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莫把养老金当作救市“强心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从春节前开始以各种大道和小道消息形式传播的“养老金入市”一说使市场颇为兴奋了一阵,节前的拉升和节后的起伏,均与此有很大关系。

  对于养老金入市一说,舆论泾渭分明地出现了两个阵营,双方观点都十分鲜明:一方认为养老金入市既能寻求到保值增值的渠道,又能增添市场活力;另一方则痛心疾首于养老金眼看又要打水漂了,A股的庄家又要把百姓的养老钱圈走了。

  双方争执不下,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即应该基于什么样的基础去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目前的股市是不是养老金可以入市的市场?从点位看,确实是几年来的低点,如果养老金趁低入市,操作得当的话应该能有所斩获。但从市场基础看,在监管尚未完善的时候贸然入市,必然会带来打水漂的风险。

  其次,养老金入市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参照企业年金入市的比例,可能会最终定在30%左右。这样的话,也不存在养老金在A股市场完全打水漂的说法。按投资结构分析,30%的比例用于略为激进的理财也说得过去。毕竟,完全凭借债券和银行储蓄等稳健投资获取的收益难以跑赢通胀,最终受损的还是依靠养老金的工薪阶层。

  再者,提前渲染“养老金入市”的做法不足取。即使养老金可以入市,也得选择好入市时机,而不是事前炒作将市场价格拉高,等养老金真的入市时就可能“被套”了。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看,养老金入市与否的各种消息,已经对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成为庄家们“讲故事”的桥段,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扩容,各种资金进入A股进行保值增值的情形将越来越多,这也是一个成熟市场的常见景象。养老金到底入不入市,怎么入市,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如住房公积金等其他公共资金入市,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些资金代表着新的投资力量,确实能给A股市场“输血”,流动性增加之后市场也会随之活跃。

  但无论出于哪种考虑,都应该认识到,包括养老金在内的所有资金都不是拉高股市、方便庄家出货的“强心针”,这些资金的进入应是在注入市场活力的同时,也通过得当投资获利,最终服务于民的。资金量的增大自然会让市场乐观情绪高涨,从而拉高点位,皆大欢喜。但一个成熟的市场绝对不能靠这种消息来制造虚假的短暂繁荣,更不能每当市场低落就开始奢望再有一笔资金“从天而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