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年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可能低于预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10:4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在2012年余下的这十一个月中,市场预期会不会再度出错,货币政策调控的节奏会不会还像此前各方所宣扬的那般密集?

  年初之时,各机构纷纷看好2012年通胀水平继续下行,在2011年12月CPI为4.1%的基础上,再向下突破一个台阶。伴随物价下降预期而来的,是各方对于宽松货币政策的期待。事实上,自2011年11月底调降存款准备金率0.5%后,市场对2012年的连续降准纷纷抱以热烈的预期,激进者看好央行2012年降准六次,保守者也有至少三次的判断,其中,2012年春节前后就将迎来一次货币政策调控的窗口。

  遗憾的是,事后看来,春节前后央行降准的预期结结实实地落了空。取而代之的是,为应对一月份资金面紧张,隔夜SHIBOR最高曾达到8.1667%的高位的局面,央行采取了公开市场逆回购的方式,向市场投放了逾3520亿元的14天资金,为银行利率保驾护航。考虑到当时信贷破万亿、外汇占款持续减少的市场预期,央行的这一举措实际上蕴含着一定的政策考量——今年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

  时至节后,央行审慎的货币政策得到了各项数据的支撑。首先,节前3520亿元逆回购的到期并没有在银行间市场掀起多大的波澜,相反,SHIBOR利率继续走低,表明银行间流动性相比市场预期中要更为充裕,降准的必要性随之降低;其后,贸易数据的公布,1月顺差272.78亿美元远超104亿美元的预期,大幅改善了市场对基础货币投放的看法;最重要的是1月的物价水平与新增信贷,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1月CPI为4.5%,大幅高于此前4.1%的市场预期,而新增信贷仅7381亿元,远逊预期的1万亿。这进一步削弱了放宽货币政策的基础。

  可以这样形容,机构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走眼是误判1月份央行货币政策节奏的重要原因。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在2012年余下的这十一个月中,市场预期会不会再度出错,货币政策调控的节奏会不会还像此前各方所宣扬的那般密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辨析两则官方表态。首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今年1月份和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其次,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君表示,中国2月CPI涨幅预计可回落到4%以内,甚至达到3%左右。这两则表态似乎共同指向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将发生某种变化,但仔细揣度,却又似是而非。212>>

  在2012年余下的这十一个月中,市场预期会不会再度出错,货币政策调控的节奏会不会还像此前各方所宣扬的那般密集?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预调微调?预调微调一定意味着货币层面的放松吗?还是说更多地在非货币层面上进行?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宏观调控的预调微调并不必然导致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事实上,自2011年10月以来,温总理就一直提预调微调,但时至今日,货币政策层面也未出现太大的转变。由此来看,这种预调微调并不像市场所设想的那样,一定会发生在货币领域内。

  安邦认为,宏观调控的预调微调将更多体现在行政领域,比如要求银行更多地向小微企业倾斜,再比如放宽对一些金融创新比如小额贷款公司及人人贷网站的管制等,而非单纯在市场所期望的货币层面进行。实际上,这种行政而非货币领域的预调微调更符合现今中国经济调结构的现实,须知,在房地产调控及外围需求减弱的大背景下,货币层面的放松无法有效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只可能转化为通胀,令中国的宏观经济条件更趋复杂。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由此来看,只要经济增长数据不至于低得过于夸张,2012年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就可能低于市场预期,不会出现此前传说的“前紧后松”,取而代之的是非货币领域内的预调微调,而非利用货币幻觉来实现保增长。这一点,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2<<1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