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地现节后用工荒 工资上涨仍难招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13:44 来源: 中国经营网

  节后用工荒也再次成为焦点,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山东、江苏、珠三角等地均出现节后用工荒。

  多地现节后用工荒工资上涨仍难招工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2012年节后用工荒也再次成为焦点,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山东、江苏、珠三角等地均出现节后用工荒。

  节后用工荒再现

  据媒体报道,节后用工荒问题凸显,在北京、山东、江苏、珠三角等地均出现用工荒,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常年缺工的情况下,节后用工形势更为严峻,结构性用工矛盾依然突出。

  报道称,珠三角一直被视为用工荒“重灾区”的制造业,部分企业返工率不到40%,招聘人员磨尽三寸之舌,也没能招到多少工人。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节后广州用工缺口11 .38万人,预计内地对珠三角地区输出劳动力减少的趋势将成常态。

  调查显示,求职者对工资的期待值越来越高,88.5%求职者期望的薪酬要求是2000元/月以上,换言之,1500元/月以下的岗位难再有吸引力。某服饰有限公司的人事行政经理李广灿表示,近年来经济形势低迷,企业利润不高,如果通过大幅度提高工资来吸引工人,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并不现实。

  为了应对“用工荒”,春节过后,浙江义乌的一些中小企业早早就守在火车站和劳动力市场,但依然招不够工人。某餐饮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共有员工约1500人。今年要开新店,扩大规模,招工总计大约700人,每个分店都派出人来搞招聘,但是到现在连十分之一都没招到。

  据新京报消息,近期北京两场大型招聘会,也出现“粥多僧少”的现象。一次是1849个招聘岗位,22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另一次是4100个招聘职位,558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春节后的北京凸显“招工难”,特别是低端产业人员紧缺。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副主任宋晔表示,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家政、服务业、制造业等一线岗位仍然缺工。有专家认为,北京出现的“用工荒”有特殊性,是低端产业人员生活刚性成本迅速增加,与收入福利涨幅较小,两者矛盾导致的结果。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需要政策和市场综合调节优化。41234>>

  节后用工荒也再次成为焦点,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山东、江苏、珠三角等地均出现节后用工荒。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调查发现,往年春节后企业“招工难”的现象今年依然存在。尽管多数企业主动提高了薪酬标准,且平均涨幅都在10%至15%左右,但是技术人才资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仍有近1/3的企业招不到所需人才,尤其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家政等行业,招用职工人数较多,用人缺口比较大。

  在山东青岛、烟台、济南等地,今年的用工荒依然持续,甚至一些原来的劳动力输出大市也出现了用工荒。济南万家盛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忠说,今年除了缺普通产业工人外,一些服务业也缺人较多,家政护理人员尤其缺,现在月嫂每月工资已到5000元,还很难找到人。

  据介绍,在三亚节后举行的几场招聘会上,各用工单位给员工开出的工薪基本都有所提高,如楼面服务员,目前月工资已达到1400至1800元。据悉,有酒店开出的各工种工资,甚至高出去年约30%,某酒店的楼面主管年薪达到3万6千元。

  薪酬虽不断提高,但服务行业招聘依然困难。据三亚市相关部门统计,节后第一场招聘会上,各用工企业共提供了近2000个岗位,但仅有近700人进场求职。现场签约或与用工企业达成初步用工意向的还不到400人。

  在招工难的同时,大中专毕生却依然面临着就业难,特别是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更难。5日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综合类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上,许多将要毕业的学生拿着简历到处寻找岗位,但他们能看得上的工作机会并不多。

  “招工荒”推高工资成本

  据齐鲁晚报消息,在用工荒背后仍有大量求职者找不到工作,月薪2000元成求职底线,低于2000元的岗位成为用工荒重灾区。

  一些企业反映,近年来为招到工人,已连续多次提高了工资水平,在各类成本上升、需求疲弱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已非常低,面对今年的“用工荒”,根本无力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劳动力。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一家制衣厂的周老板抱怨,去年招裁床工人每个月工资才2800~3000元,“现在开价3500都没有人来问,估计要到3800~4000元才有人愿意来。”4<<1234>>

  节后用工荒也再次成为焦点,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山东、江苏、珠三角等地均出现节后用工荒。

  在制衣行业,车位工算是比较高级的工种,平均每月能拿到5000元,最高的能拿到七八千块,相对来说工资比较低的是剪线工、中烫、中查等计时工种,去年月薪1600元,今年也涨到了2000元。

  说到薪水的涨幅,工人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湖北的刘师傅说,2001年做车位工的工资只有四五百块,前两年也才一千多,现在就涨到了四五千。

  据媒体报道称,山东临沂市永基钻石有限公司经理张文波说,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公司的效益一直不好,公司的员工数量已经从1000多人减少到500多人,但目前还是用工紧张,去年公司已两次提高工资,上涨幅度接近40%。人工成本上升,市场形势不好,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企业目前已在亏损边缘。

  浙江省长城建筑有限公司嘉兴金都夏宫项目负责人叶学平说,今年和去年比工资支出上涨了20%到30%,同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去年7、8月份的时候,嘉兴几个工程同时上马,工人本来就短缺,相互之间只好竞相加价涨工资。

  “目前工人支出大概占到工程造价的30%,比去年上涨了10%,光人工成本已经让企业不堪重负。”他说。

  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冠鑫认为,浙江中小企业的增长颓势去年已经显现,生产效益、增长速度等各项指标都在回落。浙江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处在产业链低端,利润空间将继续被压缩,这意味着工资继续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

  万忠也认为,从目前企业给的工资水平来看,增长幅度不大,这说明企业对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已经有限。在生产经营本就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继续上涨,对这些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高工资的背后却不一定意味着高效率。

  一家钟表厂的老板也称, 2008年,工人的月薪是1200~1500元,而2011年,涨到了2000~2500元。然而让他不满的是,工人的职业素质却并没有随着工资一起往上涨。

  一家品牌服饰专卖店的店长称,现在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所以他们常年都在招人,员工离职无非是嫌太累或工资低。

  企业主们也反映,高薪招人的前提是工人的素质能够“对得起高薪”。前述钟表厂老板称,刚开始他们也会用高工资去抢人,但是用了3个月之后发现,这些人的能力跟高工资完全不匹配。4<<1234>>

  节后用工荒也再次成为焦点,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山东、江苏、珠三角等地均出现节后用工荒。

  用工荒倒逼经济加速转型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劳动力在沿海与内地、一二三产业、不同行业乃至同行业企业之间都有明显的竞争,在劳动力供给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不能提供更高待遇的企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种经济转型要求更为迫切。

  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已在劳动力的吸引力上表现得很明显。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采访发现,在大多企业用工紧张的情况下,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劳动力还很富余。山东东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钛白粉企业,员工每月平均工资2300多元,比当地同等劳动岗位工资高出不少,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租住房。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郝斌说,公司招聘员工时,报名人数要超出需求人数很多倍,并不存在招工难的现象。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每年春节前都有大量的劳动者返乡,春节过后又有大量的劳动者重新找工作,这种一年一度的劳动力返乡和重新对接,会让许多企业失去工人,而待遇高、劳动关系稳固的企业,则还会吸引来新员工。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傅允生认为,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廉价劳动力。目前的经济状况说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获利的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严峻的经济形势将倒逼企业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优化市场环境。让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洗礼完成转型升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

  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蔚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必须尽快摆脱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速转型升级,通过不断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些专家表示,政府相关部门还应继续加强劳动力培训,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和内涵,通过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抵消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编辑:海绵)4<<1234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