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连从经济角度诠释民生为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20:53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左江报道

  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品质立市是大连市“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战略,而在1月9日闭幕的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民生优先则被纳入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还提出要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民生问题,实现民生与经济双赢的总体发展思路。

  大连市长李万才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大连市2011年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63亿元(按老口径统计为6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0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0元。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大连市将着重抓好深化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加人民福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绿色大连建设,再造宜居城市新优势等8个方面工作。

  “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今年一定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唐军与人大代表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一针见血地提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的民生支出将在去年的301.68亿元基础上继续增幅。

  新年伊始,大连市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民生与经济双赢的新跨越?《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仅截取大连市人大代表、大连市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徐长元与甘井子区区委书记郝方林的专访予以解读。

  解读一:

  “1+1>2”的金州新区法则

  当大连金州新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在心里画了一个问号——千年古城金州与20多岁的“神州第一开发区”的叠加,会给大连带来什么?

  如今,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即将成为历史的时候,金州新区人用一份沉甸甸的收获给全体大连人一个答案,那就是“1+1>2”,金州新区从此站上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正像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长元所说,金州新区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发展空间和经济体量的相加,而是在统筹规划重组产业布局的新框架下,有效解决发展空间、产业空间、城市空间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了1+1>2的放大效应。

  刚刚过去的2011年,金州新区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0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完成102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5亿美元。在辽宁省56个城区经济指标排名中稳居首位。

  新的一年,金州新区将紧紧围绕“一极两区三城四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下降3.5%以上等的新目标。

  解读二:

  打造辽宁产业升级顶级平台

  “没有产业的城市化是建不起来的。”这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区委书记郝方林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要实现民生与经济双赢必须在实体经济上下功夫。借“两会”东风,该区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重大项目牵动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加快建设“两城四区”,大力提升现代城市功能,塑造中心城区新形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以产业机构优化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被誉为“中国绿色硅谷”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代表着大连未来的高度,更是“中国创造”的成功案例。肩负这一引领东北科技创新旗帜、辽宁省产业升级顶级平台、科学发展典范重大工程建设的甘井子区,将在今年举全区之力实现跨越发展。同时,该区还将加大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中华路商务区以及大连空港商务区等的建设,实现实体产业整体升级发展。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3200亿元。

  谈及今年的民生工程,郝方林书记表示,该区将大力实施惠民工程,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0%投入民生,筑牢全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坝”,使“15分钟家庭服务圈”、“全域公共服务无死角”等民生工程成为该区的特色,让群众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受益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