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改善政府形象须重建信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1:0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在甘肃武威,一名年仅23岁、工作仅半年的清华毕业生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消息出来,质疑声一片,诸如“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各种说法都有。实情是怎样呢?据了解,这名清华毕业生其实是普通农民后代,家境至今不富裕。此事实与各式各样的舆论猜测相差甚远。

  这表明,一窝蜂的质疑声中,存在着非理性的判断因素。一听说年轻官员被破格录取,很多人便猜想这其中定有什么猫腻。不如此,似乎就与过往的认知不符。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几乎一边倒的质疑呢?原因并不复杂,一是过去此类现象比较多,这给人以思维的惯性;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形象不佳,民众对其缺少基本的信任感。

  地方政府的形象问题,值得重视。关于政府形象,美国有一个距离悖论。这一学说由美国行政学者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他认为,公众对政府态度存在悖论,即距离悖论:人们相信或者是崇敬离他们近的官员,对于离他们较远的官员评价会低很多。有民调甚至认为,联邦政府“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多”。

  中国的行政学者早已指出,这个距离悖论在中国不成立。一项调查显示,有74.3%的人表示对中央政府工作满意,而地方政府层级满意率相对要低,并且呈现一种自上而下逐级降低的趋势。针对这样的调查结论,学界当然可以继续讨论。但此调查至少揭示出一个事实,即有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确实存在形象危机。

  基层政府的形象问题,跟利益分配不尽公平有关,跟政府官员贪腐现象有关,跟政府行为不够透明、遇到事情习惯于捂着掖着有关,跟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依旧不如人意有关,也跟一些机构缺少现代政府做派、“衙门”味道甚浓密切相关。在一些地方,政府形象正面临着重塑的考验。

  政府形象危机,主要体现为民众对一些地方政府(或地方官员)的信任危机。信任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如果地方政府形象糟糕,难以赢得民众信任,地方官们施政一方,又怎么可能实现理想的政绩呢?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规范和网络。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则曾专门著书讨论“信任”,将信任视为一种社会美德与社会资本。唯有在一个高信任度的社会体系里,交易成本才能大大降低。为什么年轻人一获得破格提拔,就容易被视为有猫腻?原因就在于背后的信任感缺失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政府形象,关键在于重建信任。

  俗话说,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很朴素,也很实在。地方官员们是在为百姓切实做事,还是只顾作秀捞取政绩,民众一眼就可看出;地方官员们是将发展的成果公平分配,藏富于民,还是一心只顾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民众也同样看在眼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信任感也不是一天就丧失的。

  那么,地方政府形象究竟该如何重塑,信任又该如何重建?应该承认,政府形象的滑坡,背后确有体制性的因素。比如,不少地方政府过去在发展经济的动力与提供其他公共产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有些官员抓经济动力强,提供公共产品动力弱。而这一强一弱之间,又有官员考核与官员利益的因素在其中起作用。重塑地方政府形象,也就需要制度层面的相应变革。

  在此之外,官员须常怀敬畏之心、执政为民,须继续大力反贪反腐,强化公务人员的形象塑造,须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流、透明行政。政务未必一定完美,但要真实、坦诚,遇到问题不掩盖,承认不完美,而非弄虚作假。一些地方官员虽口中自称公仆,但惯于当人父母官,一遇突发事件往往遮遮掩掩,危机公关意识薄弱。

  清华毕业生破格成为副县级官员,这不是什么大事,但这件事情的舆论反应表明,背后确实有许多值得思考之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