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CPI和PPI双双回落 稳增长成头号任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22:23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有专家预计2012年CPI为2.6%,PPI为1.1%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2011年中国经济全年最大的谜底于近日揭晓:用尽浑身解数,最终全年CPI同比涨幅仍超目标1.4个百分点,但CPI涨幅持续5个月回落的趋势又透露出希望。

  1月12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CPI涨幅达到5.4%,大幅超过年初设定的4%的目标,但12月CPI仅上涨4.1%,创15个月以来新低。

  “从静态数据来看,控制通胀任务完成得不好,但从动态来看,任务控制目标初步实现。”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果不是很好,但趋势显著改善。过去5个月,回落趋势比较明显,比较扎实,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已经大大消除。”

  除成本上涨和输入性通胀的因素外,货币流动性过剩是本次通胀的主因。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2月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为连续5个月下跌后首次反弹。

  在此之前,M1、M2同比增速已持续5个月双降。“货币的供应量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已从原来的20%—30%降至7%—13%。经历连续两年的货币紧缩,原来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已得以扭转。”王剑辉分析。

  因此,王剑辉判断,未来物价将稳定回落,保持在小范围内波动的局面,如果没有突发事件,未来物价上涨空间比较小。预计本年度单月在3%—4%上下波动,全年在3.5%—4%区间。

  但对物价也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近期受春节因素的影响,食品价格有可能反弹,这一态势已在12月数据中有所体现。“受食品价格上涨9.1%,12月CPI环比涨幅与上月提高了0.3个百分点。”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

  总体来看,这只是暂时现象,难以扭转全年的态势。李慧勇预计,基于最新公布的CPI数据计算,2011年涨价对2012年翘尾影响为1.1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CPI为2.6%。年度CPI前高后稳,前3后2的态势不变。其中1季度上涨3.4%,1、2月份分别上涨4.1%、3.1%。

  此外,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7%,环比下降0.3%,同比涨幅创两年来新低。其中,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环比下降0.4%。

  2011年12月份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低于预期。据李慧勇分析,这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带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美元走强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直接推动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回落,带动工业品出厂价格回落。”

  基于最新公布的PPI数据,李慧勇预测,2011年涨价对2012年翘尾因素为-0.9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PPI将至1.1%。年度PPI维持前低后高的态势,1季度涨幅将回落到1%以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甚至表示,CPI和PPI的连续下滑表明中国经济也受到世界经济疲软的影响正开始出现通缩的迹象,预计最近存款率下调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利率的下调。

  王剑辉认为,目前还不能下通缩结论,通缩的出现和经济快速萎缩有关系,未来经济应该以逐步回落或软着陆为主,不大可能会看到经济快速下滑的局面。此外,劳动力价格和公共产品价格仍有上涨的空间,而国际大宗商品也有抬头的迹象,这些都表明经济不会向通缩的方向发展。

  “通胀的局面总体已基本得到控制,以后经济增速成为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王剑辉判断,从目前的生产数据来看,工业生产仍然保持在较低的增长水平,2011年12月PMI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中小企业依然低迷。预计全年存款准备金率有3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下调的频率主要看经济形势。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