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对经济的蝴蝶效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17:39 来源: 《中外管理》文 / 本刊评论员 李 靖
“PM2.5”这个概念,仅仅一两个月前,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陌生的,但它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带来的影响也只会更为深远。
2011年12月初,北方大雾,美国大使馆开始公布自己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PM2.5细颗粒浓度×××,空气有毒害”……
由此,“PM2.5”闯进了公众视野。要不要开启公开而常态的PM2.5监测,一度成了讳莫如深的话题。但现在,局势已然明朗。
2012年1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公布,PM2.5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标准。2012年伊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都将打响“PM2.5攻坚战”!
那么,PM2.5监测,会带来什么呢?
PM2.5,劲道十足的环保新动力
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可入肺颗粒物”恰恰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凶手。
所以,可以说,PM2.5带来的价值,首先就是老百姓对环境的“可视化”监测。
以往经常出现的:蓝天指数达标了,但人们却依旧感觉天色“灰蒙蒙”,不是因为人们看错了,恰恰是因为以前的国标并没纳入PM2.5监测。
北大环境科学教授朱彤评价:“为什么大家这么关心PM2.5,就是因为它对人的视觉影响特别敏感,容易‘感受到’。”
应该说,这种能够“感受到”的专业指标,能让经常像“秀才遇见兵”一样的老百姓,在环保局面前不再被各种指标搞得晕头转向。
而这还是一个对健康有重大影响的指标:“可入肺颗粒物”并不易被呼吸系统阻挡,会引发一系列疾病。
这方面的研究,北大的医学教授早就做过,他们居然发现:在北大观测点发现PM2.5浓度增加时,附近的医院里,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会增加!
可以肯定的一点:随着PM2.5监测逐步推广,人们会像关注食品安全一样,关注这个指标。
从过于空泛的“环保”概念,到似乎可以量化,但又让人摸不着门道的“低碳”概念,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离中国人的感受最近,对健康有直接重大影响,而且又可以经常性量化的概念。
说它是个劲道十足的环保新动力,毫不为过。即使按一些专家的说法,PM2.5监测并不符合中国国情,PM2.5值达标对中国来说是持久战,也丝毫不会减弱这个新的环保动力。
扇动“世界工厂”的“蝴蝶”翅膀?
而更重要的是,PM2.5值是一个与工业化高度相关的指数。
从PM2.5标准的诞生就可见端倪:PM2.5是美国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
而PM2.5的来源,则主要来自工业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也就是说:PM2.5值是个与工业污染息息相关的指标。
于是,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PM2.5值在全世界都是惊人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0年专门展示了一张显示世界各地PM2.5密度的地图。而PM2.5值最高的地区就在中国的华北、华东地区!
如果说,PM2.5带来的是劲道十足的环保新动力,那么这股动力的指向,就是中国的工业污染。
而相应的产业机会则浮出水面,一如2003年日本开始监测PM2.5后,汽车在出厂时都要安装过滤器一样,在中国,从控制机动车污染,到能够控制工业污染的产业,在让各地政府和老百姓触目惊心的PM2.5值面前,都将市场前景无限。
难保不会像蝴蝶效应所展示的那样,也许,整个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加速,那些低工业污染的产业,偷着乐去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