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要紧紧抓住坚守风险底线这个根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1 07:55 来源: 金融时报

  李倩

  记者李倩在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风险防范再次成为会议焦点,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当前海外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加大、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宏观背景看,把防范风险提到了作为生命线建设这个高度,是非常务实科学的。”

  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灾难的国际金融危机,其爆发的深层原因毫无疑问是监管部门疏于监管、金融机构滥用金融资源、投资者忽视风险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再次昭示我们,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才能维护金融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虽然短期内,我国不存在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但是不可否认,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发酵,欧债危机还在深化演变,外围的不确定性较之以往大大增加,而国内在宏观调控进一步推进过程中,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和民间借贷中潜在的风险隐患也会随之暴露。与此同时,国内经济面临增速下降、物价上行的双重压力,金融业改革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金融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从目前来看,尽管这几大领域的风险都还基本处于可控状态,但是在今年全球经济走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一旦这几大领域的风险进一步集中并发生交叉传递,则整个金融系统甚至实体经济都将遭受重大震荡。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金融业已经到了发展瓶颈阶段,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则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而这又容易导致金融系统风险进一步集中并加剧。因此,我国金融业很有必要在当前阶段加强风险防范,严守风险底线,努力化解几大重点领域的风险,为金融业下一阶段改革开放发展夯实基础。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能力建设,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提高科学监管水平,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加强金融机构网络信息安全;必须进一步完善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做好应对预案,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必须密切关注和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向境内转移、局部风险向全局扩散,防范经济与金融风险相互作用、财政与金融风险相互传递;必须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强化银行、证券、保险业日常风险监测,进一步发挥压力测试在风险识别和维护金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银行业要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证券业要完善市场制度,强化行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险业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分类监管制度。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把防范风险贯穿于金融创新全过程。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严防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确保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稳健,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为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风险防范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把存在的问题分析得更透彻一些,把应对的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紧紧抓住坚守风险底线这个根本,紧紧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石,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紧紧抓住加强有效监管这个关键,从思想观念上、从制度建设上、从市场完善上,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努力把金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资金春运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