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预测:2012年资本流向不确定性加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07:06 来源: 金融时报

  牛娟娟

  记者牛娟娟去年10月至12月我国外汇占款连续三个月减少,加之12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较三季度末的32017亿美元下降约206亿美元,出现近年来季度净减少的罕见现象,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双降”引发了关于资本是否正在大规模撤离我国的议论。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在回答人民网网友提问时表示,我国外汇净流入有所放缓,但并未出现资金大规模流出的迹象。外管局同时指出,目前外汇收支形势的变化总体上利大于弊,符合宏观政策调控目标,显示了减顺差、促平衡的政策初现成效。这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利于弱化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缓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压力。

  回顾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回落到4%以内,比2007年历史高点下降约7个百分点。同时,跨境资金流动起伏较大:上半年,外汇资金保持较大净流入势头;下半年,外汇资金净流入明显回落。从去年底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占款近期出现“降低”以及银行代客结售汇去年最后两个月连续“逆差”不难看出,在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收支形势产生明显波动,资金整体流向的不确定性增强。

  专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给我国的金融体系带来影响。从近期情况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到国内的外汇市场,影响到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资本出现双向流动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受到美国经济复苏企稳、欧债危机升级、新兴市场增长前景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资本避险需求大大增强,使得资本纷纷回流美国,外汇资金集中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流出。与此同时,我国国内受宏观调控持续、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自主性明显增强等因素影响,进出口顺差也会同比下降。而2012年,在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态势下,资本流向可能更加不确定,外汇净流入量是上升还是继续降低,将取决于届时的国际金融状况。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2012年资本流向不确定性加剧的原因在于:首先,2012年是欧元区国家债务到期高峰期,与此同时,欧洲银行业资本金缺口也高达1147亿欧元。由于通过货币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发行筹集资本的能力在下降,欧元区各国政府也无法通过购买资产甚至国有化的手段大规模救助银行业。因此,欧洲银行业只能通过在全球出售资产及收缩海外贷款,来维持资本和流动资金的充足率。新兴市场国家70%的境外授信来源于欧洲金融机构,资本回撤将对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其次,美、日等高债务国的政府到期债务规模以及新增融资需求也比前几年明显扩大,预计日本、美国2011年至2012年政府融资需求与GDP比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4%和27%。现在全球国债市场余额和股票市场余额不相上下。传统上,欧、美投资者更偏重股票等风险资产,但随着国债比重上升,全球资金可能会选择国债相关产品。不过,一旦危机稍有缓解,这些资金又可能流出,追逐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必将导致全球资本无序、频繁流动,各国都会面临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监管规则也可能影响资本流动出现新态势。随着主权债务危机恶化,为防止危机扩散和出现类似2008年全球金融机构倒闭潮,各国政府可能会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投资资本对经济的冲击。由于资本“逃避监管”的特性,因此全球资金可能出逃监管趋严的国家和地区,可能给全球金融市场秩序带来一定影响。

  “在国际资本流向不确定性加剧的同时,从我国情况看,支持跨境资金净流入的基本面因素依然存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一是我国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顺差局面不会改变,二是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有望继续吸引国际长期资本流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看,2011年前三季度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分别为1412亿美元和2501亿美元,显示出国际资本净流入的压力仍然存在。基于此,预计2012年资本项目外汇收支仍将维持净流入态势,但规模有所下降、波动可能会加剧。

  总的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贸易收支趋于平衡,直接投资和国际游资还将持续流入,我国资本流入压力还将存在,但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以及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态势下,资本流向不确定态势仍将持续,并可能更加复杂,这无疑给当前加强对跨境资金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

  专家表示,应对上述变化,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着力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继续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积极采取措施抑制套利资金流入,积极构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可能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