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银行暴利七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20:46 来源: 中国企业报——十四评发展实体经济
李锦 李宁
长此以往,牟取暴利的银行业,不仅难以成为中国经济的坚实后盾,反而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抽血机,将企业的血液残酷地榨取。
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窘迫的企业生存状态,已容不得我们迟疑与退却。时至今日,银行业的畸形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如何以有效的对策,遏制银行暴利现象,确保国民经济稳中增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以单边加息降低利差
对于当下经济形势来说,采取存款单边加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是在短时间内终结银行暴利的一种有效途径。
采取单边加息的措施,就是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2011年前三个季度,我国16家上市银行,净利差收入高达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0%。高利差已成为当前银行暴利的最主要来源。在贷款利率保持不动的前提下,单边加息,就能有效减少银行由于利差导致的收入过高和利润过高。例如,如若将现有利差缩小0.5%至1%,银行盈利就将减少三四千亿元。这将会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目。
利率要提高到多少才合理?2011年全年CPI同比增幅达5.4%。目前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3.5%,这也意味着2011年在银行存入1万元,不但没有正收益,反而亏掉190元。银行的存款利率应该高于通货膨胀率,至少不低于通货膨胀率。惟其如此,储户存款才能保值。这一措施,亦有利于企业存款收入的增加。
除了存款单边加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符合目前的宏观大环境。央行下调准备金率后,银行的流动性就会大为增加。资金运用就会成为主要压力,那么银行的相应议价能力也会随之有所下降。这样一来,中小企业的借贷环境,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以利率市场化打破垄断
当前,非市场化利率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弊端正日益凸显。
如若利率市场化,便能够有效打破当前银行的垄断地位。银行之间为了吸纳更多存款,势必展开竞争,提高存款利率便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经营相对灵活,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就使得他们可以在提高存款利率来吸纳存款的同时,又可以降低贷款利率争取更多客户。而贷款利率的降低,反之又能够直接降低借贷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补偿中小企业贷款相对较高的风险和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增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长此以往,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便可以获得有效的解决。
因此,对于当下中国来说,利率市场化已是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打破银行垄断、终结银行暴利的需要,亦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才能把资金配置到最需要、效益最好、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上来,而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目前的金融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是大方向,亦是对于我国的一大考验。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需要一段过程。但是已不能按兵不动了。
以中小企业特殊政策
扶持实体
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扶持力度,已成为“寒冬”中苦熬的中小企业的普遍呼声。
在实体经济空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资金链是企业当前遭遇的最大困难,对中小企业来说,一定程度上是成也融资,败也融资。多少中小企业命悬一线,面临崩盘,而此时的中国银行业却仍然在以提高贷款利率为手段,获取暴利。
加大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迫在眉睫。这个政策,首先是国家的宏观层次要鼓励并约束银行业向中小企业倾斜,其次是银行的政策,包括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信贷行业投向、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票据授信支持、加快推广商业承兑汇票的普及等都是加大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可行之策。然而最重要的,还是降低中小企业的借贷门槛,为其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以调整虚拟经济速度
统筹发展
控制信贷发放规模和速度。一方面信贷投放要注重质的提升,加大对优质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严控“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的授信,控制信贷规模;另一方面要控制信贷速度,银行缺钱的根本原因是银行本身放贷过猛,银行信贷增长过快,这样导致存款跟不上贷款,从而在贷存比约束下吃紧。诚然,银行放贷才能盈利,但银行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微观利益,微观利益应当主动服从宏观经济的需要,应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严格控制信贷发放规模和速度。
要明确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适应度,明确银行业利润的增长度,对于这两个“度”的把握上,形成明确的指标体系。注意对虚拟经济的扩张程度加以控制,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制订相应的货币政策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引导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回归。
以加大对银行征税削利
国家应该加强对于银行业的税收监管,提高银行业的税率,对银行业的暴利进行征税。银行暴利的主要来源是较高的存贷款利差,由利差所带来的利润占据了银行总营收的百分之七八十。而存贷款利差为国家所定。因此可以说,银行业的利润,不是由于自身的劳动所得,不是创新所得,而是坐地生财,靠着央行定的利差赚取暴利。对银行的征税可以采取对中小企业支持幅度顶税办法进行退税,把实际的好处转让给中小企业。
以加大监管力度
建设金融秩序
由于虚拟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蕴涵着内在的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网络化电子化手段加强,使得金融交易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多变性,特别当金融扩张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时,以资金融通和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资本运动使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增加,若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应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建立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同时要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管理,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和投机。
今年,由于货币政策不断紧缩,流动性不足,银行纷纷在表外资产方面大动脑筋,通过各种方式将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虽然监管机构针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惩罚措施,但银行仍然置之不顾,大打擦边球。因此,监管层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地强化。监管力度的强化,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银行降低高风险、高盈利的动力。
以经济社会双效益考核
树立银行新形象
银行不仅要追求经济指标,也要兼顾经济责任。中国的银行业主要还是国有的,还承担着回馈社会、反哺民众的责任。面对物价因素造成的居民收入不断缩水,居民的存款不断贬值,一些国字头企业、一些垄断行业却依靠垄断、依靠政策获取高额利润,其领导班子拿着让百姓只有仰望的高薪,其员工也拿着超出社会平均收入几倍、几十倍的收入,总让人感觉到这是一种“损不足以补有余”的怪象。国家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如果只重赢利,不履行社会责任,就丧失了享有垄断资源的法理基础。像国资委对央企一样,改革考核机制,取消单纯经济考核奖励办法,调整经济社会双效益考核的激励机制,不得将存款考核指标与职工个人挂钩,加强对违规揽存行为的查处。
在实体经济的清冷寒冬,银行业的一举一动,关系着中国千千万万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着中国实体经济的返暖回春,关系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兴衰成败。
时不我待,岁不我与。在银行暴利、经济形势严峻的今天,让我们齐心戮力,换取一个良性、平衡发展的金融秩序,换取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国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