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监督之困”考验政府公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9 11:2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李慧敏

  辽宁省两会召开之前,人大代表关于“皮炮高速公路对英巍良种猪合作社造成侵权”一案的监督结论是“不满意,正在处理中”。而“不满意”之后,进入法律程序就是问题得到解决的唯一途径。

  这个结果为辽宁省交通厅所乐见,但并非人大代表所期待。

  代表们认为,在坚信法律公正性的前提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此案被拖入遥遥无期的法律程序,之于英巍良种猪合作社是“拖不起”也“禁不起”,没有整体搬迁资金,种猪无法生产,断送发展机会,而且一旦出现疫情,在案件没定性的情况下,种猪场必将遭受灭顶之灾;之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则是“伤不起”,一个事关民生标的达到数千万元、25名人大代表跟踪关注、号称2011辽宁人大监督的第一案,在监督近一年之后,仍然回到原点,这伤的只能是政府的形象,政府公信力也因此面临空前考验。

  一个比较清楚的事实、一个并不复杂的判断,为何却让代表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艰难”?其根源何在?

  一般情况下,每逢谈到代表监督陷入困境,人们多归咎于人大代表的监督缺乏广泛的社会压力、缺乏直接的行政干预、被监督对象的自觉程度差等等,但纵观此案,不尽于此。

  首先,当事人诉求无法直达,令政府判断难保客观和“设身处地”。

  据了解,无论是在呈报给辽宁省委书记的材料还是提交给普兰店市政府的情况说明,在人大代表收集的所有资料当中,种猪场并未提出具体索赔额度,只说明造成损失5000余万元。但这一提法在层层汇报当中却演变成“要求索赔四五千万”“胃口很大”“狮子大开口”……

  如此一来,案件进展磕磕绊绊、举步维艰甚至停滞不前都有了可以理解的基础。但最终,当事人提出的要求仅仅是希望政府帮助协调贷款,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场房作为抵押。

  当事人的真正诉求被遮蔽,原因很简单。在辽宁省政府组织的普兰店现场调研当中,领导听取汇报时,连人大代表都没能参加。而此案当事人——种猪场场主在各种调研、听证、考察的场合均被屏蔽在外,诉求难以直达,导致政府提出的解决方案难以“设身处地”。

  其次,鉴于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类似纠纷不在少数,而此案的样板作用便显得尤为敏感。相关部门更担心的应该是赔付之后所产生的“副作用”,所以这个“口子”轻易不能开启,否则引起众人纷纷效仿要求依例赔偿,其后果不可预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