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昌现象:实业样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4:22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钟文 丁仕松

  企业争做细分市场隐型冠军,政府服务不分企业大小

   过去的一年,受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一片暗淡。由于出口受阻,外贸订单下滑,加之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广东、浙江等一些地区纷纷出现企业“倒闭潮”。“跑路老板”一时成为热门词汇。然而,地处浙江东部山区的新昌县,由于坚守实体、做强主业,在逆势中却依然获得较快发展。

   来自新昌统计部门的消息,2011年1—11月,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3.4亿元,同比增长20.42%,预计全年同比增长20%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02亿元,同比增长19.9%,预计全年同比增长20%左右;实现利税总额64.09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利润47.73亿元,同比增长16.3%。而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却是一个个全国乃至世界级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做支撑,也因此,新昌被媒体誉为实体经济的“新昌现象”。

   为什么会是新昌?为什么会是新昌的企业家?他们如何抵住高利润的诱惑?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坚守?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新昌县的企业、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找支撑新昌实体经济背后的力量。

  为什么坚守实业

   “我们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便在成熟的条件下考虑多元化发展战略,也只投资而不投机。”说这话的是万丰集团董事长陈爱莲。18年前,她带着十几个人、50万元钱从做汽车零配件起家,到现在公司已成为总资产70多亿元、员工7100多人的全球细分市场里的行业领跑者。

   万丰集团宣传部副部长陈春骁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公司资金非常充裕,公司董事长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国内外考察项目,很快就会有两个项目落户新昌,依然是制造业。

   “我们几乎没有银行借款。”新昌县康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康平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他们的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没有用到其它地方,这样不会搞得资金很紧张,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稳定地控制在20%以内。

   较低的资产负债率让康立电子得以大手笔投入研发,也使企业的销售收入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11年,康立电子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人均产值90多万元,成为新昌县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企业,而因为企业占地只有5亩,也使得企业成为单位面积利润率最高的企业。快速的发展使得康立电子一跃成为行业前三甲,而这样的业绩,徐康平带着他的团队走了整整13年。

   在达利丝绸达利(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林平看来,“做实体经济也好、做虚拟经济也罢,无非是短期行为和长期发展的取舍,很难去说对与错,关键看你是否能把控。”

   做企业难,做丝绸企业更难。林平说他常常夜夜难眠,如履薄冰。然而,他却在这个行业坚守了35年。他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他觉得做房地产就像人没有灵魂一样,房子卖掉了,什么也不会留下。而做实体不一样,不管市场风云变幻,企业总还是在的,心里觉得踏实。当然,能够坚守,还源于他对丝绸的爱。

   而被誉为维生素大鳄的浙江新昌制药厂负责人李春波手握18亿元现金,却从不为高利润行业所动,始终坚守医药行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维生素E生产企业,这里生产的维生素E的平均利润率超过了30%,是国内普通医药行业的6倍,今年新昌制药的销售额将超过40亿,经营利润100%来自主业。

   “这样的高利润完全可以和房地产相媲美。”新昌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笑谈,为什么要去做别的呢?

  为什么能赚大钱

   作为一个山区县,新昌在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交通方面都不占优势。然而,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昌当地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一直超过10%,远高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3.84%的平均利润率。不管是传统的医药、机械行业,还是新兴的电子等产业,不管是产值数十亿元的较大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他们绝大多数都能在制造业同行利润趋薄、经营困难的情形下获得较高利润。

   “资源不足科技补。”新昌县副县长严钢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山区县,发展工业的唯一依托就是科技创新。

   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小企业,研发团队却超过了总人数的20%,每年平均净利润为10%—15%。2008年金融危机时,总经理俞朝杰告诉员工:“在经济低迷时,有40%的企业会倒闭,40%企业勉强支撑,还有20%可以化危为机。我们要做这20%。”陀曼瞅准了各企业用工成本增长和用工荒的压力,研发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可将员工从10个减少到1个,产品很受青睐。2008年也成为陀曼成长最快的一年,当年产值同比增长900%。

   新昌制药的拳头产品—— 维生素E的市场销量,一直以来由于纯度的制约而影响提升空间,企业为此每年新增1.5亿元经费加大研发力度。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去年新昌制药通过自主创新,终于掌握了提纯的核心技术,把维生素E的纯度从96%提升到99%以上,一下子打开了欧美高端客户市场,今年新增了3000吨以上的销量,带来了5亿多元的销售产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就是生产力的抓手。新昌的企业家对人才的重视素有传统。

   一些企业对人才采取“纳、育、用”三结合措施,对高材生广揽,对有才者重用,对有贡献者重奖。如果有人不适应企业需要,可以“升学走人”,考上研究生后深造期间,企业为其发工资、发补贴,读完以后“来去自由”。

  此举反倒凝聚了人才,使人才乐为其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生开始出现就业难,新昌制药厂便来了个“人才抄底”,从全国30个省市区引进了近200名大学生。这批人才如今成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令同行羡慕不已。

   万丰集团曾一次团购1000套房子分给职工、40辆宝马汽车奖励给员工。不仅大企业,小企业做得也毫不逊色。康立电子积极鼓励员工出去深造,学费、差旅费公司全部报销。

   而在企业有所动作的同时,新昌县政府也不甘落后,积极推动人才战略工程。设立县跨世纪人才基金,建立高级人才专家库,建立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每年拨出专款用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各类人才培育、奖励,对带着高新技术成果实施转化的博士或副高职称以上科技人才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创业资金补助,对企业在职培养1名博士研究生给予2万元资助,对经批准新建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给予一次性5万元科研经费资助。

   据悉,目前,新昌全县共有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每年引进外地科技人员600多名,2010年全县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2064人,万人拥有量达1443人。这些人才对新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靠什么服务企业

   “小政府大服务”,这是当下许多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然而,如何做好服务有时并不那么简单。

   在谈到政府的服务时,康立电子总经理徐康平很受感动。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创业之初,他们租了千把平方米的场地,非常简陋,年产值在300万元左右,但没想到的是,县科技局居然找上门来了,鼓励和帮助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加大研发力度,并积极引导他们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但因为以前没接触过,怎么办手续,怎么申报,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条件都不清楚。在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如今康立已经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服务企业不分大小。新昌县科技局工业科科长王新英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大企业做好服务,小企业做好扶持。她说,大企业本身就有能力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且有专职部门,我们只需要做好服务就可以;而小企业则不然,所以需要我们去扶持、去帮助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下去,了解他们的需要,进而帮助他们。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动推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专业公司。由于受资金限制,企业一直成长不快。后来,县科技局了解到情况后,觉得企业所在行业很有发展潜力,就把他们引进到县科技局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园区,在房租、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的优惠和扶持,企业在第一年就从原年产值300万元上升到1500余万元。

   如今的捷昌科技已经底气十足。“我们就是标准。”总经理苏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作为新兴行业,他们是该行业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他们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目前,公司正以年均40%的速度快速增长。

   据悉,新昌县每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去年占地方财政的3.81%,而且还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

  靠什么解决融资

   就在去年,为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压力,温州一些企业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各种互保联盟、互保基金抱团取暖,地方政府也设立各种专项基金,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其实早在2009年,新昌县就以财政担保的方式设立了信用担保短期周转专项基金。

   新昌县财政局资金科科长丁优龙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新昌的大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并不缺钱,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难免遇到问题。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新昌的一些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县财政局在2003年设立担保公司为企业融资的基础上,又与绍兴银行新昌支行合作。由县财政出资5000万元存入绍兴银行新昌支行,从而获得1亿元贷款的授信。今年他们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追加3000万元存款,获得6000万元的授信,这样今年总共可获得1.6亿元的授信,可以有力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丁优龙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由于只针对中小微型企业,所以设定的信贷规模也比较小,每家每次贷款不得超过300万元。另外,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对象只限工业企业。为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也为真正服务于困难企业,首先他们会与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对企业进行考察核实,了解实情,再交银行,由银行按照银行商业贷款的审核办法对企业进行再次审核,符合标准后再发放贷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笔坏账。

   据丁优龙介绍,去年一年他们共办理专项资金业务104笔,提供资金3.65亿元,同比增长183%,累计提供周转转贷资金5.32亿元。另外,2009年,县财政还专门划出4000万元专项信用贷款资金,2011年贷款业务48笔,金额11800万元,累计推荐金额3.12亿元。

   浙江恒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孟成就是这些信用贷款的受益者。

   “我们最担心的是,银行贷款到期了,我们的钱还没准备好,这个时候睡不着觉的。”石孟成表示,现在有好的政策,给我们企业转贷,三天里面,就把钱给你办好了。

   其实,除了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外,新昌县还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如县里每年安排1.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为技改、科研、引进人才提供补助。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新昌实体经济的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