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理财如何突破创新瓶颈 本报记者就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新趋势和新特点对话专业人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04:25 来源: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孟扬

  主持人:本报记者 孟扬

  特邀嘉宾: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所长 罗志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王伯英

  专家认为,基于负债资源的争夺是当前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因此,即使2012年通胀指标下行和货币政策调整,理财市场仍将维持稳健格局,仍然难以阻止商业银行通过具有市场化价格优势的理财产品在负债业务领域激烈竞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数量和规模仍将有可能继续创出新高。

  2012年,稳健型的表内理财产品将继续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角,围绕着银行存款类负债业务的理财产品创新将继续活跃,结构性存款有望形成商业银行重要的存款品种。

  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统计,全年产品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较2010年上涨幅度分别为71%和134%。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长4.5%,虽然与前月相比上升0.4个百分点并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回落态势,但通胀下行态势并未改变。与此同时,从2011年末和2012年初连续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号可以看出,2012年货币政策的基调已经从2011年度“从紧的稳健”转向“微调的稳健”,很明显货币政策有稳步放松的趋势。那么,在宏观政策转向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会呈现哪些新的趋势和特点?银行理财将如何突破创新瓶颈?本报邀请两位银行理财专家展开对话。

  主持人:从去年底连续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都传递出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您认为通胀下行和货币政策调整对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有哪些影响?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理财市场发展会有哪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罗志华:要判断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就必须厘清当前影响理财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通胀和货币政策并不是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唯一因素。2011年,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增长放缓,存款争夺激烈,暴露出商业银行对存款资源的依赖十分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期限灵活的理财产品已成为具有市场化利率的创新型存款产品,已成为负债资源的有力竞争工具。基于负债资源的争夺是当前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因此,即使2012年通胀指标下行和货币政策调整,理财市场仍将维持稳健格局,仍然难以阻止商业银行通过具有市场化价格的理财产品在负债业务领域激烈竞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和规模仍将有可能继续创出新高。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主持人: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问题和风险也不断暴露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银行利用超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和“资产池”运作模式导致的资金投向不明等问题。针对此,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清理和整顿理财市场的不规范操作。银行理财业务永远是创新与监管的博弈,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创新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罗志华: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存在整体不规范问题,包括其定位是中间业务还是负债业务并不清晰,应该由商业银行法还是信托法规范并不明确,应该纳入哪个科目以及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亦很混乱,加之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发展取向,导致了所谓的“变相高息揽存”等问题。正是这种整体不规范状态,才激励了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发售作为发展负债业务的重要创新工具,从而戏剧性地在负债业务领域实质性推动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尽管监管部门2011年底叫停了超短期理财产品,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仍然将围绕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客户资源的争夺展开,以较高收益率争夺客户资源的情况仍将延续。因此,超短期理财产品与“变相高息揽存”并没有必然关系,而是竞争环境下的市场化价格使然,不应认为负利率才是合理和合法的资金供给价格。2012年,稳健型的表内理财产品将继续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角,围绕着银行存款类负债业务的理财产品创新将继续活跃,结构性存款有望形成商业银行重要的存款品种。

  王伯英: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灵魂,“量增质平”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虽然给银行理财市场带来一时的绚丽,但要想保持银行理财市场的长久生命力,还需转变发展方式,当前银行理财市场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开放式产品、另类理财及高端理财无疑是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的三大亮点,也将是今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的着力点。

  第一,开放式产品。银监会叫停1个月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为开放式理财产品创造了发展机遇,开放式产品因灵活的申购赎回方式深受投资者青睐。

  第二,另类理财。2011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通胀预期高企的背景下,另类理财产品凭借其可观的收益逐渐在众多投资产品中脱颖而出。多家商业银行涉足另类理财:工商银行及深圳发展银行发行期酒产品,建设银行推出艺术品投资类产品,农业银行推出海鸥手表理财产品。不管是白酒、红酒、普洱茶还是挂钩艺术品及奢侈品的理财产品,其根本的形式都是将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符合了资产证券化的本质。

  第三,高端理财。2011年末,光大银行及浦发银行相继启动私人银行业务。2007年私人银行进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私人银行业蓬勃发展,至2011年底,已有1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银行理财市场将开启从理财产品收益比拼向理财服务综合竞争的新纪元。

  主持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服务和财富管理手段等方面仍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银行从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提高业务水平,合理配置资源,审慎发行产品。综合2011年以及近年来理财业务的发展,您认为今年加快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面临的突出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罗志华:今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法律规范的完善问题。由于当前我国银行理财业务法律定位不清晰,适用法律缺乏,导致理财业务定性、会计核算等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各家商业银行只能相互参照同业做法执行,缺乏规范性和相关依据。监管部门应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之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指引,尽快出台相应的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引导、规范、支持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上的创新,使其或者成为规范的、以资产管理为特征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或者成为商业银行新型的存款类业务或负债类业务,如结构性存款产品等。

  王伯英: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的监管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财业务规范、理财产品风险控制、理财产品合规销售等方面。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将仍然围绕这几方面开展。但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并构建解决金融消费纠纷的多元化体系,首要是在金融机构内部加强金融纠纷处理部门的建设,完善金融纠纷的内部解决机制。

  其二,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透明度,对非标准化产品,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逐渐建立金融产品的统一交易平台和二级市场。统一交易平台建立有利于丰富投资者的选择范围,避免发行主体仅发售本行产品的排他性销售策略。二级市场的建立可起到增加理财产品市场的流动性和形成理财产品的价格发现机制的两个主要作用。

  其三,建立第三方评级/评价机制,以为市场提供揭示、分析、比较各种类型产品、各种理财机构信息的准公共品服务,帮助投资者更准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主持人:您认为要保持银行理财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在基础建设、风险控制、业务创新方面,应当向什么方向推进?如何推进?

  罗志华:从当前的实践来看,以获得资产管理费收入为特征的表外理财业务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即代客理财业务;而以增加负债业务为特征的表内理财业务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这就不是代客理财业务了,而是商业银行的自营业务。前者属于契约型信托业务,应适用信托法进行规范,而后者属于商业银行自营负债业务,应适用商业银行法进行规范。同时,监管部门应推动立法机构对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进行修订,以打通商业银行开展代客理财业务的制度通道,使部分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能够从负债业务型银行发展转型为中间业务型银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此外,监管部门和政策制定部门应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纳入到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践行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