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央企为何成了“资金倒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05:37 来源: 金融时报杨洋
有人认为高利贷是一枚极具杀伤力的“定时炸弹”。一些企业就因踩上了这枚“定时炸弹”而破产倒闭。而当一家上市并且有着可观销售利润的央企被指认为“高利贷倒爷”时,除了民众感情上难以接受外,其对央企形象的破坏性影响也难以估量。
2月7日,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参股的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中石化”)被人实名举报“利用高息放贷抢夺借款企业四川金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鑫公司’)股权”,对此,四川中石化迅速作出“否定”回应,这也引来对方反驳,并使事件发展变得扑朔迷离。不过在“中石化”这条本就点击率极高的关键词推动下,快速发酵的结果终究难免。
上市公司放贷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曝光,数十家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进行“委托贷款”进行放贷。温州市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张震宇也曾坦言,民间借贷的需求和与官方利率之间的巨大落差导致很多企业参与放贷,不少还是上市企业。如果其中一些参与放贷的上市公司再有一顶“国企”、“央企”的帽子,事情又会向何处发展?
人们更想知道的是,眼下,这顶帽子是否已经变成央企放贷的“护身符”?如何对“共和国长子”的放贷行为进行监管?如果不是借贷人的主动“爆料”,那么“四川中石化放贷”事件很有可能仍处于“地下”状态。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四川中石化放贷”事件究竟属于央企个别问题,还是普遍现象?
谈及央企,特别是石油、烟草行业的央企,人们往往会用“财大气粗”来形容,通过金鑫公司已透露的信息更可以看出,相较于一般上市公司利用银行“委托贷款”遮遮掩掩进行放贷,“财大气粗”的央企做法十分直接,“挪用成品油销售款和银行贷款约20亿元,用于下属公司银行账户向四川10多家房地产企业发放高利贷。”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的利润就超过民营企业500强的利润总和。经营利润已经十分丰厚的中石化为何还要参与已被国家整顿的民间借贷活动呢?当然还是巨大的利润诱惑。据某媒体报道,金鑫公司代理律师提供的一份文件显示,6家当地房地产公司拿到中石化的贷款,年利率高达36%。同时,与一般中小企业相比,大型央企因更容易占有较多的金融资源,在高利贷的“暴利”诱惑下,利用银行贷款赚取不法利润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最后,财务公司的存在为相关部门监管资金流向设置障碍。记者发现早在2006年,中石化便提出要做大财务公司,其中明确提出,“在资金闲余时可对外投资,提高股权投资收益。”
有动力、有资源还存在漏洞,放贷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仅从目前该事件涉及的房企数量和金额来看,四川中石化如真从事高利贷放贷活动,可谓明目张胆。一直以来,民众总会批评央企在牟取暴利的同时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垄断性强、利润高的石油公司只上缴税后利润的百分之十五。与此同时,“天价酒”、“天价灯”、“天价名片”等负面新闻的曝出,又给民众一个“出手阔气”、“社会形象极糟”的央企形象。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无论此次四川中石化是以“帮助”还是“放贷”的名义将资金借给房地产企业,都与当前我国对楼市实施的调控思路背道而驰。早在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就发文要求非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并规定了退市截止期。两年后,四川中石化依然如故地插手房地产行业,不仅是这种行为,更重要的是释放出的信号显然会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带来影响。
企业放贷的错误示范效果不言而喻。记者在四川一家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就了解到,去年该企业在银行贷款1000余万元,其中部分已经被企业负责人转借其他企业,据称利润可观,而企业间的转借现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作为较具影响力的央企,如在这方面起着“带头大哥”作用,成为“高利贷倒爷”,无疑将对经济发展和央企形象带来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