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某些房地产数据不宜过度解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6:56 来源: 金融时报

  杨洋

  记者杨洋房地产市场总能吸引眼球,近日,“万科1月销售同比下降近四成”就被舆论围观,并被细心的人注以“万科1月业绩五年来首降”的标签。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龙头老大,万科的经营数据对市场行情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对某月数据的过度解读却不利于看清时下真正形势。关于下滑,万科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受春节因素的影响,万科在1月份的新推盘规模也比较小。因此1月数据的大幅下滑虽然惊人,却也在情理之中。

  在高房价惹得民怨沸腾的今天,作为房价的直接定价方和主要获利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然会如“过街老鼠般”,如其遭遇悲惨命运也与大家的期待相符。不过民众却应避免陷入房地产市场“一调便冷”、“一调便紧”的认识误区,因为认知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也会打击民众的信心。

  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必然会导致资源供给极度紧张,更易引起购买的恐慌,在需求依然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开发商虽然时下的境况不容乐观,但却还存在“翻盘”的机会。而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价”、“卖项目”、“零交易”等虚虚实实的消息,如单纯被解读为调控出现积极结果的乐观一面,则会麻痹民众,使其失去冷静、全面的判断,也会引来“放松”话题的提前到来。

  市场火热时期,开发企业表现太过“疯狂”,这种疯狂在于开发企业将房屋销售当做“一本万利”的生意。一卖房,企业不仅盈利了,还赢得了“增加地方财政、带动了GDP增长”的“好名声”。打击这种“疯狂”就需要一系列、需要长期坚持的调控政策,同时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已经出台的政策。现在暴露出的问题是我们总是把目光聚焦于市场的反馈,而放松了对调控政策的调整,如房产税。

  房产税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局面,也会触动拥有多套住房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更能迫使部分业主出售闲置的房屋增加市场的供给。但从目前来看,房产税仍处于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阶段,而从各地政府目前的态度来看,对此项政策的推行并不积极,虽然房产税的推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有各级地方政府的态度,还需要具备产值评估、产权登记等前提条件,但这些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

  一方面,开发商会时不时“高调”表示,销售情况不乐观,日子难过;另一方面他们却在不露痕迹地进行着一些小动作。北京城区内的多个新建楼盘不约而同出现推迟开盘的情况。以二环附近的中信城楼盘为例,据公开信息显示,早在去年4月,该项目二期3号地3、4号楼便宣称于该年下半年开盘;6月,又表示开盘时间推迟至年底;年底又一次宣布,该楼盘将于2012年6月开盘,且规定只针对已经登记的老客户。开盘时间一拖再拖,对购房者做出限制,这反映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态度依然强硬。

  不仅如此,从某房地产网站显示的近期北京楼盘开盘信息可以看出,新开楼盘多以郊区楼盘、别墅、大户型楼盘或尾盘为主,真正适合刚需购房者购买的很少。因此,从房地产市场行情来看,调控还远未到位,无论是调控结果和调控措施,都存在改善空间。在调控的关键时期,对房地产数据的过度解读,特别是倾向于乐观一面的过度解读,将不利于调控的继续进行。

  眼下,首套房利率下降到基准利率的消息在不断发酵。限价放松的趋势也有迹象,所以社会各界应警惕,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反扑”以及地方政府对调控的麻痹大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