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市场新一轮爆发在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8 15:40 来源: 中国经营报李蕾
这是一个眼下仍然被业内专家评价为乱象丛生、却保持急速扩张的行业。
这是一个尚未成熟的行业,经营主体还在摸索运营模式,却备受风投青睐。
在国际市场上,这也是一个被普遍看好的朝阳行业。
这就是学前教育。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渐到位,眼下或正处于新一轮爆发的前夕,而已身在其中或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各类参与者,也正处于激烈的竞争中。
学前教育市场“要火”
“早教市场正处于一个新起步阶段”,在红黄蓝教育机构创始人、董事长史燕来看来,早教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这些内容的实施并不容易,经过10余年的沉淀,现在社会各方的意识已逐渐打开,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萌芽,国内早教市场早在2001年便曾迎来过行业发展的第一次“井喷期”,期间由于2003年“非典”的影响,一些早教机构遭遇重创,行业也进行过重新洗牌。直到2005年国内外更大规模资本的涉足,才让一度陷入低谷的市场重燃“热度”。
而令各路资本觊觎的正是学前教育所面临的黄金发展期。据悉,目前我国有1个亿的学前儿童,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其中城镇0到6 岁的幼儿在5200 万左右。也就意味着,即便在仅考虑城镇市场、按照家庭每月为6 岁以下孩子教育投资几十元的保守估计下,学前教育市场的消费额就可达到数百亿元,更何况,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远不止于此。
一项城市消费调查显示,我国有56.5%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投资列为首位。业内人士认为,鉴于国内家长们育儿理念的逐步改变,以及中国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普遍存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都将是中国早教行业的牛市,上千亿的市场容量指日可待。
除了幼儿家长们刚性消费意愿的强力支撑,史燕来所谓的新起步,还意指由主管部门引导下的政策环境的逐渐成熟。“前些年,教委鼓励在幼儿园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开亲子班,整个过程带动了早期教育被认可和被推动的态势,这比民营机构自己去做要更进一步”。
对于市场的参与者而言,监管部门的态度自然尤为重要。随着近年相关文件的相继出台,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定位指向也逐渐明朗。2010年,受到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十条)均呈现出对学前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且鼓励公办民办并举的基调。
不仅如此,去年7月,国家计生委在官网上面向社会对0~6个月的婴儿家庭,及4~36个月的婴幼儿家庭活动及指导方案所进行的公开征集,也让史燕来们感到振奋,“这等于在现有早期教育的基础上又烧了一把火”。
行业巨头或将诞生
如今,包括金宝贝、东方爱婴、红黄蓝等已占据一定市场地位的国内外学前教育品牌正大肆向二三线城市渗透,与此同时,众多大小早教机构正摩拳擦掌欲来分一杯羹。尽管尚无严格的数量统计,但据业内人士估计,眼下国内主要城市几乎都有上百家的早教机构。
无论经营主体的背景如何,若按照年龄划分,当前的国内学前教育市场以全日制教学的幼儿园、及面向0到3岁婴幼儿的亲子园这两大业态为主,此外,专注于英语、绘画、音乐等细分领域培训的机构也日渐增多,且受到不少家长的垂青。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目前学前教育行业被开发出来的市场可能仅在10亿元左右,市场空间很大,想要实现过亿的年收入并不算太难,但想要再往上走却并不容易。
清科近日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则指出:尽管政策层面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并且婴童产业也被资本市场所关注,但近年来针对幼儿园的VC/PE投资却算不得热情高涨。据其统计,自2008年到2011年间,仅有4家有幼儿园业态的教育机构获得风投注资。
此种状况与幼儿园的行业特性紧密相关。
较之当前只需进行工商登记的亲子园及各类培训型早教机构,幼儿园取得资质要难得多,要经过层层复杂的审批流程。作为一种需要持续稳定经营的业务内容,要全国各类公办和民营的幼儿园中胜出,显然并不容易。
据悉,目前国内的幼儿园已近15万所。史燕来表示,由于家长的观念和选择问题,好的幼儿园入园难,局部地区入园难,但并非纯粹的幼儿园供不应求。幼儿园市场,虽然数量还要加大,但从管理体制、教育质量等方面来看,很多公办及民办园已建立起自身的品牌,进入到成熟期,这种情况下,新进入的品牌要想独树一帜是比较困难的。
亲子园业态为代表的早教机构尽管进入的门槛相对较低,但由于客户对服务、课程、营销等十分敏感,其经营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优胜劣汰,市场已从起初的百花齐放逐渐形成了一些初具品牌效应的早教机构。
“目前国内早教市场仍以割据混战为主”,清科高级分析师肖珺认为,从教育行业本身来说,国内很难形成一家独大的机构,特别是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