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管从严下理财业务的出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04:25 来源: 金融时报记者 牟龄
如果与去年相比,今年开年一个月来银行理财市场表现可以说略显疲态。整体看,理财产品发行速度有所回落,产品创新更是乏善可陈。当然,不排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去年经历了监管几番弹压整顿之后,今年银行理财市场会不会后劲不足逐渐陷入疲态?抑或是会有新的替代产品出来支撑今年的市场发展,再续去年的辉煌?市场未来方向其实相当模糊。
之前有专家预测,今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产品余额增速将有所放缓,市场将进入平稳运行的轨道,难以再现去年爆发式增长的局面。一方面,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全面加强;另一方面,今年经济金融环境也有别于去年。货币政策比2011年相对有所宽松,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信贷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加之随着CPI的逐步回落,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将有所缓解,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将放缓。但也有专家并不以为然,认为对负债资源的争夺是当前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银行在负债业务领域的竞争激烈,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和规模仍将有可能继续创出新高。
如果单从宏观环境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压力看,理财产品发行的内在动力的确未减。尽管目前市场普遍预期货币宽松,但其实空间不大,至少今年上半年资金紧张状况不会有明显改观。从年初各家商业银行年度工作会议透出的信息看,存款增长乏力依然是今年经营面临的主要压力,尤其是在大银行也纷纷加入到对存款的竞争之后,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抓负债业务被许多银行特别是中型银行列为今年的头等大事,而这一“动力”很有可能推动理财产品的发行继续走高。
但是,从监管环境看,今年理财业务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监管对理财业务发展的刚性制约则不容小觑。年初银监会在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2012年要防控重点风险,守住风险底线。在风险监管的重点中,除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外,理财业务也并列其中,成为四大重点风险源之一。银监会表示,将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着力减小风险的扩散性。
把理财业务作为风险监管的重点,至少向理财市场发出了两个明确的信号:其一,是监管层对理财业务风险隐患的担忧。去年理财业务规模的急剧增长,到9月末,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已达到3.3万亿元,引发监管层的高度警觉;关键是违规高息揽存、资金池类理财产品暗箱运作、表外资金监管真空等问题,造成了系统内潜在的诸多风险,增加了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其二,是今年对理财业务的监管将不会有丝毫放松。特别是类似信贷替代型的理财产品,将难逃被叫停的命运,很难再有机会像去年那样大行其道。最近,银监会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重点主要是清理核查商业银行借委托理财、信贷资产转让、同业代付等违规放贷。近日,围绕银行收费展开的规范清查,也多多少少涉及了银行理财业务。
因此,能否承受住从严监管的压力,是对今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考验。当然,作为创新业务,理财业务本身就是在与监管的不断博弈中发展起来的。去年,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与多样化的创新密不可分;今年推动理财业务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创新上来。与去年相比,今年监管进一步从严,虽然从监管的意图看,目的在于防控风险、规范发展,并不是否定创新,但是,加强监管无疑缩小了理财产品创新的空间,因此,创新的何去何从,决定了理财市场的发展抑或是陷入疲态还是寻求到新的支撑的关键,也是从严监管下寻求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直以来,银监会强调理财产品创新要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最近,监管层针对创新表示,金融创新不仅要看规模和数量,更要看创新产生的收益和效果,要看为社会、为银行创造了多少新价值。要创造出有利于增加非利息收入的新产品,改善收入结构;创造出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和财务成本的新流程,增强盈利能力;创造出有利于资本节约的新业务,降低资本占用压力。这显然是对金融的创新方向给出了进一步的界定和更明确的要求。
那么,以此来校正理财产品的创新方向,今年的创新当何去何从?首先应当是在规范基础上的创新。去年从超短期产品、多对多的资产池业务、再到委托理财业务等等,理财业务被监管步步紧逼,颇有些动辄得咎的苦恼和无奈,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说明只有规范的理财业务才是真正的中间业务,也才可能有更大的持续发展的空间。其次,创新要有利于银行的转型与发展。理财产品简单地从传统信贷业务转化而来,产品创新满足于缺乏技术含量的监管套利,不仅造成银行间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更不利于银行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不利于银行转型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