面。

  消费萎缩。失业人群增加导致消费支出减少,没有失业的人生活成本的增加等等,都会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捂紧钱包。

  投资萎缩。需求下降,从银行贷款难或者贷款利率高,人们就不会愿意向企业投资。即使企业自身也把资金抽出转向虚拟经济。

  实体萎缩。订单减少,出口萎缩,企业税负较重等,都制约实体生存,很多企业将消失在这种风险之中。

  根据中医以四诊来辨别虚多实少,以上四条可以确诊中国企业正呈现虚多实少的症状。

   实体经济是实际财富、国力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的繁荣与健康。实体经济地基不牢,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厦就摇摇晃晃;实体经济自我膨胀,必然加速推进金融资本、资产逐步泡沫化,且必然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实体经济失血、缺氧,国民经济萎缩,不仅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也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实业立国”是中国经济发展之根本,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不缺资本,独独缺少艰苦奋斗、实业报国、创新发展的企业家精神。中国工业化道路还未走完,此时便一味吹大资产泡沫,无异于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就急着要跑步,可能酝酿更大危机。中国最大的风险也许不在风险本身,而在于种种引领人们走进风险的舆论。

   金融危机就像是雪崩,雪山下的岩石是实体经济,覆盖于其上的雪层是虚拟经济,雪崩便是虚拟经济的崩溃。基于虚拟经济系统的介稳性质,系统内部的耗散结构在外因的触发下突然崩溃,从而造成滚雪球式的效应。实体经济空虚从而引起虚拟经济的雪崩,带来整个民族的灾难,这就是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危局。

  一个人、一个企业可以依赖炒作资产生存,但是一个民族和社会不可以靠资产的炒作来维持生存。作为一个大国,如果不处理好这个关系,就会像航海起家的荷兰、西班牙一样,在疯狂投机之后日渐衰落。就像日本股市崩盘以后,实体经济至今仍被拖累。

  中国人应该反思与批判,所谓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的舆论是该停一停了,让实体做强,虚拟做实,应该是我们现在要说的话。

  现在,脱实向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既成局面。我们看见,一场更大的风险正在向我们逼来。

  把实体做强,把金融做实,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这个责任重于泰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