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胶东半岛村里的年味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1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傅春荣

  作为山东媳妇,我的2012年春节依然是随夫携子,辗转数百公里,奔赴胶东半岛上那个小村落,与公婆共聚,一家人乐乐呵呵的一起过大年。

  对我们这些常年漂在都市里的游子而言,老家始终是不变的牵挂,故乡的风土人情,让在钢筋水泥丛林中逐渐麻木烦躁的心,稍事放松。而只要还能在父母跟前,再大年纪的人都永远保存着一丝孩子气。

  为了我们回家,公公很早就生好了火炉,而且创造性的把烟囱从屋子的炕边盘旋一圈,土暖气一样,所以屋子里很暖和,一点都没觉得比北京冷多少。

  四岁多的儿子,回到爷爷奶奶家很兴奋,见到什么都觉得好奇,简直就是一场奇妙探宝之旅。不管是大年26去镇上赶集,还是初一凌晨4点钟起床去挨家串户的拜年,都让他开心无比。

  说到赶集,怕是最能体现各地民风民俗、经济水平以及生活状态等等一系列特点的活动了。

  山东招远的集市,就是这么特色鲜明、生动活泼,虽然卖的东西不同,但透过熙熙攘攘的眼神,那种年庆的气氛和对生活不息的追求,跟我老家——关中平原上那个小镇子简直一模一样,熟悉的让我心潮涌动。

  红艳的春联、翠绿的布匹、色彩浓郁的宗谱以及各种衣裳鞋帽,加上满口结实的胶东方言,汇聚成一台精彩纷呈的吕剧,看得我不亦乐乎,手里的镜头跟眼睛一样快不够使了。我在拍别人的同时,也成了他们眼里的风景。

  山东的经济在全国省市中都算是领先的,胶东半岛更是山东比较富裕的地区,所以,这里农村的生活水平明显要比西部地区要高,这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感受。

  其次,就是山东人始终保留着很多比其他地方更为传统的东西。比如除夕请宗谱,小孩子要给老祖宗、给长辈磕头,再比如守岁,一夜不眠,整个村子的人互相串门拜年等等,这些细节都升腾成一股浓浓的年味儿,让人品咂不尽。

  但这次回家,又有了新的触动——儿子在老家,几乎找不到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这让他颇为郁闷,也让我心生感慨。

  跟公公聊天,他告诉我,村子里像我们这一辈儿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没有在家种地的了,上大学的留在大城市,没上学的也都进县城打工了,现在干农活的就剩下他们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了。

  “所以,进城后过年很多人也难得能回村,再加上山东的计划生育很严格,村子里的小孩子这两年还真是不多。”公公最后感叹:农村靠种地挣不到钱啊。

  是呀,靠种地挣不了钱,所以不管推不推行城镇化,年轻人向城市流动,就成了不可改变的现实,但是,农村的将来该靠谁呢?难道我们要把所有的村庄都变成城市,不再需要有人种粮食、种菜?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已经可以完全赶得上城镇化的步伐了吗?

  作为从小在农村长大、成年后常年游荡在城市的人,我是真心的希望,这个小村子能一直保留自己朴实的本质,村里父老乡亲的生活,也真的可以红红火火、越来越好!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过年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