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FOF:2012年持续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3: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郝凤苓

   在过去的一年里,人民币FOF风生水起:不仅各地的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国开行和苏州创投发起的国内最大的人民币FOF——600亿元规模的国创母基金经历了一年的运行,诺亚、清科等民营FOF也先后崭露头角。

   近几年来,国内人民币FOF市场主要形成了这样三股力量:政府引导基金、诸如国创母基金这样的由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FOF、清科、诺亚等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人民币FOF。

   从数量上讲,现阶段,政府引导基金仍是主流。清科2011年的报告显示,以机构数量计,政府引导基金已达104个,在整个人民币FOF市场占比93.7%,其次是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人民币FOF,占比3.6%。

   2011年6月,清科分析师刘碧薇就撰文称,人民币FOF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在整个市场上活跃度不断提高,数量已占境内市场的六成。

   龙年对于人民币FOF而言,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年份?

   三股力量的2012

   2011年下半年起,PE市场的募资开始变得困难。

   这一状况在今年是否会得到改善?苏州创投的基金管理人王吉鹏认为,从募资角度来说,2012不是一个很好时点,二级市场的估值下降,投资人是否对股权投资基金这个产品继续有兴趣是有疑问的。

   在浙江省引导基金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海峰看来,这对FOF而言可能是个机会:在LP变得谨慎的情况下,GP逐个沟通LP的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这会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FOF;从LP层面看,他们也开始了解FOF的运作模式及好处,会更接受FOF。

   无论是国创母基金VC部分的投资人李剑,还是王海峰都对2012年的人民币FOF市场持乐观态度。“2012年人民币FOF将持续稳步增长”,李剑认为。但不同性质的人民币FOF或将面临不同的发展前景。

   王海峰判断,未来2-3年政府引导基金将进入相对低潮的阶段。“目前大多数的政府引导基金都设立有2-5年了,基本都处于投资期即将结束阶段,即他们可动用的资金其实已经不多了。”王海峰认为,政府引导基金后续的资金来源,要么是收回投资滚动发展,要么是政府另行安排出资,但明显后者的不确定性更大。

   相对而言,李剑更看好市场化人民币FOF的前景。“因为民营LP理念逐步成熟,开始接受私募股权投资产品;而市场化FOF管理团队近两年也在逐渐成长,在与投资人沟通以及FOF产品设计方面正在逐步积累经验。”

   尤其是以国创母基金为代表的以国有资本出资为主的市场化FOF优势将逐渐显现。

   首先是资金来源的保障。国创母基金成立时,国开行、中国人寿、社保基金、中再集团等国字号机构纷纷表现出投资意愿。2009年3月,成都银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个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国有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FOF。

   未来,保险资金还将可能为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FOF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据报道,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周立群表示,未来将有约6000亿的保险资金可以通过FOF的方式投入到PE领域。

   障碍尚存

   PE FOFs起源于1975年的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际股权投资权威研究机构Preqin公布的数据,PE FOFs的募资金额从2000年的297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450亿美元。2010年,美元PE市场中39%的资金来自FOF。

   但在中国,FOF还很稚嫩。

   银科创投的副总经理肖建就认为,目前,人民币FOF还处在婴儿期,所以,在国内寻找本土比较专业的FOF人才,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2012年,人才瓶颈依然存在。其次,也有LP表示,相比直接投资GP团队,投资FOF要支付双重管理费,关键就要看FOF拿什么吸引LP,但一些FOF目前所提供的价值尚无足够的吸引力。

   怀揣人民币FOF冲动的另一股力量是外资FOF。在外资PE纷纷募集人民币基金的当下,外资FOF也希望募集人民币FOF。外资FOF艾德维克(Adveq)、合众集团(Partners Group)都是较早尝试转身的外资FOF案例。但直至目前,进展都不顺利。

   有观点认为,即使在2012甚至未来2-3年,这一状况也难以得到大幅改观,因为外资FOF在国外通常以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并不多,而习惯了较长存续期的外资FOF管理人又很难与缺乏耐心的人民币散户LP达成一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