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年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发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1:4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丁晓琴

  2012年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发布:

  1月CPI暂停回落新增信贷增至近万亿元

  2月信心指数止跌回升至50.3

  2012年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显示,来自国内外23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1月CPI同比增速将暂停回落态势,预测均值为4.1%,与统计局公布的上月水平持平。备受关注的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将大幅飙升至9865亿元,较去年12月大幅增长近3500亿元。1月进出口增速全线放缓,贸易顺差萎缩至89.3亿美元。

  2012年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预测均值为50.3,止住连续两月跌势回升至荣枯分水岭之上。

  由于报表制度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数据将在统计局的1月份数据中缺席。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度GDP同比增速(9.2%)

  最佳预测:9.2%

  潘向东:银河证券

  陈 超:工银瑞信

  彭文生:中金公司

  王志浩:渣打银行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8.9%)

  最佳预测:8.9%

  滕 泰:民生证券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18.1%)

  最佳预测:17.7%

  鲁政委:兴业银行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2.8%)

  最佳预测:12.6%

  丁安华:招商证券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12月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23.8%)

  最佳预测:23.8%

  陆 挺:美银美林

  信心指数:预测均值

  50.3 止跌回升

  

  调研结果显示,2012年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预测均值为50.3,中位数为50.2,均高于1月信心指数水平(49.6)。这是该信心指数连续两个月跌破50分界线后首次回升至分界线之上。其中,中金公司给出了最大值52.0,花旗集团给出了最小值48.0。

  信心指数的走势与官方PMI的基本一致。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1月PMI指数为50.5%,比去年12月回升了0.2个百分点,并连续两月回升至荣枯分界线50%上方。

  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1月PMI显示伴随着早前过紧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中国经济中需求与供给均保持平稳态势,经济继续维持“软着陆”的运行态势。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表示,上半年房地产调控不放松,欧债危机影响较大,房地产投资和出口不确定,经济还会缓慢回落,预测一二季度GDP分别增长8.7%和8.5%,继续呈现“软着陆”态势。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指出,受国内外需求放缓影响,经济增速将会进一步下降,一季度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至8.3%,经济进入整体去库存阶段。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更是预计,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已经很明显,经济增速在一季度可能会降到8%左右。

  不过,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经济活动同比增速延续放缓态势,但环比增速趋稳。

  存货周期重启将使经济早日筑底。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2011年四季度GDP增速为8.9%,高于预期,经济增长的超预期源于工业中上游行业,或与存货周期重启有关,预计经济环比增速或在2012年一季度见底,存货回补或将成为上半年经济见底回稳的主要动力。

  工银瑞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超也认为,“经济走势呈缓慢趋势,PMI产成品见顶回落,原材料库存继续上行,说明库存周期也向积极方向转变,先带动环比而后带动同比。一季度经济见底再度得到确认。”

  不过,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提醒说,短期内经济增速开始下滑,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要密切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下滑速度,这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速。

  

  

  CPI:预测均值

  4.1% 持平上月

  

  

  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CPI将暂停回落态势。

  调研结果显示,1月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和中位数均为4.1%,与统计局公布的去年12月水平持平。该指标自去年7月份创下6.5%高点以来,已经连续下降5个月。其中,中国银行给出了最大值4.4%,银河证券给出了最小值3.6%。

  彭文生认为,由于春节推动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CPI回落态势暂时停止。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表示,1月份因为春节因素,食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涨,特别是春节期间南方出现了明显的雨雪天气,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升,预期1月CPI同比上涨4.3%。

  不过,丁爽预计,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于稳定,国内投资需求继续疲弱,2月份通胀可能会降到4%以下,年中个别月份可能低于3%。陈超也预期通胀有望在2月份加速下行,在3%~3.5%左右的水平。

  滕泰分析称,2011年生猪存栏持续增加,今年猪肉价格将以下跌为主,房价房租同比持续下行,今年前三个季度物价总体保持下行趋势,预测CPI同比1月较高,2月较低,3~6月回归3.2%~3.5%之间,三季度低于3%。

  与市场普遍乐观的情绪不同,沈建光认为,今年通胀总体回落幅度可能有限,今年全年的通胀或将维持在4%左右,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欧美量化放松,全球流动性将更为宽松,而伊朗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将推动今年油价上涨;二是刘易斯拐点出现以后,劳动力成本上涨已具有趋势性特征;三是国内货币政策也会进一步松动,以实现中国经济软着陆。

  PPI将继续下调。调研结果显示,1月P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0.8%,中位数为0.7%,均低于统计局公布的去年12月水平(1.7%)。其中,中国银行给出了最大值2.0%,美银美林给出了最小值0.3%。

  诸建芳认为,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基本企稳,但是考虑到与上月均值相比,仍略有回落,预计1月PPI同比涨幅0.5%。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

  CPI同比增速(4.1%)

  最佳预测:4.1%

  诸建芳:中信证券

  

  2011年12月

  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2年1月预测:

  诸建芳:4.3%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PPI同比增速(1.7%)

  最佳预测:1.7%

  丁 爽:花旗集团

  诸建芳:中信证券

  丁安华:招商证券

  

  2011年12月

  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2年1月预测:

  丁 爽:0.7%

  诸建芳:0.5%

  丁安华:0.8%

  

  

  外贸:贸易顺差降至

  89.3亿美元 进出口增速双降

  

  

  调研结果显示,1月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89.3亿美元,中位数为101.5亿美元,均低于海关总署公布的去年12月水平(165.2亿美元)。机构对1月贸易顺差的判断分歧较大,高盛高华给出了202亿美元的最大值,民生证券给出了10亿美元逆差的最小值。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在进、出口双降的情况下,预计顺差仍能保持在160亿美元左右这一不算太低的水平上,但诸建芳则预计,单月将出现9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在出口方面,调研结果显示,1月出口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0%,中位数为2.0%,大幅低于官方公布的上月水平(13.4%)。其中,银河证券给出了最大值9.48%,中信建投给出了-11.4%的最小值。部分机构对1月出口比较悲观,共有8家机构认为1月出口同比增速跌入负增长区间。

  在进口方面,调研结果显示,1月进口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0.6%,中位数为0.5%,均大幅低于官方公布的上月水平(11.8%)。其中,工银瑞信和中信证券给出了最大值11.2%,中信建投给出了最小值-16.4%。共有8家机构预计1月进口同比增速出现负值。

  沈建光预计,1月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增速都将进一步放缓,进口增速将放缓至0,出口放缓至3%左右。

  诸建芳表示,1月份进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回落,预计1月份出口增长6.3%,进口增长11.2%。他指出,首先是由于2012年的春节效应和工作天数的变化会扰动进出口数据;其次,是因为2011年1月份进出口均实现了“开门红”,基数较高;最后,多个领先指标表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11年12月加工贸易进口增速滑落至6.17%,为两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外,欧美OECD领先指标也表明未来外需将延续疲弱态势。

  鲁政委认为,1月份进、出口增速可能双双坠入负增长区间,预计出口同比下降3.8%,进口同比下降9.9%,“这既有农历春节生产不正常因素的影响,也应该有人民币有效汇率过强导致企业订单不足的影响”。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

  贸易顺差(165.2亿美元)

  最佳预测:160亿美元

  胡艳妮:中信建投

  

  2011年12月

  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2年1月预测:

  胡艳妮:24亿美元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

  出口同比增速(13.4%)

  最佳预测:13.5%

  诸建芳:中信证券

  曹远征:中国银行

  连 平:交通银行

  胡艳妮:中信建投

  

  2011年12月

  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2年1月预测:

  诸建芳: 6.3%

  曹远征: 暂缺

  连 平: 6.2%

  胡艳妮: -11.4%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进口同比增速(11.8%)

  最佳预测:13.0%

  潘向东:银河证券

  

  2011年12月

  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2年1月预测:

  潘向东:5.22%

  

  

  新增贷款:预测均值

  9865亿元 大幅增长

  

  

  1月新增信贷将大幅增长。

  调研结果显示,1月新增信贷预测均值为9865亿元,中位数为10000亿元,均较央行公布的上月规模(6405亿元)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澳新银行给出了最大值12000亿元,银河证券给出了最小值6500亿元。

  沈建光预计,今年首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或将为1万亿。他指出,一般而言每年1月都是全年新增贷款最高的一个月,主要是上一年很多项目的贷款被转至下年,而每年年初银行也可以根据新情况,采取新的利率,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此外去年年底有财政存款被大量释放到银行体系,也有助于增加贷款增长。

  鲁政委更是预计1月新增贷款会达到1.15 万亿,从最近几年的信贷投放节奏看,这一水平与全年8.0万亿的信贷额度基本一致。

  不过,诸建芳指出,2012年信贷总量相对于2011年有所宽松,预计将达到8.2万亿,按照近年的放款节奏,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大致为2.5万亿,1月份的信贷相对较多,考虑到1月份春节因素的影响,估计1月的新增贷款在9500亿左右。

  根据央行数据,去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405亿元,去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共增加7.47万亿元。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

  新增贷款(6405亿元)

  最佳预测:6400亿元

  马 骏:德意志银行

  

  2011年12月

  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2年1月预测:

  马 骏:9000亿元

  

  

  M2:预测均值

  13.6% 持平上月

  

  

  调研结果显示,1月M2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3.6%,与央行公布的去年12月水平一致。其中,中信建投给出了最大值为17.9%,民生证券和高盛高华给出了最小值12.5%。

  沈建光预计1月M2同比增速或将达到14%。

  诸建芳表示,考虑到2011年12月M2增速较大上升有一定的季末因素,1月这一影响消失,因此预期1月M2增速将有小幅下降,同比上升13.3%。

  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底,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11月末高0.9个百分点。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12月

  M2同比增速(13.6%)

  最佳预测:13.1%

  马 骏:德意志银行

  2011年12月

  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2年1月预测:

  马 骏:13.8%

  

  

  存款准备金率:

  9家机构预测2月底将下调

  

  调研结果显示,在给出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预测的14家机构中,9家机构预计本月内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届时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为20.5%。调研结果显示,本月内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保持稳定,分别在3.5%和6.56%水平。

  鲁政委认为,考虑到逆回购的资金年后需还给央行,面对市场对经济下滑的担忧不断加重,预计2月份仍需继续下调准备金率。

  沈建光表示,1月PMI数据显示,货币政策松动与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稳步展开,2012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降低,因此将上半年准备金率下调的频率下调至4次。他指出,由于年底政府支出加大具有季节性、资本外流情况仍在持续、存款准备金率维持高位且并非常态,继续下调存准率仍有必要。

  去年12月5日,央行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1%,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7.5%。这是三年来央行第一次下调准备金率。

  

  汇率:预测均值6.18

  

  

  调研结果显示,2012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预测均值为6.18,其中,兴业银行预计年内将出现贬值,预测值为6.52;瑞穗证券预计升幅最大,预测值为6.0。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2012年2月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3102。2011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约4.7%,今年迄今则微贬约0.2%。

  沈建光预计,年底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多升值至6.2013水平后会逐渐接近其均衡水平。

  

  政策:存款准备金率仍将下调

  

  

  近期对于宏观政策的展望,依然还集中在货币政策上。不少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仍将下调。

  彭文生指出,货币条件将继续因政策面的支持而改善,预计2月的银行间流动性将随着到期量的萎缩而再次偏紧,但央行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者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放松货币条件。

  丁爽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会偏向于宽松,在资本流入结构性减少的情况下,央行不得不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很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在货币政策总体放松的基调下,目前公开市场操作担当起释放流动性的重任,但在外汇占款增长趋势性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的影响下,仍需要通过下调准备金率来缓解流动性紧张,预计准备金率下调2~4次;利率方面,除非有严重的负面冲击,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潘向东认为,近三到四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混沌增长”状态,经济潜在增速下降,政策出台有不确定性。他指出,整个中国经济在下降中寻找新的平衡,但是此种平衡关系较弱,突发或者小的经济事件可能冲击整个系统,同时我国面临着外部的不确定性加大。我国将在“混沌增长”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在于未来的技术或者制度释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