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观摩团”不该如此不顾民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4:29 来源: 深圳商报

  □ 叶祝颐

  省观摩团到县里观摩,要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鸿泰石材厂门口通过,通过时间为38秒。因为该厂生产的5000多平方米米黄玉初加工石材堆放位置影响“观摩”,被要求在一夜之间搬离。为此,上集镇党委书记李建兵“指示”,一声令下,厂门口石材被胡乱收拾进门内。结果约1500平方米的石材被毁,损失数十万元。老板梁得红欲哭无泪。

  领导经过某个路段,该路段临时交通管制,这是一道常见的官场风景,百姓见怪不怪。但是,只因副省长率领的省观摩团车队经过鸿泰石材厂门口38秒,镇党委书记就一声令下,强行搬运影响“观摩”的石材,导致石材厂老板损失数十万元。这“38秒观摩”的代价也太大了。尽管当地政府表示给予赔偿,但是赔偿金额与石材厂老板的损失相差悬殊。石材厂老板有理无处诉说,难怪他欲哭无泪!难怪网上板砖无数!

  更值得追问的是,副省长率领的观摩团到底是观察现实民情,还是看汇报演出?石材厂老板损失数十万元只为观摩团通过38秒的风光,隔着玻璃看风景的观摩团领导可曾知道自己38秒的威风造成了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可曾想过损失数十万元对一个小老板意味着什么?领导隔着玻璃看风景,观摩变扰民,如此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观摩不要也罢。

  在这里,我想说两则旧闻:为了迎接领导视察,成都双流交警对过往司机口出狂言——“我只为领导服务,你们算个啥”。武汉新洲区阳逻街道办事处的一次性纸杯上印着“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三行字,引起群众的质疑。负责人称:“区里、市里甚至省里领导来视察工作,我们当然要首先为他们服务。”淅川县上集镇劳民伤财突击搬迁石材仅为领导路过38秒,与两则旧闻反映出的“重官轻民”、唯领导马首是瞻的权力伦理是一致的。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倡以民为本。官员如此“重官轻民”,唯权力马首是瞻,怎能不叫人心寒?怎能让民众树立对政府的信仰,对官员的信任?正像“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在那家街道办事处使用将近一年,没有一位领导提出异议一样。突击搬迁石材只因领导路过38秒,实质上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作祟。在某些人的思维习惯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不复存在。“为领导服务”成了官场潜规则。不少人的工作重心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领导服务,一切工作围绕领导想法与政绩需要转,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感受与评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除了停留在报告上、口头上以外,在某些人心中根本没有生根发芽。

  行政管理理论认为,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政府的根本属性。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知易行难。印有“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喝完水后进了垃圾桶;领导路过38秒民众损失数十万的报道,网友围观一阵以后,也会逐渐淡出。“为领导服务”之类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基层官员逼石材厂为领导38秒的观摩让路,或许是权力的“本能反应”,但是“领导路过百姓损失数十万”在民众心里划下了一道鸿沟。如何填平官民之间的这道鸿沟,除了看官样文章以外,更好的药方还是公仆们用行动证明,改变“重官轻民”的畸形权力伦理。

  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众对政府会产生更多的权利期待。他们期待政府尊重民众权利,期待领导出行不扰民。但是期待归期待,如果官员坚持“权为领导所赐”、“为领导服务”的权力伦理,怎么办?

  我认为,在这方面,公共行政管理专家丁煌的建议值得听取:“改变单纯向上负责的行政工作模式,绩效评估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政府绩效由服务对象、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评价;且评价的结果要公开化。”如果民众对政府与官员拥有监督权、评价权,且评价意见作为他们升迁、问责的依据,“为领导服务”的畸形执政伦理就会慢慢改变。如果不重构权力伦理,不改革绩效评价机制,即便民众怨声载道、媒体不断曝光,依然改变不了唯领导马首是瞻,调研检查走过场的官场生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