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年财税政策恐将掘地三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1:00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在面临地方债及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唯有拿弹性最高的税收收入开刀,才能勉强度过难关。

  许多评论都称,2012年中国将开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新一轮财政改革,特别在地方债压身之时,深化分税制改革的呼声更是此起彼伏,2011年末,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开闸与增值税改革的尝试曾一度被视为财政改革重启的信号,被市场津津乐道;也有评论称,2012年中国应该拉开减税的大幕,改变财政收入累年超高速增长的局面,让利于民,而非与民争利,国进民退。

  现在来看,这些愿景与呼吁固然美好,从学理来看亦是理所当然,但是,当我们从应然回到实然,重新审视冷冰冰的经济现实——2012年的财税政策恐怕不仅不会像各方评论中所描述的那样美好,恰恰相反,在地方政府普遍缺钱的大背景下,对于财税的渴求将把现实推向另一个极端——安邦研究团队认为,2012年的财税政策恐将掘地三尺,需要引起企业与个人的充分重视。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中国既有的政治体系中,缺乏对政府权力的硬约束。这使得地方政府在遭遇财政困难时,往往会选择开源而非节流的方式过关。这种开源,体现在实践上,便是征税力度和广度的加强,掘地三尺,竭泽而渔。

  我们可大致为地方政府的财源做一个分类,共分为四级:一级财政即传统的财政税收,二级财政以土地出让金为主,也被称为土地财政,三级财政来自于国企的分红,四级则是各种规费(比如公路收费等痼疾)。依次观察各级财政的弹性,2012年的财税前景一目了然。

  首先是四级财政,各种规费。以公路收费为例。2012年为实现扩内需的政策目标,清理公路收费是当下中央政府的主要着力点,目前五部委联合开展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进入下半场,自查自纠阶段结束,已进入检查复核阶段。这虽并不意味着规费的财源将大幅缩水——事实上,在清理收费的实践中可观察到,地方政府采用了各种应对手段,比如将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等,以规避中央政府的清理——但也表明,规费难以成为地方财源的新增长点,在中央的高压下,顶风作案的风险很高。

  其次观三级财政,国企分红。2010年有关部门曾发文,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范围;至2011年,相关部门再次出台通知将650余户企业纳入上缴“红利”企业范畴内;最新的政策动向则是,又有301户企业将纳入上缴“红利”企业的范畴。从纸面上看,政策的扩容和加码似乎有利于三级财政的扩张,使国企“红利”能够更多用于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但若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相关企业可通过各种方式腾挪资产负债表,将盈利做成亏损,这种增量实不宜高估。

  第三则是土地财政。在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主基调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大多缩水。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全年土地出让金为1210亿元,同比下降20%。去年稳居全国土地出让金之首的北京,虽以1054亿元位居第二,同比则下降36%。其他同比下滑较多的城市还有:杭州(36%)、武汉(32%)、南京(31%)、长春(30%)等。除总量缩水外,中央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统筹也将令地方倍感难受。从已公布的信息来看,中央已将保障房建设、水利建设以及教育等多项公益支出与土地出让金挂钩,这对于本已揭不开锅的地方政府而言,更是一副沉重的枷锁,不仅扩张无望,还需要忍受不断缩水与侵蚀的痛苦。

  由此来看,在面临地方债及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唯有拿弹性最高的税收收入开刀,才能勉强度过难关。这意味着2012年的征税力度将大大加强,以前可征可不征的税种将统统全力开征,同时开辟新的税源,开征各种苛捐杂费,这样,即使2012年经济增速下降,税基的增长放缓,地方政府仍可从实体经济中“榨取”足够多的资源,满足自身的需求。而这显然不符合中央政府保增长的初衷。但只要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变,政府权力未得到限制,保增长的努力都会蜕变成这般的国进民退。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各企业与个人都得注意了,2012年的财税政策不仅不会像传说中那般充满希望,恰恰相反,很可能将被地方政府推向另一个极端,掘地三尺。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1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