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重提新“36条” 民营油企破解“玻璃门”待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0:1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尹一杰 2012-02-14 00:10:47  

  核心提示:新“36”条的幕后利益博弈关系堪称复杂,呼吁多年却终究难以突破时,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能否成型仍有待观望。

  老话题又一次被提起,新内容却仍是雾里看花。

  2月6日至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温家宝表示,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与此相适应的是,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

  而对于已经出台近两年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温家宝强调,今年上半年一定要制定出实施细节。

  在垄断特性宛若铜墙铁壁的能源行业,一直游离在规则之外的民间资本对政策通道的渴求似乎更为强烈。但现实与政策的脱节早已不足为鲜,被民营资本称之为“玻璃门”的新“36”条能否切实落实仍阻力重重。

  多名民营石油企业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36条”的幕后利益博弈关系堪称复杂,呼吁多年却终究难以突破时,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能否成型仍有待观望。

  “这不仅仅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的问题,中央一些部委以及其他利益关联方的周旋也尚存变数,阻碍的因素很多。”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一名多次参与起草上书报告的民企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多重阻力

  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这似乎是新“36条”为何迟迟难以执行的确切写照。

  在利益环节更为错综复杂的石油化工领域,国务院高层的屡屡表态也始终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侧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旧“36条”一度给予了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曙光,但直至新“36条”框架出台,分布在石化产业链中的国内民营企业仍然难以分享这一市场空间。

  国家行政学院一名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能源领域,尤其在石油行业,新“36条”的细则制定需要权衡的关联因素更为突出,涉及到上中下游各个环节。

  “并不是单纯地放开上游勘探领域进入门槛和原油进口权这么简单,在中游炼化、下游销售端都存在很多问题,民营企业在各生产环节都有介入,所以这中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上述教授说。

  本报记者从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609家,仓储企业146家,地方炼油厂120余家,民营加油站44005家,精细化工企业23家。

  扎根于产业链中的民营企业几乎涵盖了石化行业的各个环节,这也就意味着新“36条”的执行也不得不全盘考量。对比旧“36条”,新政策的出台并未谈及具体落实细节,而对于已公布的指导思想,多数民营油企人士均表示,“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新“36条”中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而对于该项意见,民营石油业却发出不同的声音。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目前,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先解决吃饭问题”,生存空间尚难保证之时,动辄上亿的项目也难以成行。

  民企观望

  “狼来了”的故事屡次上演,试图改变政策的民营企业也似乎习以为常。

  本报记者致电多家民营油企负责人,以及各大商会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诸多人士均表示,依照以往经验,对新“36条”的细则能否顺利出台仍然持观望态度。“即使出台了能不能执行下去,由哪一个部门负责推进都还很难说。”

  业内人士表示,在高举反垄断大旗的阵营中,此前一直备受舆论压力的国家发改委实则是最初倡议者,新“36条”也是由发改委起草上报。但在就上游勘探领域能否对民营企业适当放权与两大巨头谈判时,无奈遭到“石化双雄”的一致反对。

  事实上,在2010年新“36条”出台两个月后,两巨头与民营企业就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结局却不欢而散。

  本报记者了解到,新“36条”发布之后,中石油一改往日方式主动与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取得联系,试图邀请民营油企与中石油合作,并讨论合作模式。

  但随着双方讨论话题触及到核心利益时,这场原本气氛友好的谈话则出现戏剧性的转机。

  “当时有民企负责人表示双方如果开展合作应明确划分各自权限,并提出了一些打破垄断的建议,但遭到了中石油方面的反对。”一名参会的民企人士说。

  民企试图进入市场空间时,来自两大巨头的阻力早已不足为奇,而在关键的油源问题上,民企需要突破的障碍就如同坚冰。

  据本报记者了解,虽然此前商务部先后批复了30余家民营企业拥有原油进口权,但这些企业进口原油到达海关时,需出示由中石油或中石化出具的排产证明,否则进口原油则无法报关。

  “一些企业因为无法获得排产计划,不得不放弃进口原油的配额,而这些配额很多最终都落入了两大集团的手中。”一名民企负责人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