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伍德福德:痛批日式管理的英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17:30 来源: 《中外管理》

  做“对”不等于做“好”

  文 / 本刊评论员 李 靖

  奥林巴斯公司前总裁伍德福德(Michael C. Woodford)好莱坞大片般的经历还在继续。

  事情的最新发展是,伍德福德开始猛批日本企业治理文化,对日本大企业间相互持股的“独特”体制提出质疑,让人大开眼界。并且“鉴于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已放弃重返总裁职位的打算”,因为奥林巴斯的日本股东与外国股东对伍德福德的态度严重对立。而伍德福德的最新计划也从“重返”修订为:就遭遇不公平解雇问题对奥林巴斯提起诉讼。

  伍德福德事件爆发于2011年,夏天时,伍德福德通过一家杂志首次得悉公司以往涉嫌不当并购的线索后,决心追查此事并要求追究前总裁菊川刚等公司高层责任。不料,他竟在10月份被公司董事会解职。考虑到人身安全而立即返回英国的伍德福德决定反击,其策略是向西方主流媒体爆料。他成功了。西方媒体开始“群殴”奥林巴斯。而这一话题也很快“出口转内销”,占据日本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迫使奥林巴斯在2011年11月8日首次承认隐瞒巨额亏损事宜,也促使日本证券监管和司法部门正式介入调查。到了12月,正式的调查报告称:奥林巴斯隐瞒了自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带来的总计1177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的投资亏损,多名高管涉嫌通过不当并购来为奥林巴斯隐瞒财务丑闻。

  在这整个过程里,奥林巴斯股价一度跌掉八成,并且面临退市危机。投资者对奥林巴斯管理层已经全面否定,这个近百年的企业几乎已经到了气息奄奄的地步。

  点评:

  作为一个单枪匹马捅开奥林巴斯隐瞒20年财务丑闻的“勇士”,伍德福德在国际上广受赞誉。这一点从奥林巴斯的外国股东对伍德福德的力挺就可以看出来。股东们普遍期待他能重返奥林巴斯,并且给被“污染”了的管理层来个大清洗。而伍德福德也从与奥林巴斯一家企业的对抗,发展到成了一个能够把一个国家管理文化脓包挤破的人。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管理者。但是,只能说伍德福德处理得对,不能说处理得好。

  客观来看,事情的发展其实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地步:虽然涉嫌违法的其他高管得到了追究,但整个过程于伍德福德自己并不利,他绝对是个值得同情的受害者,而于奥林巴斯整个公司来说,更不利,伤害了奥林巴斯全球将近4万人的员工——为了惩罚对泡沫经济破灭时期投资亏损的隐瞒行为,而伤害了这么多无辜的人,对于一个想重返岗位的管理者来说,几乎是无法理解的。

  而目前这个节骨眼上,其对日本公司治理的批评,看似批评的是整个国家的管理文化,但遭受直接打击的,还是奥林巴斯公司。

  此外,因为15亿美元的财务丑闻,就把一个年销售额动辄过百亿美元的公司置于死地,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其实直到现在,日本方面对伍德福德管理风格的看法并没有改变,认为他处理事情古板。这类评价并非全无道理。

  这是一个有普遍性的案例——当一个管理者发现自己所在公司的其他高管有违法行为时,一定要认识到:揭露是要坚持的,但保护公司也是要坚持的。这种事情只能处理“好”,而不能止于做“对”,而后者,往往需要更多的忍耐和处理的艺术。管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